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瑞士政府的搜尋結果,共65筆
美國總統川普在周二表示,他已經會晤了瑞士的高級代表,討論貿易等議題。他還讚揚與會者「工作表現出色」。
週四公布的官方數據顯示,瑞士在8月對美國的出口減少了超過5分之1。在當月,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對瑞士施加了39%高額關稅,明顯對出口帶來衝擊。
歐洲股市周一收在近三周最高點,其中奢侈品股和軍工股成為主要提振力量。
路透報導,為尋求降低美國貿易關稅,瑞士政府正與業界研擬計畫,要求本國黃金產業在美國興建煉廠或提高當地加工能量,藉此作為與美方談判減少關稅的籌碼。
瑞士的立法機構正在試圖削弱政府提出的預防金融犯罪提案,議員們表示,瑞士需要在全球跨境財富管理領域中保持競爭力;而目前新加坡和阿聯酋(UAE)等競爭對手正在獲得優勢。
美國關稅政策後座力衝擊到自家軍售生意,西班牙、瑞士、印度等國揚言不購買美國F-35戰機。專家認為,這些盟友長期被美國要求購買軍備,關稅更形同對他們「豎起中指」,雖然有人認為缺少戰機訂單不會造成影響,甚至很快就能找到新買家,但真正的問題是盟友對美國的信任破損,不易修補。
美國總統川普對全球貿易夥伴揮關稅大刀,要求對美巨額投資、提升國防預算,已引發盟友、夥伴反彈,西班牙不再採購美製F-35戰機,瑞士政壇則醞釀取消F-35訂單,專家形容,關稅措施猶如對美國盟友「比中指」,若更多盟國取消F-35訂單,恐進一步推升戰機售價。
美國對1公斤金條課徵進口關稅,此舉將重創瑞士煉金業並擾亂全球黃金貿易,刺激紐約黃金期貨價8日再創新高紀錄。《金融時報》披露,根據7月31日美國海關和邊境保護局(CBP)信函顯示,1公斤和100盎司金條應歸類在適用較高稅率的海關編碼,消息帶動紐約黃金期貨價狂飆。
瑞士總統在週四稍晚表示,瑞士將繼續與美國展開談判。此前美國總統川普對瑞士商品課徵高關稅,可能對瑞士經濟造成傷害。瑞士官員在最後一刻的努力,並未達成協議,而美國的39%高額關稅在美東時間周四零時生效。
美國對等關稅今天中午12時正式上路,台灣商品在此時間點之後出口美國將被課徵20%關稅。根據白宮公布的行程,美國總統川普將在美東時間6日16時30分(台灣時間7日凌晨4時30分)於白宮橢圓辦公室宣布消息,外界高度關注這是否與關稅有關。但在關稅生效前夕,美方公布稅率引發極高爭議,因與達成協議不符,日本更要求美方予以糾正。
美國政府更新對等關稅稅率,預計8月7日正式上路,瑞士是少數稅率暴升的國家,從31%一口氣飆至39%,甚至比瑞士國內預期的10%高出不少,由於川普宣布稅率那天正好是瑞士的國慶日,總統兼財政部長凱勒蘇特(Karin Keller-Sutter)顯得更加難堪。外媒披露,凱勒蘇特遭川普震撼教育,稅率訂定前的30分鐘通話成為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歐洲股市周一從近六周低點反彈,收在上漲,其中銀行股的上漲,抵銷了瑞士股市下跌的影響,此前瑞士商品被課徵39%高關稅,影響了市場人氣。
外界以為美國已跟多國達成貿易協議之際,才驚覺日韓乃至歐盟等主要國家的對美協議,都沒有白紙黑字簽定任何書面文件。從日本首相到加拿大總理,仍尋求與川普談判爭取更有利條件,看似有轉圜餘地,其實協議仍存巨大不確定性。
瑞士商務部長Guy Parmelin表示,瑞士政府願意修改對美國的提議,以因應美方計畫中的高額關稅。同時專家警告說,美國總統川普宣布的39%關稅,可能引發瑞士經濟衰退。
這次在川普新關稅中,瑞士是最大輸家。根據路透引述知情人士報導,原本美國財長貝森特和貿易代表葛里爾都同意與瑞士敲定的貿易協議框架,未料最後一刻卻遭川普推翻,並毫無預警的將對瑞士稅率從原本31%拉高到39%,為已開發國家最高。
美國川普政府周四(7/31)公布對等關稅最新稅率,瑞士稅率竟比4月首度公布時還要高,從31%增為39%,舉國錯愕憤怒。39%居全歐洲之冠也是全世界第4高,僅次於巴西(50%)、敘利亞(41%)、寮國與緬甸(均為40%),瑞士表達失望之餘仍將持續談判。對照官方先前信心滿滿姿態,瑞士媒體稱這是510年以來最大挫敗。
美國總統川普7月31日在對等關稅大限前數小時,分別宣布跟墨西哥的談判延長90天,維持現行25%關稅及提高加拿大的關稅至35%。另外,川普也簽署行政命令意外的對瑞士課徵39%的高關稅。對此,墨西哥總統薛恩鮑姆表示,川普「維護」了現行的北美自由貿易協定;加拿大總理卡尼表示,他對川普舉措感到「失望」;瑞士政府則對美國關稅感到失望,稱稅率遠超過預期。
美國總統川普祭出對等關稅,意圖重整全球貿易政策之下,瑞士製造業者週五(1日)示警,瑞士遭加徵高達39%的關稅,恐導致數萬個工作機會流,雖然藥品產業暫時獲得豁免,但整體為出口導向的瑞士經濟仍面臨沉重打擊。
瑞士政府在周五指出,正在評估目前的貿易情勢。此前美國宣布對瑞士商品課徵39%高額關稅,兩國的貿易戰正不斷升高。
瑞銀集團(UBS)在周三指出,由於市場動盪,推動交易活動,第二季獲利較去年同期翻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