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減量額度的搜尋結果,共157

  • 2兆打造淨零新引擎 學者籲訂特別條例 加速落實減碳目標

    2兆打造淨零新引擎 學者籲訂特別條例 加速落實減碳目標

    COP 30將在巴西舉行,我國則提出2035年目標為較2005年38±2%,台大環工所兼任助理教授劉銘龍呼籲,應制定「2050國家淨零轉型建設特別條例」,打造台灣淨零新引擎,未來十年投入超過兩兆元經費,全面推動國家氣候與能源轉型,強化氣候調適與韌性建設,並導入 AI數位碳管理系統,布局推進零碳和低排放技術開發,包括氫能與先進核能、碳捕捉利用及封存(CCUS)、儲能技術與深度節能等,以及氣候金融與碳資產管理人才培育。

  • 《綠能環》自然碳匯趨勢 元杉森林提供本土新植造林解方

    森崴能源(6806)轉投資公司元杉森林自然資源公司總經理胡惠雲應邀出席2025國際能源週「碳權與新能源戰略高峰論壇」,分享《碳權藍海:解鎖自然碳匯價值與潛力》,他強調,微軟、蘋果等大廠搶進植樹造林,自然碳匯已是國際趨勢,不僅是環境永續,背後還代表著提早準備的企業策略和遠見。

  • 新版造林碳匯專案方法學通過!農業部籲企業界多多使用

    企業參與森林碳匯以取得減量額度,在農業部及環境部跨部會合作下,已有多元法規及方法學管道,環境部最新審議修正後再通過「造林碳匯專案」方法學。這是繼既有的「造林與植林碳匯專案活動」方法學,去年12月新增通過「加強森林經營」、「竹林經營」方法學,再新增的途徑之一。

  • 企業ESG新解方!造林碳匯專案新規上路 限3狀態土地適用

    企業ESG新解方!造林碳匯專案新規上路 限3狀態土地適用

    為促進民間投入造林工作,達成我國2050淨零排放目標,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提出「造林與植林碳匯專案活動」方法學修正案,環境部19日審議修正後通過,並將名稱修正為「造林碳匯專案」方法學,可適用於6年非森林狀態、崩塌等天然災害導致林地裸露或移除外來入侵樹種後復育造林等,預估每年每公頃約有10公噸碳權。

  • 國內碳權交易冷 逾半年僅4筆

    國內碳權交易冷 逾半年僅4筆

     碳權交易所受環境部委託辦理國內碳權的交易及拍賣,去年10月正式啟動「國內減量額度交易平台」,企業購買碳權可抵碳費,但平台上每公噸碳權要價3000元以上,相較碳費最高每公噸僅300元,價格落差過大,實際交易卻十分慘淡,上路快1年僅成交4筆、金額21萬。學者分析,2026年試行總量管制排放交易(ETS),仍難以改變碳權交易狀況,呼籲環境部確保碳費制度走到2030年、費率穩定上升,再研議ETS上路期程。

  • 海草與紅樹林復育方法學通過 「藍碳治理」邁入制度化新里程碑

    海草與紅樹林復育方法學通過 「藍碳治理」邁入制度化新里程碑

    海洋委員會與農業部聯合提報的「海草復育」與「紅樹林植林」藍碳方法學,24日經環境部審議通過,成為我國首套具科學依據與操作可行性的藍碳制度指引。藍碳指的是如紅樹林與海草床等海岸生態系吸收並儲存二氧化碳的自然碳匯,由於其碳吸存效率遠高於陸域森林,已成為全球氣候治理的新趨勢。台灣擁有廣大海洋與沿岸資源,在藍碳發展上具備天然優勢,未來將成為淨零轉型過程中重要的自然解方。

  •  綠領職缺揭露月薪中位數4萬元 非醫師的醫療人員月薪曝光

    綠領職缺揭露月薪中位數4萬元 非醫師的醫療人員月薪曝光

    在永續與ESG趨勢下,綠領人才需求大幅增加,調查顯示各產業願意給綠領人才的高薪也相當亮眼。環境部與104人力銀行調查顯示,企業刊登綠領人才職缺揭露月薪中位數4萬元,其中綠領醫療可達4.5萬元,綠領高薪三大題材領域為醫療、營建、節能。

  • 綠領工作缺額再創新高 薪資溢價5.3% 月薪中位數達4萬元

    綠領工作缺額再創新高 薪資溢價5.3% 月薪中位數達4萬元

    環境部與104人力銀行合作完成2025上半年的《綠領人才就業趨勢報告》並於4日發布指出,今年1月至4月平均每月4017家企業有綠領人才需求2萬1770職缺,薪資中位數達4萬元、較整體職缺3.8萬元高出5.3%,還有30%綠領職缺要面議(4萬元以上),也較整體的15%來的高。

  • 清大攜手環境部!力推「淨零綠領人才培育計畫」

    清大攜手環境部!力推「淨零綠領人才培育計畫」

     為邁向2050淨零排放目標,環境部特別啟動「淨零綠領人才培育計畫」,國立清華大學今年承接該計畫,並由永續學院所屬的「淨零治理與人才發展中心」統籌推動,積極發展一系列涵蓋理論、實務與應用的專業課程與訓練模組,深獲政府部門與企業界肯定。

