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環境荷爾蒙的搜尋結果,共61

  • 吃十字花科蔬菜3個月 醫曝乳癌女驚人變化 烹調3撇步營養最多

    吃十字花科蔬菜3個月 醫曝乳癌女驚人變化 烹調3撇步營養最多

    十字花科蔬菜是知名的防癌食物。營養醫學醫師劉博仁分享有一位乳癌患者,體內的環境荷爾蒙鄰苯二甲酸酯(DEHP)的代謝物偏高,他請女子多吃十字花科蔬菜,3個月後,女子的檢測數據明顯改善,女子也說「精神變好了,皮膚也變亮了」,他提醒吃這類蔬菜時,注意切碎、輕蒸與加蘿蔔泥3個小技巧,可吃進最多的營養。

  • 乳癌轉移無須絕望 健保新給付藥成曙光

    乳癌轉移無須絕望 健保新給付藥成曙光

     50歲的阿麗(化名)罹患荷爾蒙陽性乳癌,歷經抗荷爾蒙治療與化療,癌細胞仍轉移至肺部,腫瘤造成呼吸困難,甚至一度面臨呼吸衰竭。經病理檢測確認屬於HER2弱陽性後,醫療團隊建議使用新一代抗體藥物複合體(ADC),讓她病情逐漸穩定,得以重新回到家庭與日常生活。

  • 10習慣讓人狂吞塑化劑 偷走腎功能還致癌

    10習慣讓人狂吞塑化劑 偷走腎功能還致癌

    塑化劑被廣泛使用於日常生活用品,長期暴露會對健康造成危害。醫師洪永祥指出,有研究發現台人體內的塑化劑濃度比歐美人高出2至7倍,塑化劑會影響人體內分泌、代謝,甚至與乳癌、子宮內膜癌相關,還會直接傷腎、透過惡化代謝環境間接加速腎病變,日常10種生活習慣都藏有塑化劑陷阱,包括邊滑手機邊吃東西、 常喝熱與酸的外帶手搖飲、常吃外帶油炸食物、坐在塑膠地墊吃東西等。

  • 極端少卵女性 靠人工生殖添丁

    極端少卵女性 靠人工生殖添丁

     音樂工作者林小姐約40歲步入婚姻,開始備孕計畫,卻被判定為極端少卵個案,醫師告訴她「你已經快沒卵了」,令她感覺晴天霹靂。為了生小孩,她花了2年時間努力嘗試人工生殖,取卵過程屢屢挫敗,直到醫師量身制定排卵刺激劑量與治療組合,才成功誕下男寶寶,如今兒子已經3歲。

  • 環保杯20年沒壞 譚敦慈點名NG材質:吞毒下肚

    環保杯20年沒壞 譚敦慈點名NG材質:吞毒下肚

    自備環保杯省錢又健康。無毒教母譚敦慈表示,她使用的環保杯已20年,是屬於不鏽鋼材質,不過,因為瓶蓋內側是塑膠的,建議水裝7分滿就好,以免長期浸泡造成塑膠老化;至於塑膠水壼,也是可以用的,但有個最大原則,就是買透明的,五顏六色的塑膠容易脆化,不建議使用。

  • 大學分科測驗 化學試題創新偏難

    大學分科測驗 化學試題創新偏難

     114學年度大學分科測驗11日舉行第一天考試,今年分科測驗全國有3.9萬人報名,首日登場4個考科均為理組科目,依序舉行物理、化學、數學甲與生物考試。其中物理、數學甲與生物出題難易適中,尤其數甲的閱讀量少於往年,考題「前易後難」,有助學生建立答題信心;生物則是沒有時事題,但化學偏難,考生除得熟讀課本,還要能靈活運用所學及耐心完成計算題,須小心謹慎。

  • 分科化學偏難 圖表題增多、重視生活應用與探究能力

    分科化學偏難 圖表題增多、重視生活應用與探究能力

    114學年度分科測驗於今(11)日舉行第一天考試,第二科考科為化學。高中老師均認為,整體試卷偏難,考題具有鑑別度,考生除熟讀課本外,尚須靈活運用所學,以解決生活化與科學探究問題。

  • 通勤時的狐臭、汗臭...2025十大令人尷尬的身體異味大公開

    通勤時的狐臭、汗臭...2025十大令人尷尬的身體異味大公開

    有味道不一定髒 但可能生病!

