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營運谷底的搜尋結果,共231筆
台灣自動販賣機龍頭廠-金雨(4503)第三季獲利轉虧為盈,6日公告第三季財報,單季營收2.24億元,年增2倍,加上產品毛利率30.43%,稅後純益6,858萬元,較去年同期稅後純損約1,792萬元轉虧為盈,EPS 0.88元。
高球桿頭代工四雄第三季「淡季不淡」,明安(8938)、鉅明(8928)9月營收年增,宣告提前脫離淡季,大田(8924)今年營收更呈現季季高的榮景。市場看好隨產業傳統旺季到來,客戶加速拉貨下,明安、鉅明、大田、復盛(6670)第四季業績將攀全年高峰。
關稅政策大致確定,鈺齊-KY(9802)第三季為營運谷底,9、10月淡季過後,12月及2026年1月將迎來出貨高峰;喬山(1736)在全球健身器材市場持續展現逆勢成長力道,營收與獲利將雙雙創新高。
昆盈(2365)積極布局AI PC商機,公司預期下半年在Windows 10停止支援後,應會帶動一波換機潮,刺激電腦周邊產品需求,助攻營運。惟法人表示,除Windows 11帶動換機需求外,昆盈主力市場在於拉丁美洲,第三季銜接第四季的感恩節、聖誕節旺季拉貨力道反應,第二季應是今年營運谷底,第三季、第四季表現不會較第二季差。
全球記憶體市場景氣回溫,第四季DRAM與NAND合約價可望上漲15%~20%,DDR4現貨價同步走強,市場庫存快速去化,帶動台股記憶體族群轉強。法人指出,受惠HBM(高頻寬記憶體)需求持續爆發,記憶體封測廠力成(6239)、南茂(8150)、華泰(2329)等已獲主要客戶追加投片,訂單能見度延伸至年底,部分產品線更傳出具有議價空間,營運有望顯著回升。
台美關稅雖尚未完全底定,紡纖族群已搶先恢復營運元氣,第二季「谷底」、第三季「復原」,第四季開始蓄力衝高。市場人士表示,上中游的遠東新、新纖具多重題材,除原料供應外,遠東新具資產活化利多,新纖有無人機概念帶動,第四季營運有機會衝今年高峰。成衣族群的儒鴻、聚陽、廣越在訂單量增加下,下半年的營收獲利都會比上半年出現明顯成長。
品牌客戶對關稅態度仍審慎觀察中,紡纖上中游紡品訂單動能仍未恢復,加上大陸產品壓價,工程塑膠、化纖、加工絲、尼龍廠新纖(1409)、南紡(1440)、力麗(1444)、集盛(1455)8月營收還在衰退,下游成衣廠儒鴻(1476)、聚陽(1476)、廣越(4438)業績則率先反應轉正,訂單能見度已較第二季好轉。業者預期,第四季營運將優於第三季。
品牌客戶對關稅態度仍審慎觀察中,紡纖上中游紡品訂單動能仍未恢復,加上大陸產品壓價,工程塑膠、化纖、加工絲、尼龍廠新纖(1409)、南紡(1440)、力麗(1444)、集盛(1455)8月營收還在衰退。下游成衣廠儒鴻(1476)、聚陽(1476)、廣越(4438)則較先反應正向,訂單能見度已較第二季好轉。業者預期,第四季應比第三季好。
關稅底定,客戶訂單回籠,布及成衣廠儒鴻(1476)8月營收33.49億元、年減9.67%,但已恢復月成長10%。儒鴻預期,新台幣匯率回貶,與客戶訂單報價恢復正常,訂單能見度達六個月,第二季會是今年營運谷底;下半年隨客戶下單動能轉強下,營運可望逐季回溫。
關稅底定,客戶訂單回籠,布及成衣廠儒鴻(1476)8月營收33.49億元,年減9.67%,但已恢復月成長10%;儒鴻預期,台幣回貶,與客戶訂單報價恢復正常,訂單能見度已達6個月,第二季會是今年營運谷底。下半年隨客戶下單動能轉強下,營運可望逐季回溫。
長榮海運5日發布8月合併營收達329.57億元,單月營收已連續三個月維持在300億元之上,月減幅度收斂至1.93%,雖8月運量優於7月,但國際運價偏弱。市場人士表示,9月北美線等主要航線漲價成功,長榮第三季可望揮別第二季營運谷底,逐季回升。
美利達(9914)轉投資公司轉虧為盈及歐洲子公司銷售回溫,今年整體將由虧為盈;聚陽(1477)隨關稅底定及匯率趨於穩定,聚陽營運谷底已過,油價下跌降低成本,訂單展望轉佳,營運升溫。
在關稅確定後,由於國內成衣廠主要生產基地都位於稅率相對低的東南亞地區,在全球品牌廠主要供應商都有感受到客戶增加訂單的訊息下,儒鴻、聚陽、振大環球等成衣廠都認為「最壞的時期已過」,在客戶恢復下單動能下,樂觀看下半年營運。
載板廠南電(8046)因達公布注意交易資訊標準,29日公布7月自結財報,7月營收36.21億元,年增15.85%,稅後純益9,200萬元,單月每股稅後純益(EPS)0.14元,年減17.65%。
高端家具製造服務廠商億-KY(8482)27日公布上半年財報,受到關稅與匯率雙衝擊,稅後純益1.01億元,EPS為0.95元,遜於去年同期的2.09元。展望下半年,商億認為「營運谷底已過」,在對等關稅確定且較競爭國際優勢,目前產能在年底,且以往缺工情況也獲改善,柬埔寨產能效益提升將優於上半年。
南亞(1303)營運谷底已過,第三季營收可望優於第二季。市場同時聚焦台塑集團人事布局,王文淵正式交棒,由南亞董事長吳嘉昭接任新任總裁。消息激勵股價今(18)日強勢走高,盤中大漲逾8.5%,成交量躍居台股第二大。與油價連動的台塑化(6505)同步上揚約3%,台塑(1301)、台化(1326)也各漲約1%。
檢測公司東研信超(6840)12日公告第二季營運成果,營業利益寫11季以來新高,毛利率、營益率雙雙回升,本業逐漸步上正軌。因應AI落地普及迎來的檢測新需求,東研信超近年投入新的檢測量能,其中為業界少數具備AI伺服器檢測量能業者。展望下半年,龜山二廠正式啟用,AI伺服器等高階應用檢測項目陸續貢獻,台灣市場營收占比可望提升。
繼美國運動用品Nike受市場看好營運谷底已過,可望迎接復甦走勢,德國運動用品愛迪達預告下半年關稅影響將漲價,愛迪達預估2025年營收將實現高個位數成長,營業利潤將成長至17億~18億歐元。三芳(1307) 、南良(5450)、信立(4303)及永捷(4714)等材料廠營運添利。
南亞(1303)營運谷底落在第二季,第三季電子材料進入傳統旺季,伺服器與車載產品需求穩定,高階通訊材料需求持續成長,南亞看好營收將優於第二季。法人預期,隨著電子材料市場規模不斷擴大,將有助於2026年獲利表現,因此調升評等至「買進」,目標價45元。今日南亞股價開低走高,盤中一度大漲逾5%,並帶動台塑四寶同步走揚,台化(1326)勁揚2.5%,台塑(1301)與台塑化(6505)漲幅亦超過1%。
美國公布台灣對等關稅稅率暫定20%,牽動傳產外銷重新布局,台塑四寶因石化未涉直接銷美,且油價波動、台幣回貶,加上旺季需求、現金股息入帳,有助於營運擺脫第二季谷底,改善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