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減持美債的搜尋結果,共78

  • 人行是否繼續增持黃金?中國10月7日公布外匯存底

    中國外匯管理局預計10月7日公布9月份外匯存底。在非美資產價格上漲推動下,8月份大陸外匯存底創逾9年新高。值得關注的是,上月中國人民銀行連續10個月增持黃金儲備,但增量連續第6個月處於低位。在金價持續上漲下,9月份人行是否繼續增持黃金各界矚目。

  • 比黃金還猛!這「貴金屬」飆漲170% 背後神秘買盤竟是大陸

    比黃金還猛!這「貴金屬」飆漲170% 背後神秘買盤竟是大陸

    近期貴金屬族群大漲,其中以白銀表現最為搶眼,今年漲幅高達62%,遠超過黃金的47%。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指出,這波黃金與白銀的上漲動能,主要來自各國央行的買盤,而最近白銀漲得比黃金更兇,背後推手正是中國大陸。

  • 大陸狂拋美債 美元霸權要崩?專家曝3大現象證明「屹立不搖」

    大陸狂拋美債 美元霸權要崩?專家曝3大現象證明「屹立不搖」

    美債議題牽動美元霸權的穩固性,財訊傳媒董事長謝金河指出,人民幣國際化已喊了近十年,金磚國家也積極推動去美元化,試圖以人民幣取而代之,但從實際結果來看,美元依舊無可撼動。

  • 大陸狂拋20兆美債!專家揭歐洲1國拚命撿 洗牌內幕曝光

    大陸狂拋20兆美債!專家揭歐洲1國拚命撿 洗牌內幕曝光

    美國總統川普上台後,各國為了降低對美元過度依賴的風險,紛紛調整美債持有部位,其中動作最積極的莫過於大陸,原持有逾一兆美元的美國國債,如今已降至7307億美元,這幾年減持高達5842億美元(折合19.29兆新台幣),從過去的最大持有國退居第三。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在臉書發文指出,大陸拋售的美債,其實流向了英國。

  • 川普告《紐時》85頁訴狀遭法官駁回   郭正亮:他故意的

    川普告《紐時》85頁訴狀遭法官駁回 郭正亮:他故意的

    美國總統川普針對《紐約時報》150億美元訴訟,被佛州地方法院法官麥里戴以訴狀篇幅過長、並違反聯邦民事訴訟規則駁回。麥里戴批評85頁訴狀裡塞滿對批評者的無謂攻撃、吹捧自身成就與非凡才華、甚至替已故父親弗瑞德辯護。前立委郭正亮表示,訴狀一定是川普堅持有些話要寫進去,他是故意的,他對這種結果也不意外。

  • 陸持有美債規模 創16年新低

    陸持有美債規模 創16年新低

     美債獲得多數海外投資者增持,7月總持有量創歷史新高。但中國對美債持倉穩步下降,受到中美關係影響以及中國人民銀行尋求外匯資產多元化配置,7月中國持有美債減少257億美元至7,307億美元,持有美債規模創下2009年以來新低。

  • 7月陸減持美債257億美元  持倉規模創下2009年來新低

    7月陸減持美債257億美元 持倉規模創下2009年來新低

    據澎湃新聞報導,當地時間9月18日,美國財政部公佈的數據顯示,2025年7月,美債前三大海外債主中,日本、英國增持美國國債,中國減持美國國債。中國對美國國債持倉規模創下2009年來新低。

  • 陸外匯存底大增 逾九年新高

    陸外匯存底大增 逾九年新高

     受美元指數下跌影響,大陸外匯存底的非美元資產價格上漲。大陸外匯管理局7日公布數據顯示,8月大陸外匯存底為3.3221兆美元,較7月底上升299億美元,升幅為0.91%。此外,中國人民銀行連續第10個月增持黃金,但增量連續第6個月處於低位。

  • 台灣增持52億美元!外國6月持有美債 規模創新高

    台灣增持52億美元!外國6月持有美債 規模創新高

     美國財政部於當地時間15日最新公布的國際資本流動報告(TIC)顯示,6月外國持有美國公債的規模,較上月增加802億美元,升至9.13兆美元,總持有量創歷史新高。報告顯示,台灣6月亦增持了52億美元,規模來到2,981億美元,全球排名第11名。

