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激怒的搜尋結果,共819筆
中國大陸新成立的棒球聯賽,中國棒球城市聯賽CPB(Chinese Professional Baseball)預計明年初開打,網路瘋傳參賽隊伍名稱與隊徽,其中一隊名為「上海兄弟」且隊徽激似中華職棒中信兄弟,引發兄弟球迷激烈抗議。對此,亞洲棒球總會發出聲明,強調參賽隊伍並無「上海兄弟」且該訊息並非由主辦單位所發出,不應採信。
副總統蕭美琴7日在「對華政策跨國議會聯盟」(IPAC)年度大會於歐洲議會發表演說,IPAC形容蕭美琴這場演說是台灣資深官員在歐洲議會登場首例,其行程更是保密到家,直到抵達歐洲議會前不久才公開。外媒指出,副總統層級的官員出訪非常罕見,蕭美琴本次出訪是台灣擴張對歐洲關係日益大膽的一步,不過也讓地主國面臨遭到大陸報復的風險。
面對日本今年野熊襲擊人類造成傷亡事件創紀錄嚴峻的情勢,陸上自衛隊秋田駐地部隊已在地方政府的請求下,於5日開始協助處理野熊襲擊事件。然而,儘管事態緊急,自衛隊在驅熊任務中卻面臨嚴格的限制,不僅不能配槍,更不能用武器射殺熊。
俄羅斯總統普丁周三提出全面核試的可能性,但身為他左右手的外長拉夫羅夫(Sergey Lavrov)在安全會議上卻顯然缺席,引發外交政策高層可能改組的廣泛猜測。
波羅的海國家愛沙尼亞2023年宣布接受台灣在當地設置代表處,但至今2年代表處仍無下文。《日經亞洲》引述消息人士指出,台灣與愛沙尼亞官方就名稱要使用「台灣」或「台北」而陷入僵局。
中國歷史上名將輩出,但真正達到「功高震主」、既能建功立業又險些威脅皇權的將領卻少之又少。《搜狐網》歷史專欄指出,從戰國至宋代,這類名將既有卓越的軍事才能,也因功高而面臨皇帝猜忌,他們的故事充分展示了「立功易,保身難」的歷史現實。以下為歷史上5位典型代表。
波羅的海國家愛沙尼亞2023年宣布接受台灣在當地設置代表處,但至今2年過去,代表處仍無下文,日媒引述消息人士指出,台灣與愛沙尼亞官方就名稱要使用「台灣」或「台北」而陷入僵局。
川習會後,美國戰爭部長赫格塞斯台灣時間2日發文證實,他與大陸國防部長董軍一致認為,華府和北京應該建立軍事溝通管道,以化解衝突。赫格塞斯大讚兩國雙邊關係「從未如此好」,更在文末呼應美國總統川普祝願「天佑中國和美國!」與前一天在東協會議的強硬言辭,形成鮮明對比。
62歲張姓男子昨(1日)傍晚酒後上客運,聲稱要替日前被公車司機毆打的學生報仇,竟拿出30公分長的大型螺絲起子揮舞,嚇壞全車乘客和司機,所幸龜山警方獲報趕抵現場壓制逮捕,依恐嚇公眾罪嫌送辦。
世界大賽G7,道奇上演絕地重生!道奇「二刀流」大谷翔平先發投球兼打第1棒,對決藍鳥薛爾瑟(Max Scherzer)敲出首打席安打;但他投球至第3局挨了3分炮後下場;此後道奇雖一路落後,但逐步追分;至第9局,道奇以陽春全壘打驚險追平,接著在延長賽第11局開轟以5比4殺退藍鳥,連霸世界大賽冠軍!
南韓主辦2025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峰會今(1日)落幕,南韓總統李在明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場邊會晤。習近平表示,北京高度重視與首爾關係,願擴大合作因應挑戰,對韓政策穩定發展。李在明提及兩人從政經歷同樣以基層為開端,盼中方促進雙邊加強戰略溝通的同時也協促北韓重返對話。
美國總統川普周四在與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達成的里程碑協議中,做出了一項非比尋常的讓步:美國為了換取中國承諾嚴打芬太尼,將對中國商品徵收的關稅下調10%。
胡宇威30日與連晨翔、李玲葦、姚以緹、徐鈞浩出席新戲《就算一個人也可以好好的吃飯2》首映記者會,身為《全明星運動會》第一季成員的他,被問從同一節目認識的邱勝翊(王子)與粿粿爆出婚內出軌緋聞,胡宇威表示:「這是他們的私生活,我沒什麼可以說,但聽到消息還是滿驚訝。」
胡宇威、連晨翔、李玲葦、姚以緹、徐鈞浩30日出席新戲《就算一個人也可以好好的吃飯2》首映記者會,連晨翔飾演個性灑脫又帶點玩世不恭的帥哥作家「葛利路」,自曝在劇中「男女通吃」,連胡宇威都成了他的獵豔對象,他笑說:「因為宇威哥看起來就是脾氣很好、很溫柔的暖男大哥哥,所以我飾演的葛利路就特別愛逗他。看到他被我弄得有點無奈的反應,我反而更開心!」
在預定於週四舉行的美中峰會之後,美國總統川普可能會大肆誇耀自己的「談判高手」形象,幕僚甚至可能暗示他應該獲得諾貝爾和平獎,但有專家認為,美國在這場談判中必輸。
川普與日本新首相高市早苗見面,象徵美日新時代的開始,高市在首相官邸表示,美日在中國議題上「重申台海和平穩定的重要性」。對此,普遍認為高市任首相是台日關係重大利好的民進黨政府,旋即由外交部出面回應,強調高市此言是彰顯反制威權勢力的擴張,但欣喜之餘,台灣恐需回歸冷靜來看待這位「鐵娘子」。
近期,《時代》雜誌刊登由美國保守派智庫學者高德斯坦所撰,標題為〈美國必須警惕台灣魯莽的領導人〉的專文,批評賴清德總統的演說刺激中共,呼籲美國政府應適時出手約束。5月以來,類似的呼籲與提醒,數度出現在若干具影響力的期刊、智庫報告或學者口中,背後意義或許是該讓我方思考、警惕。
國民黨準黨主席鄭麗文29日至南投縣議會參加感恩餐會,針對《金融時報》報導她親中恐激怒美國,鄭麗文認為《金融時報》過慮了,有關總統府批評她反提高國防預算與全世界民主國家不一致,鄭痛斥總統府錯誤解讀,強調「她堅信和平,要合理的國防預算,而非惡性軍備競賽」。
荷蘭政府近期決定接管晶片製造商安世半導體(Nexperia)引發動盪,安世母公司聞泰科技(Wingtech)近日警告,安世面臨前所未有的「生存威脅」。
近日候任國民黨主席鄭麗文兩岸國防新聞不斷,既有好事大陸網友逕封其為「統一女神」,又有綠營火力全開,批評其反對國防預算提高至國內生產毛額(GDP)的5%之議,連外媒《金融時報》都指此議恐激怒美國云云。明明鄭還未就任履行職務,外界卻已將親中標籤貼好貼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