  • 防曬乳竟藏致癌風險 醫師也中鏢 保命4招一次看

    防曬乳竟藏致癌風險 醫師也中鏢 保命4招一次看

    炎炎夏日,少不了塗抹防曬乳預防紫外線傷害,令人意外的是,防曬乳中竟含有致癌疑慮的二苯酮-3(Benzophenone-3),甚至就連醫師也中招,檢查發現體內指數竟超標100倍,專家告訴CTWANT,可優先選擇陽傘、衣物防曬,若要使用防曬乳,一定要慎選合法品牌,同時塗抹薄薄一層、最後徹底卸妝清潔,只要掌握上述4招,就能降低防曬乳致癌疑慮。

  • 塑膠水壺買錯恐吞塑化劑 食藥署教挑選撇步 1標示別碰

    塑膠水壺買錯恐吞塑化劑 食藥署教挑選撇步 1標示別碰

    隨著環保意識抬頭,許多民眾出門時會自備可重複使用的塑膠水壺,食藥署提醒,塑膠製品常添加塑化劑,若使用不當,可能對人體健康造成影響,建議民眾選購時應優先挑選不含雙酚A的產品,若無法辨識材質或編號,則不建議購買,同時也應以中性清潔劑清洗,避免使用菜瓜布及紫外線殺菌,以減少刮傷與材質劣化,延長使用壽命。

  • 10年性早熟病例翻倍!塑化劑無所不在 醫:拖鞋也中鏢

    10年性早熟病例翻倍!塑化劑無所不在 醫:拖鞋也中鏢

     大陸傳出抽檢兒童涼鞋,發現其中鄰苯二甲酸酯含量超標3至500倍,引發兒童健康隱憂;茂盛醫院不孕症科醫師張其真指出,根據健保署資料,台灣兒童性早熟的病例數從2009年到2018年間人數倍增,疑與孩童長期接觸塑化劑有關。茂盛醫院皮膚科醫師鍾佩宜則建議,家長應選購具品牌與認證的產品,同時呼籲政府應加強對兒童用品中塑化劑含量的監管。

  • 性早熟女孩多於男孩10倍 醫曝飲食作息是關鍵 需三管齊下

    性早熟女孩多於男孩10倍 醫曝飲食作息是關鍵 需三管齊下

    隨現代飲食生活習慣改變,兒童性早熟現象愈來愈常見,女孩發生率為男孩的10倍,醫師表示,改善性早熟雖可透過西醫或中醫療法調理身體,最重要的還是要從改變日常生活習慣做起,除避免高油、高糖、高加工食物,也要培養每日30分鐘以上規律運動,盡量晚上10點前入睡,有助生長激素分泌與骨骼健康發展。

  • 女醫體內塑化劑超標100倍 嘆愛用1物害的:猜都猜不到

    女醫體內塑化劑超標100倍 嘆愛用1物害的:猜都猜不到

    塑化劑可能干擾荷爾蒙,造成身體慢性發炎。家醫科醫師陳欣湄自曝多年前她發現體內塑化劑超標上百倍,追查禍首竟是來自她日常使用的防曬粉底液,「如果不是有檢查,猜都猜不到」,提醒生活中的塑化劑無所不在,平日要多喝水與吃白蘿蔔等十字花科蔬菜,來幫助身體排毒。

  • 塑膠微粒囤腦害失智 醫教2招排體外

    塑膠微粒囤腦害失智 醫教2招排體外

    外帶湯麵、喝瓶裝水,現代人生活充滿塑膠製品。基因醫師張家銘表示,塑膠微粒可透過血液循環,囤積在肝臟、腎臟,甚至穿越血腦屏障進入腦部,增加罹患失智症的風險。對此,他分享2招有助排出體內塑膠微粒的方法,包括「水煮沸後再飲用」及「補充益生菌」。

