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溫度感測器的搜尋結果,共37筆
水塑造文明,推動農業、工業與醫療進步,是人類發展的基石。然而,科技成就也帶來過度用水、生態破壞和氣候變遷等挑戰,正威脅人類的永續未來。面對水資源短缺與水汙染等問題,智慧水科技成為關鍵解方。
國巨*(2327)完成對芝浦電子的公開收購後,雙方舉行聯合記者會,市場關注國巨是否能夠交付與收購價格相稱的收益,但美系外資點出三點,包括雙方對銷售協同效應抱有強烈期待;兩家公司互相理解已加深,無重大併購後的整合風險;以及AI以及新領域的技術和產品開發將會迅速,整體而言對國巨後續營運成長策略有信心,外資也維持對國巨的買進投資評等。
國巨*(2327)已於2025年5月9日正式對芝浦電子(TSE:6957)發動公開收購,國巨已於10月20日成功完成公開收購。國巨與芝浦電子舉行國際聯合記者會,合作展現兩大產業領導廠商的策略契合,雙方在溫度感測器未來成長動能、企業文化及管理理念上的高度契合,秉持「攜手更強」的共同信念,展現深度合作的決心。
國巨*成功收購芝浦電子,21日股價上演慶祝行情,還原日線,國巨股價已經飛越2018年締造的1,310元歷史高點,國巨創辦人暨董事長陳泰銘、芝浦電子社長葛西晃21日在東京的記者會上,看好溫度感測成長動能,預期「攜手更強」,國巨集團有熱敏電阻(NTC)龍頭加入,高階市場添翼。
國巨以併購為成長引擎,三十年間橫跨歐美與亞洲市場,從美國普思電子、基美,到德國賀利氏、法國施耐德,再到日本芝浦電子。這條併購之路,不僅讓國巨從電阻電容製造商升級為全球前三大被動元件廠,更逐步擴展至感測與電源管理領域,奠定其成為「整合型電子零組件供應商」的產業地位。
許久未曾在媒體前公開露面的興勤董事長隋台中,8月兼程北上與媒體餐敘閒話家常,對於上半年營運已獲利逾半個股本的興勤來說,未來仍將維持不躁進、穩紮穩打的營運步伐。隋台中說,興勤未來還是堅持穩健配息、殷實的營運路線,持續朝向「保護元件首選品牌」的目標努力。
2025 Semicon Taiwan國際半導體展聚焦智慧製造與低碳轉型,德商ifm宜福門電子展出IO-Link感測器、moneo IIoT平台與液冷資料中心解決方案,完整呈現從現場數據到雲端決策的應用價值。ifm強調,本次展出不僅體現德國工藝與品質標準,更結合ESG承諾,協助台灣半導體與AIoT產業打造具前瞻性的數位升級路徑。
●川普關稅8月生效前最後一個月的搶貨潮、AI需求大舉攀高帶動,上市櫃7月合併營收報佳音,合計突破4兆元大關、達4.07兆元,月增2.6%、年增3.4%,擠下去年7月寫下的3.93兆元紀錄,再度刷新歷年最旺7月;累計前七月營收27.59兆元,年增12.32%,亦為同期新高。
輝達在AI伺服器啟動電源革命,高瓦特數電源將躍居主流,興勤(2428)董事長隋台中表示,看好保護元件在AI機櫃、液冷散熱上的應用,尤其隨高瓦特數電源導入,對溫度感測精準度要求提升,帶動白金材料的溫度感測器需求,興勤已經送樣、開案中,外界預期,興勤將跟隨電源大客戶切入GB300供應鏈,未來三至五年AI營收有望挑戰5%~10%。
企業電價即將上漲,卻不知道哪些地方用電量大嗎?面對日益嚴峻的碳排放管制與能源價格波動,許多傳統工廠正在經歷前所未有的營運壓力。高能耗設備無法有效監控、產線能效低落、用電異常導致設備過熱甚至火災的風險,都讓廠務與管理者焦頭爛額。
台積電(2330)董事長魏哲家在上周四(17日)法說會出重磅預言:「未來人形機器人市場規模有望達到電動車10倍!」AI教父、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更直指,下一波AI浪潮將是「實體AI」(Physic AI),所有能力都能融入物理世界,比如人形機器人領域,資金再度追捧相關概念股。
小編今天(18)日精選5件國內外重要財經大事。人形機器人雖仍處於初期發展階段,卻已引發產業界高度關注。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17日於法說會上指出,「現在要說人形機器人在今、明年扮演產業成長要角,可能還太早了」,但一旦起飛,將帶來飛躍式成長(Big Plus)。
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2330)在17日舉行法人說明會,雖然有匯率暴衝、海外廠成本高等不利因素,但擋不住AI需求的勢頭,第二季美元營收突破300億美元、達到300.7億美元,創下史上最強第二季,每股純益15.36元。
人形機器人雖仍處於初期發展階段,卻已引發產業界高度關注。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17日於法說會上指出,「現在要說人形機器人在今、明年扮演產業成長要角,可能還太早了」,但一旦起飛,將帶來飛躍式成長(Big Plus)。
微控制器廠商松翰宣布,繼2025年2月推出8位元8051 MCU SNA8F5762JG系列通過車規級認證後,再推出車規級32位元 Cortex-M0 SNA32F805JG系列產品。
高雄市三元能源公司鋰電池超級工廠14日失火爆炸,造成15人受傷,火勢歷時近27小時終於在15日上午近8時撲滅。高雄市長陳其邁、副市長林欽榮先後勘災,市府也宣布空氣品質恢復正常;台泥集團董事長張安平緊急從國外返台坐鎮,下令徹查起火原因,強調若查出管理疏失或製程瑕疵,將從嚴究責,且對國外製程設備供應商採取法律求償行動,廠區會在確保安全前提下,分階段、有秩序地復工。檢警已初步勘驗現場,後續將視情況決定偵辦方向。
三元能源電池廠爆炸大火,衝擊老牌台泥營運與信譽,董事長張安平不敢大意,急返台坐鎮,下令徹查火災原因、嚴格咎責。由於起火的化成區布滿密密麻麻的感測器,為何讓事故發生且無即時採取滅火行動,等釐清後會究責。他聲明,如是製程瑕疵,會對國外製程設備商採取法律求償行動。未來廠區復工,則會在確保安全前提下,分階段、有秩序地復工。
三元能源鋰電池工廠大火造成15人受傷,台泥董事長張安平今上午至高雄了解狀況。台泥透過新聞稿指出,張安平董事長下令徹查究責,本次事件中,很明顯系統運作未能達到預期效果,會徹查究竟是管理問題、人為操作問題,還是機器設備本身存在缺陷。
台泥(1101)集團三元能源科技小港廠昨日發生火災,董事長張安平立即中斷海外公務行程,緊急返台抵達現場,下令徹查火災原因、嚴格咎責,全力確保對全球高科技產業鏈客戶的營運持續與訂單供應穩定。
隨著AI與機器人產業快速發展,人形機器人成為下一個爆發性終端產品,新代、達明、盟英等台廠積極布局關鍵零組件,搶攻全球智慧製造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