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灌區的搜尋結果,共83

  • 益生菌翻轉陸鹽鹼地 台商圓夢

    益生菌翻轉陸鹽鹼地 台商圓夢

     五年前,來自台灣的台商張士軒帶著微生物專業背景,踏上遼闊的東北平原。過去他從事腸道益生菌等研究,如今將研究方向轉向土地,把益生菌應用於鹽鹼地改良,讓本來寸草難生的白花花鹽鹼地,逐步變成適合水稻生長的沃土。

  • 陸彭州湔江堰等四大灌溉工程 入選世界遺產

    陸彭州湔江堰等四大灌溉工程 入選世界遺產

    大陸央視網11日報導,國際灌排委員會10日在吉隆坡正式公布2025年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中國大陸申報的雲南元陽哈尼梯田、江蘇句容赤山湖灌溉工程、四川彭州湔江堰、北京門頭溝永定河古渠灌溉工程等四處灌溉工程遺產,全部成功入選。

  • 陸「科技護航+精準服務」 智慧耕作力保秋糧豐收

    陸「科技護航+精準服務」 智慧耕作力保秋糧豐收

    大陸央視報導,全年糧食產量大頭在秋糧,距大面積收穫大約1個月時間,中國大陸各主產區因地制宜加強田管,全力爭取秋糧豐收。

  • 石門水庫蓄水逼近滿水位 桃竹年底前供水無虞

    石門水庫蓄水逼近滿水位 桃竹年底前供水無虞

    桃園市石門水庫集水區最近持續降雨,水庫蓄水增加逼近滿庫,截至30日下午4時30分水位距滿庫不到46公分,昨日水量更上升0.38%。水利署北區水資源分署表示, 近日雨勢挹助下,河川水源充裕,最近水庫供應農業用水每天約120萬噸、供應民生及工業用水每天約60萬噸,估計至今年底桃竹供水無虞。

  • 海納百川》阿爾塔什大壩的經濟戰略價值(魯云湘)

    海納百川》阿爾塔什大壩的經濟戰略價值(魯云湘)

    阿爾塔什水利樞紐工程,位於新疆喀什地區莎車縣與阿克陶縣交界處,總投資約人民幣109億元,為新疆規模最大、技術難度最高的高原水利建設之一。大壩採用混凝土面板砂石壩體,壩高164.8米、庫容49億立方米,總裝機容量755兆瓦,設計年發電量21.86億千瓦時。自2011年動工以來,施工團隊以分鐘為單位精確調度,並於2020年5月主體完工、2021年8月六台機組並網,順利進入常年運行階段。

  • 陸春灌總面積達4.3億畝 力保夏糧穩產

    陸春灌總面積達4.3億畝 力保夏糧穩產

    大陸央視新聞18日報導,中國大陸水利部最新發佈的資料顯示,2025年全國春灌總面積約4.3億畝,有力應對乾旱,確保夏糧穩產豐產。

  • 台南降雨不斷 南化水庫溢流 二期稻作暫停供灌

    台南降雨不斷 南化水庫溢流 二期稻作暫停供灌

    受蝴蝶颱風外圍環流影響,台南市12日晚間7點起徹夜降雨,至13日下午5點止,曾文水庫累積降雨121.6毫米,估計至少進帳4000萬噸。南化水庫在上午8點半開始溢流,因雨水充足,農水署嘉南管理處決定剛開灌的2期稻作暫停供灌3天,省下432萬噸水。全市13日未達停班停課標準。

  • 寧夏銀川精打「水算盤」旱地也能變良田

    寧夏銀川精打「水算盤」旱地也能變良田

    大陸央媒《光明日報 》10日報導,眼下,焦渴的寧夏青銅峽銀北灌區,農作物正迎來淌水關鍵期。在銀川市興慶區通貴鄉通北村玉米地裡,隨著支渠取水口的測控一體化閘門緩緩開啟,黃河水歡快地奔向田間,穿過黑色滴管,注向玉米苗根部。

  • 陸正值「三夏」…大中型灌區發揮抗旱保灌作用 西南麥收逾八成

    陸正值「三夏」…大中型灌區發揮抗旱保灌作用 西南麥收逾八成

    大陸央視報導,正值大陸「三夏」——每年5月中旬至6月,「夏收、夏種、夏管」一年中第一個農忙時節。既需搶收上年播下秋麥;也要不誤農時栽種水稻,確保豐收。預計2025全年大陸灌溉需供水463億立方米、面積近4億畝。其中,大中型灌區充分發揮抗旱保灌主力軍作用,保障夏糧豐收。眼下,大陸小麥跨區機收正由南向北展開。西南麥區收穫已過八成,黃淮海麥區進入收穫期。

  • 梅雨挹注 曾文、烏山頭水庫解渴

    梅雨挹注 曾文、烏山頭水庫解渴

     今年首波梅雨鋒面11日影響嘉南平原,更下進中南部山區,曾文與烏山頭水庫一夜大進補,至11日傍晚5點共增加282萬噸,2座水庫平均蓄水率回升至6成4,為近5年來同期最高。因降雨有助於溼潤土壤,若梅雨持續挹注,6月中旬的2期稻作全面供灌更樂觀。