  • 狂做重訓不長肌 未必蛋白質不足 專家:3食物多吃

    狂做重訓不長肌 未必蛋白質不足 專家:3食物多吃

    有些人積極重訓,也注意蛋白質攝取,但肌肉量就是無法提升。營養師呂美寶提醒,這有可能是壓力大、身體慢性發炎或受環境荷爾蒙干擾所導致,建議除持續重訓與攝取蛋白質外,想要增加肌肉量,也要適度紓壓,避免塑膠瓶盛熱飲,另要多吃綠色蔬菜、莓果、橄欖油等抗發炎食物,減少身體內耗。

  • 常吃1類食品 恐毒癌上身 醫:少碰這些早餐

    常吃1類食品 恐毒癌上身 醫:少碰這些早餐

    現代人生活充斥著環境荷爾蒙。家醫科醫師李唐越表示,環境荷爾蒙是一種會干擾人體內分泌的化學物質,長期接觸對健康恐如「慢性謀殺」,可能誘發腫瘤、癌症,而包括床墊、沙發、不沾鍋、漢堡包裝紙、塑膠製品等,都潛藏著環境荷爾蒙危機,建議要少用一次性食材包裝物,新衣服先洗過後再穿。

  • 8歲女童甲狀腺異常 醫揪牙膏出問題 急喊避開兩成分

    8歲女童甲狀腺異常 醫揪牙膏出問題 急喊避開兩成分

    給孩子的潔牙產品中,你會特別選帶有「抗菌」字樣的嗎?若含有三氯沙,可能會造成孩子甲狀腺功能異常。醫師劉博仁指出,有8歲女童因情緒不穩、注意力難集中前來求診,檢查發現甲狀腺功能輕微亢進、尿液三氯沙濃度超標9.9倍,追查後懷疑是平常使用的漱口水、牙膏導致。建議購買個人清潔用品時,避開含有Triclosan(三氯沙)、Triclocarban(三氯卡班)成分的產品。

  • 手搖飲恐有塑化劑風險?消基會:30件樣品僅1件檢出

    手搖飲恐有塑化劑風險?消基會:30件樣品僅1件檢出

    手搖飲對不少國人來說是生活必需品,根據統計,2024年1至6月飲料店營業額達660億元,然而目前許多消費者仍會選擇使用一次性飲料杯,就有消費者擔心塑化劑溶入、飲品混入甜味劑,對此消基會抽樣雙北30件淋膜飲料杯,僅一件檢出塑化劑,不過其劑量遠低於政府法訂標準,甜味劑亦未檢出,但仍提醒民眾,食品器具容器以挑選不銹鋼類、陶瓷類或玻璃類為優先。

  • 民團揪錯 四接土壤爆多氯聯苯汙染

    民團揪錯 四接土壤爆多氯聯苯汙染

     基隆協和電廠四接環評大會26日召開,民團指稱台電及環境部隱匿特定資訊、土壤遭「多氯聯苯」汙染,恐影響人民內分泌及生理系統,甚至整本評估書「少了第6章」都沒人發現,呼籲環評退回重審補齊資料;對此環境部長彭啓明表示,缺少章節為網路問題已修正,會議也不會延期,至於土壤汙染將交由台電回應。

  • 四接環評「少300頁資料嘸人知」 民團喊話環境部:退回重審

    四接環評「少300頁資料嘸人知」 民團喊話環境部:退回重審

    協和四接環評大會將於26日召開,卻屢被民團質疑有缺失,民團列舉「補件僅用16天」、「會議限制發言人數」、「評估書第6章缺件」、「惡意隱匿污染土壤」等問題,對此民團也呼籲,環境部應取消明日環評大會,要求台電補正缺漏資料,並退回專案小組審查,否則將破壞環評的公信力。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