  • 紅樹林植林助減碳?民團批:爭議大恐成生態危機

    紅樹林植林助減碳?民團批:爭議大恐成生態危機

    環境部於今(12)日召開「紅樹林植林溫室氣體減量方法草案」第3次審查會,但卻遭民團指出,此草案爭議極大,若倉促通過,將可能誤導企業投入錯誤策略,反而造成對生物多樣性與原生棲地的傷害。

  • 淨零轉型助力 綠色投融資 2030年拚6兆

    淨零轉型助力 綠色投融資 2030年拚6兆

     金管會主委彭金隆24日表示,政府採取很多政策要讓綠色金融成為淨零轉型助力,跨部會訂定綠色及轉型金融行動方案等四大策略,預計至2030年希望以年成長6.4%,讓綠色投融資的金額能突破達6兆元。總統賴清德也說,金融是淨零轉型重要工具,政府要成為企業落實數位與淨零雙軸轉型的堅強後盾,並協助受到衝擊產業,提供專案輔導措施。

  • 四策略並進 彭金隆:2030年綠色投融資達6兆

    四策略並進 彭金隆:2030年綠色投融資達6兆

    金管會主委彭金隆24日表示,政府採取很多政策要讓綠色金融成為淨零轉型助力,跨部會已訂定綠色及轉型金融行動方案等四大策略,預計至2030年希望以年成長6.4%,讓綠色投融資的金額能突破達6兆元。

  • 淨零推動面臨關稅3大衝擊  彭啟明曝因應對策

    淨零推動面臨關稅3大衝擊 彭啟明曝因應對策

    美國總統川普2025年一上任便再次宣布退出《巴黎氣候協定》,並啟動關稅大戰,總統府今日召開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環境部針對美國關稅政策對淨零推動的影響衝擊說明,環境部長彭啟明表示,台灣在關稅衝擊下有三大淨零因應對策,包括淨零目標不變,但產業若遇到衝擊,政策須審時度勢滾動調整;確保在全球關稅海嘯過後,能夠雙軸轉型成功;全方位綠領人才培訓,百億綠色成長基金投資。

  • 國有地種植碳匯財部自行標租 拼上半年釋出首批標的

    國有地種植碳匯財部自行標租 拼上半年釋出首批標的

    行政院正式核定《國有非公用不動產出租管理辦法》,後續財政部還要依據辦法授權,訂定作業要點包含續租條件、權利金計收等,力拼上半年可以釋出首批由國產署國有非公用土地碳匯自行招租。

  • 國有地種植碳匯財部自行標租 拼上半年釋出首批標的

    國有地種植碳匯財部自行標租 拼上半年釋出首批標的

    行政院正式核定《國有非公用不動產出租管理辦法》,後續財政部還要依據辦法授權,訂定作業要點包含續租條件、權利金計收等,力拼上半年可以釋出首批由國產署國有非公用土地碳匯自行招租。

  • 企業投入綠碳 環部授四招

     為鼓勵企業將資源投注於造林及森林經營等增匯行動,環境部公開「造林與植林碳匯」、「加強森林經營碳匯」、「竹林經營碳匯」及「低蓄積林增匯」四項本土溫室氣體減量方法。環境部11日說明,各方案適用於不同類型的綠碳管理及經營活動,期以減量額度作為推動綠碳動能之一。

  • 碳交所與證交所主辦 國際氣候行動論壇 3/20登場

    碳交所與證交所主辦 國際氣候行動論壇 3/20登場

     為促進全球碳市場交流與合作,臺灣碳權交易所(TCX)及臺灣證券交易所(TWSE)將於20日在國家發展委員會主辦的「智慧城市展暨淨零城市展」期間,於南港展覽館2館701E室舉辦「國際氣候行動論壇(International Climate Action Forum)」。

  • 《證交所》碳交所、證交所舉辦「國際氣候行動論壇」

    隨著COP29達成關鍵協議,包括《巴黎協定》第六條與新集體量化氣候融資目標(NCQG),碳交易已成為全球邁向淨零的重要手段與發展趨勢。為促進全球碳市場交流與合作,臺灣碳權交易所及臺灣證券交易所將於3月20日,在「智慧城市展暨淨零城市展」期間舉辦「國際氣候行動論壇」。

  • 活用碳費 廢棄物變生產材料

    活用碳費 廢棄物變生產材料

     隨著2050年淨零排放成為全球共識,台灣碳費制度也於今年正式上路,「2025古城永續.淨零新篇章」ESG論壇邀請在永續發展領域具備豐富經驗和深刻見解的專家領袖,探討公部門如何在面對全球永續風險時制定有效的策略和行動計畫。

  • 環境部次長 施文真:碳費先行 多元減量

    環境部次長 施文真:碳費先行 多元減量

     全球有75個國家或地區實施碳定價,涵蓋全球24%排放量,環境部政務次長施文真表示,台灣也已公布施行《氣候變遷因應法》推動碳定價,採碳費先行,並透過優惠費率鼓勵實質減量,搭配自願減量核發減量額度等多元減量機制,加上參考國際經驗,中長程規畫逐步發展總量管制下的碳交易制度,與國際接軌。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