  • 首波梅雨挹注曾文、烏山頭水庫282萬噸水 二期稻作全面供灌樂觀

    首波梅雨挹注曾文、烏山頭水庫282萬噸水 二期稻作全面供灌樂觀

    今年首波梅雨鋒面來襲,11日更擊中下進中南部山區,曾文與烏山頭水庫一夜進帳282萬噸,兩水庫平均蓄水率回升至6成4,為近5年來同期最高,因降雨有助於溼潤土壤,若梅雨持續挹注,6月中旬的2期稻作全面供灌更樂觀。

  • 缺水 金山農民怒吼還我灌溉水

    缺水 金山農民怒吼還我灌溉水

     新北金山區重和里20餘戶農民因無水可灌、苦等數年無果走上街頭抗議,怒吼「還我灌溉水!」地方與中央7日召開協調會,達成初步共識,由金山區公所協助農友造冊申請,農田水利署將配合尋找替代水源,盼以《農田水利法》第12條擴大灌溉使用,補足無自來水地區的基本用水需求。

  • 陸智慧農業助春耕 無人機1小時「拋」10畝秧苗

    陸智慧農業助春耕 無人機1小時「拋」10畝秧苗

    大陸央視報導,春耕正當時,在山東淄博桓台縣,當地透過使用智慧科技設備,打破傳統玉米種植模式,實現精準「插秧」式移栽育苗技術,為糧食增產、農民增收注入新動能。

  • 陸媒分析兩會數據   首提1.4兆斤糧食產量新目標依據與實現

    陸媒分析兩會數據 首提1.4兆斤糧食產量新目標依據與實現

    新華網 8日報導,大陸在糧食產量連續10年穩定在1.3兆斤(市斤,折合6.5兆公斤,下同)以上、2024年突破1.4兆斤新台階後,首次在5日提請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審議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對糧食產量提出1.4兆斤左右的新目標。依據何在?

  • 「雨水」將至   大陸春管  春耕由南向北陸續展開

    「雨水」將至 大陸春管 春耕由南向北陸續展開

    大陸央視新聞聯播報導,2月18日農曆節氣「雨水」將至,大陸春季田管和春耕備耕,由南向北陸續展開。各地不誤農時,落實落細各項措施,夯實全年糧食豐收基礎。

  • 一期稻作、春季雜作開灌 曾文水庫2/1起供水降壓

    一期稻作、春季雜作開灌 曾文水庫2/1起供水降壓

    嘉南灌區今年一期稻作及春季雜作預定1月31日開灌,計畫灌溉用水約2億5000萬公噸,曾文水庫將於2月1日起每天供水430萬公噸,水位將下降20公分,中止長達6個月的滿庫狀態,減輕大壩壓力。

  • 枯水期不枯竭!台南水情最佳 一期稻作正常供灌

    枯水期不枯竭!台南水情最佳 一期稻作正常供灌

    南部目前進入枯水期,但受惠於去年4個颱風來襲,挹注灌溉用水及蓄水,曾文水庫維持近半年滿水位,刷新52年來紀錄,也是水情最佳的一年,截至今年1月9日,曾文、烏山頭、南化3大水庫的蓄水量達到6.49億噸,民生及農業供水無虞,一期稻作預計1月底開始供灌。

  • 桃園 低耗水作物補助 最高可領4.5萬

    桃園 低耗水作物補助 最高可領4.5萬

     為因應極端氣候,引導農糧產業結構調整,確保農業永續經營,桃園市農業局針對低耗水作物,包括非基改大豆、薏苡、蕎麥、胡麻、高粱、仙草、硬質玉米、青割玉米等,加碼獎勵金6000元至4萬5000元不等。另農業部今年推出糧食產業全面升級計畫,轉作休耕獎勵金每公頃增加1萬元,並對2018至2021年間申報種稻有案農地,加碼「二期不種稻轉作獎勵金」1.5萬元。

  • 桃園因應極端氣候 加碼補助低耗水作物最高領4.5萬

    桃園因應極端氣候 加碼補助低耗水作物最高領4.5萬

    為因應極端氣候,桃園市農業局加碼補助,若種植低耗水作物者可領獎勵金6000至4萬5000元,包括蕎麥、高粱、仙草即玉米等。另中央為加強產業調整,持續引導轉作雜糧等旱作,轉作休耕獎勵金每公頃可補助提高1萬元,並對2018至2021年間申報種稻有案農地,加碼「二期不種稻轉作獎勵金」1.5萬元。

  • 破紀錄!曾文水庫52年來首次跨年滿水位 3因素是關鍵

    破紀錄!曾文水庫52年來首次跨年滿水位 3因素是關鍵

    台灣規模最大的曾文水庫,得益於去年降雨豐沛、曾文南化聯通管啟用的因素,在水利署南區水資源分署有效調控下,至今已連續5個月滿庫,更創下該水庫完工啟用近52年來頭一次「跨年滿水位」。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