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烏克蘭局勢的搜尋結果,共66筆
美國總統川普23日出席聯合國大會演說,場邊會晤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受訪時稱支持北約擊落俄羅斯無人機,又在社群發文稱烏克蘭能讓國土「恢復原狀」、嘲弄俄方打了3年半經濟衰敗如同「紙老虎」。莫斯科克宮24日駁斥,在戰場苦苦掙扎的是烏方而非俄方,將向華府提供內容正確的「實情」。俄國鷹派嘲笑川普「網路治國」會不斷出現髮夾彎,官媒高層則把川普比做占卜師,專畫不會實現的大餅。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週二(23日)在聯合國安全理事會上,批評中國支持俄羅斯對烏克蘭的侵略行為。他表示:「沒有中國,普丁(Vladimir Putin)一籌莫展」。對此,中方代表反駁稱,「從烏克蘭危機爆發第一天起,中方就秉持客觀公正立場。」
隨著空襲持續升級,俄羅斯總統普丁似乎打定主意,要證明他將決定結束俄烏戰爭的任何條件。
全球矚目的美俄峰會15日在美國阿拉斯加舉行,美國總統川普與俄國總統蒲亭進行約3小時閉門會談,儘管未達成烏俄停戰協議,但2人說「在許多議題上達成共識」。川普在回程飛機上致電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等國際領袖,而澤倫斯基將於18日赴美會晤川普。
美國總統川普15日表示,他與俄羅斯總統普丁通電話討論了以伊戰爭,而對於普丁提出願擔任雙方衝突調解人的想法,他抱持開放態度。但法國總統馬克宏則表態反對,強調俄方當前仍深陷俄烏衝突,而且「多年來一直不尊重《聯合國憲章》」 。
近期世界上兩場空戰都顯示了中國在空中力量的優勢,在烏克蘭無人機對俄羅斯境內機場進行大規模攻擊後,烏克蘭稱對俄羅斯的空軍造成嚴重破壞。
近期世界上兩場空戰都顯示了中國在空中力量的優勢,在烏克蘭無人機對俄羅斯境內機場進行大規模攻擊後,烏克蘭稱對俄羅斯的空軍造成嚴重破壞。在5月份的時候,媒體報導巴基斯坦使用中國製造的殲-10戰機向印度戰鬥機發射了空對空飛彈。一些專家將此稱為中國武器工業的高光時刻,中國作為無人機生產大國已經是無可置疑,而這兩場戰爭顯示了中國在無人機以及空軍的優勢和技術超越了眾多大國。
烏克蘭秘密研發的自製彈道飛彈試射成功,並且試射就直接應用在實戰,摧毀了佔領區的一處俄羅斯指揮所。
油價要小回漲了!美國總統川普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就貿易通話,刺激國際原油回升,預期下周一國內汽、柴油價也受帶動,每公升看漲0.2元。主力95無鉛汽油牌價將重回28元以上,後續走勢仍待觀望。
韓國總統大選已於3日深夜落幕,北韓官媒朝中社直至5日才報導選舉結果,確認李在明當選,為北韓媒體首度提及本屆韓國大選。與此同時,北韓國務委員會委員長金正恩於4日在平壤會見俄羅斯聯邦安全會議祕書蕭伊古(Sergei Shoigu),承諾朝方將「無條件支援」俄羅斯在國際政治中的立場。
新加坡國防部長陳振聲在香格里拉對話(香會)上表示,了解台灣問題背後的歷史和原因十分重要,但若把台灣議題過度簡化為民主和專制之間的衝突,或無益地與烏克蘭局勢相提並論,這樣的做法令人擔憂。他也認為,兩岸人民不希望發生戰爭和衝突,期盼雙方開闢溝通管道,討論未來。
2014年5月2日敖德薩工會大樓縱火案本週四(2日)已滿11週年,事發當時,就在基輔臨時政府(享有憲法豁免權)對頓巴斯地區發動「反恐行動」(ATO)的1個月後。烏克蘭敖德薩發生嚴重流血衝突。當日,親西方「麥丹派」(Maidan)群眾包圍並攻擊反對派集會所在的敖德薩工會大樓,投擲汽油彈縱火,造成反對麥丹派的示威者至少48名死亡240人受傷,死因包括燒傷、窒息與槍擊。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9日表示,已發現至少155名協助俄軍侵烏的中國籍士兵;並指出俄軍利用短影音平臺TikTok(抖音國際版)進行招募,且認為北京當局知情。
川普對等關稅政策上路,富達國際預估今年美國有較大機率進入停滯性通膨,若有其餘負面因素,也可能落入循環性衰退,因此,將股票下調至「中立」,但仍看好美股,更正向看待陸股,所以調升新興市場評級至「加碼」。
前文化部長、作家龍應台日前在《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應邀刊登投書「台灣的時間不多了」(The clock is ticking for Taiwan),以川普政府解決俄烏戰爭,對待烏克蘭的例子示警台灣。文中引述一項大學生網路平台民調,結果顯示若中國大陸攻打台灣,多數人會選擇投降。而該份民調實際上是Dcard的一份匿名投票,共有1.2萬人參與,有57%的男性及16%的女性選擇投降。
美國《紐約時報》「觀點與評論」周二(1日)刊登一篇寄自台灣的投書<台灣沒剩多少時間>(The clock is ticking for Taiwan),撰文者是曾在台灣擔任文化部長的作家龍應台。她以美國川普政府近期為解決俄烏戰爭對待烏克蘭的態度為引子直白示警,台灣可能因為川普想討好北京而成為美國的棄子。兩岸若無和平,台灣珍貴的民主也難保住。
解放軍於4月1日宣布在台灣周邊展開大規模聯合軍演,引發國際高度警覺。然而,早在今年1月,美國媒體《新聞週刊》(Newsweek)即引述多位學者說法示警,北京在川普再度上任的情勢下,可能進一步升高對台施壓,並透過軍事恫嚇與「灰色地帶行動」逼近對抗邊緣。如今軍演登場,並不令人意外。
美國國家安全顧問瓦爾茲(Mike Waltz)週三(19日)表示與克宮高級顧問鄂夏柯夫(Yuri Ushakov)通話時達成共識,雙方技術團隊將於數日內在利雅德會面,討論烏克蘭部分停火事宜,週四(20日)也獲得鄂夏柯夫證實,將於下週一(24)日)在沙烏地阿拉伯首都利雅德舉行新一輪會談。
俄烏戰爭屆滿3周年之際,美歐卻在聯合國上演外交博弈。聯合國安理會24日通過「美版」涉烏決議案,只呼籲結束烏克蘭戰爭,而不譴責俄羅斯,中俄與美同陣線投贊成票,英法則投棄權票。美國另在聯合國大會提同版本決議草案,但文本遭到法德英等歐洲國家大修,然後才獲通過,美國反而投棄權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