  • 兩岸5月均減持美國國債

    兩岸5月均減持美國國債

     美債流向又有新變化。美國財政部當地時間17日公布數據顯示,中國5月份小幅減持美債9億美元,總持倉規模降至7,563億美元,連續第三個月減持,規模續創2009年2月以來新低,但仍為美國第三大債主,僅次日本與英國。

  • 《國際金融》全球瘋美債 惟中逆勢操作

    美國財政部於美東17日表示,四月川普總統剛公布新關稅政策後,美債資金一度小幅外流,但之後又重新回流,五月持有的美國公債,已連續三個月都超過九兆美元。不過,只有中國大陸是例外。

  • 5月再減9億美元  陸連續3個月減持美債!日、英再加碼

    5月再減9億美元 陸連續3個月減持美債!日、英再加碼

    澎湃新聞18日,美國財政部美東時間17日公布數據顯示,2025年5月,美債前三大海外債主中,日本、英國增持美國國債,中國大陸繼3月由美國第二大債主變為第三大債主後,繼續減持美國國債。

  • 何立峰考察山東 穩外貿推創新 陸減持美債 持有規模16年最低

    何立峰考察山東 穩外貿推創新 陸減持美債 持有規模16年最低

     才剛參與倫敦美中經貿談判的大陸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17日至19日赴山東調研外貿工作,他表示,面對複雜嚴峻的國際環境,要加大穩外經貿支持力度,大陸外經貿製造企業扛住壓力,有力支撐大陸經濟發展,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也盼企業注重內外貿一體化結合發展,將拓展外貿與服務內需市場有機結合。

  • 大陸連砍美債 持倉16年新低

    大陸連砍美債 持倉16年新低

     中美經貿談判之際,中國持有美債動向深受市場關注。美國財政部當地時間18日公布,4月份中國減持美債82億美元,為連續第二個月減持,持倉規模降至7,572億美元,創下2009年2月以來的16年新低,但仍續為美國第三大債主。

  • 美國甩不掉財政大包袱 川普推動結構改革左右債市前景 Ft.中信金融管理學院

    債券的穩定資產功能,今年來令資產管理圈大失所望。美國財政部11日拍賣10年期美國公債390億美元,連續四拍得標殖利率都表現強勁,得標殖利率達4.369%,市場殖利率也隨即走跌至4.375%,明顯去化過去兩個月來一度飆升至4.597%的壓力。

  • 香港準備好了!美國若失去AAA評等 三個月內減持美債

    香港準備好了!美國若失去AAA評等 三個月內減持美債

    外媒報導,香港退休基金管理機構已制定一項初步計畫,如果美國失去其最後一個受認可的最高信用評等,他們將最快在三個月內減持所持有的美國國債。

  • 工商社論》中美倫敦會談下的金融角力

    工商社論》中美倫敦會談下的金融角力

     眾所矚目的中美貿易協議談判,雙方於倫敦舉行高層會談,美方代表團由財政部長貝森特領軍,中方則由副總理何立峰率領。最新傳出的消息是,雙方已就貿易框架達成原則性共識,中方將放寬稀土出口的管制,以此為後續的正式協議鋪路。乍看之下,這場「川習會」前哨戰,似為延續雙邊貿易摩擦下的對話努力,惟選擇倫敦這個全球金融中心為地點,不難察覺,此番談判不僅止於商品貿易的爭端,而是逐步轉向一場更深遠、結構性且戰略性的金融角力。不僅關乎貨幣、債務與資本市場,更關乎全球金融治理體系的未來走向。

  • 中美今磋商 陸學者:貿易戰或成金融戰

    中美今磋商 陸學者:貿易戰或成金融戰

     在「川習」通話加持下,中美經貿倫敦會談9日登場。針對兩國第二輪經貿交鋒,大陸國關學者預期芬太尼關稅、能源與農產品合作都將是焦點,但也不忘提醒,北京承諾稀土供應後,也要慎防川普政府在亞太掀起新一波「供應鏈之戰」。長遠來看,貿易戰也可能進一步升級成「金融戰」。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