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潛航器的搜尋結果,共47筆
「海洋之門」(OceanGate)的「泰坦」號(Titan)潛航器2023年6月深潛北大西洋海域,探索百年沉船「鐵達尼」號殘骸途中內爆,導致船上包括「海洋之門」執行長拉許(Stockton Rush)在內的5名乘客全部罹難,引發全球關注。
新情資顯示,中國海軍正在海南島的南海海域測試無人潛艦。就目前看來,這兩艘無人潛艦是全球最大的,但北京尚未公開透露它們的存在。
閱兵還出現2種大型的水下無人機,必須由特製的加長8輪卡車運載,目測長度大約在18至20公尺。
龍德造船攜手英國無人載具開發商MSubs、Marine AI,潛進水下正式跨足無人潛艦市場。龍德造船董事長黃守真表示,許多國家發展無人潛艦,現代戰爭講究隱形,無人水下載具日益重要。 台英合作花了大約一年時間,研發出首款超大型無人水下載具「黑鯨」(XLUUV),預計今年底逐步完工,明年初完成下水測試。
二戰廣島、長崎遭投下原子彈已過80年,核武器的擴散仍未停止,世界上掌握核打擊能力的國家數量持續增加,投射方式也日益多元。雖然《禁止核武擴散條約》(NPT)僅允許美國、中國大陸、俄羅斯、法國與英國5國合法擁核,但目前全球至少有15國具備一定程度的核攻擊能力,其中包含未簽署NPT的國家,以及參與「核共享協議」的國家。後者透過與美國或俄羅斯合作,在戰爭爆發時可動用部署在本國領土上的核武器。
美中台投資人瘋無人艦艇,熱錢押寶軍工造船企業。市場聚焦中國海上無人作戰方隊首度亮相,無人艇製造商雲州智能傳將重啟IPO;台灣海軍明年首列千艘無人艇180億元採購案也受矚目,台船、龍德、中信等無人船族群躍台股熱門標的,18日登場的國防展,傳台美軍工企業將簽署無人艦艇合作MOU。
陸93閱兵大量展示了許多新型武器系統,涵蓋反介入/區域拒止、無人機作戰體系、戰略核威懾、傳統力量投送與新型防禦體系5大領域,這些裝備呈現高度數位化資訊整合、無人化與精準化的特徵,絕對不單只是汲取俄烏戰爭的經驗,而是發展已久。本週看了許多國內討論,酸言酸語不佔少數,然而,我始終認為鴕鳥、阿Q心態最要不得,知己知彼才有出路,本篇就從台海戰爭來想定,一次帶您看懂這些新武器的定位。
美國海軍終於為濱海戰鬥艦(LCS)找到了一個用途。這些被戲稱為「小破船」(Little Crappy Ships)的軍艦,多年來一直是美國海軍最昂貴的笑柄。
大陸9月3日所舉行的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紀念大會暨閱兵式,讓人見證一支從小米加步槍到無人戰場跨越式進步的軍隊,如果真如美國總統川普所說,閱兵是在密謀對付美國,那麼美國看到中國發展出這些先進的戰爭工具,恐怕也真的要皮皮剉了。
2025年9月3日,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行了盛大的閱兵活動,主要是紀念反法西斯及抗戰勝利80周年。閱兵和所有公開的軍事演習一樣,具有強烈的政治與軍事目的。
今年適逢二次大戰結束80周年,大陸3日舉行「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大會」,並進行大閱兵,引發全世界關注。前立委郭正亮直言,中國大陸真的是下了非常大的決心,把他會對付美國的陸海空導彈齊出,讓美國有感的所有的武器都展現了,這相當可怕!
大陸9月3日所舉行的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紀念大會暨閱兵式,讓人見證一支從小米加步槍到無人戰場跨越式進步的軍隊,如果真如美國總統川普所說,閱兵是在密謀對付美國,那麼美國看到中國發展出這些先進的戰爭工具,恐怕也真的要皮皮剉了。
大陸官媒《央視》國防軍事頻道《礪劍》最新一期節目,報導沿海漁民多次次在作業時撈獲可疑的「間諜魚」裝置,這些不是真的魚,而是看似普通的球型物體,在漁民好奇打撈上岸後,竟發現一串數字與外國文字。影片指,這些飄浮球狀物,實際上是境外情報機構投放在大陸近海,用以搜集水文、洋流,以及潛艇活動信息的特殊竊密裝備,對國家安全造成直接威脅。
海洋委員會國家海洋研究院主辦的第六屆全國兒童海洋繪畫比賽,8月2日在高雄港務分公司貴賓船舉行頒獎典禮,共有84名國小學童脫穎而出,由國海院院長陳璋玲親自頒獎,獲獎學生與家長同歡,現場氣氛溫馨熱鬧。
從烏克蘭戰場到以伊戰爭,全球看到無人戰爭正在逐步取代有人戰爭,這種戰爭型態的大躍進,就像過去冷兵器時代跨越到熱兵器時代一樣,戰士從通過人力和機械力量操作武器,作為打擊敵人的戰爭工具。而從冷兵器進入早期熱兵器時代,大概在16世紀中期前的戰爭中,戰爭依靠熱量或火焰來殺傷敵方士兵、破壞要塞和居民區的武器設備。
據《環球時報》報導,根據大陸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近日發佈的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週年紀念活動安排,9月3日將舉行備受矚目的盛大閱兵式。此次閱兵既有傳統主戰力量展示,又有新域新質力量參閱,令人期待。正如閱兵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中央軍委聯合參謀部作戰局少將副局長吳澤棵介紹,「這次參閱的所有裝備均為國產現役主戰裝備,我們在展示新一代傳統武器裝備的基礎上,也安排部分無人智慧、水下作戰、網電攻防、高超音速等新型作戰力量參閱,體現我軍適應科技發展和戰爭形態演變、打贏未來戰爭的強大能力」。今天聚焦共軍這四種新型作戰力量的發展情況以及國際上的相關動態。
台北政經學院基金會、和平與安全中心、中華戰略暨兵棋研究協會等單位主辦「台海防衛兵推」10至11日舉行,台灣、美國、日本共計9位退役上將、8位退役中將參與。
6 月 3 日,烏克蘭安全局(SBU)宣布,他們在稍早對克里米亞大橋(Crimean Bridge,也稱刻赤大橋)發動爆破,這是自 2022 年俄羅斯全面開戰以來,烏克蘭安全局對該大橋的第三次打擊行動,與前兩次不同的是,這一次是利用載炸藥無人潛航器,從水下引爆,試圖破壞大橋的水下支撐結構。
520前夕,一對大陸籍宋姓父子搭乘橡皮艇橫越台灣海峽,說「要投奔自由」。海巡署北部分署已帶回訊問。同日,「山東凱哥」駕駛橡皮艇登陸桃園,之後返回大陸炫耀。根據海巡署近10年資料,自民國103年至112年間,每年偷渡來台的中國人士分別為46、10、5、8、6、5、5、14、5和15人,總計119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