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生物安全的搜尋結果,共281筆
新聞提要■自2016年英國脫歐以來,當前絕對是英國與歐盟關係最融洽的時刻,但奶、肉製品禁令卻又令雙方相敬如「冰」。
農業部公告豬隻禁運禁宰措施解除,代理縣長林茂盛今天(7日)前往宜蘭肉品市場關心解封首日毛豬交易狀況,為避免拍賣價格波動過大,肉品市場毛豬拍賣價格以公告禁運禁宰前一日,即10月21日宜蘭鄰近三縣市(新北市、桃園市及花蓮縣)平均拍賣價為基準起拍,今天拍賣毛豬總頭數559頭,平均成交價格每公斤107.8元。
台灣養豬青年聯盟理事長張佑誠、雲林縣養豬讀書會畜牧展總召集人林俊佑六日在臉書發文,點名廚餘養豬是防疫最大漏洞,所幸台中迅速通報,配合中央控制疫情。全台面對非洲豬瘟都沒有處理經驗,台中市所有人員已經盡力了,但面對非洲豬瘟仍有許多未知,政治口水從業人員沒興趣參與,但希望台中經驗能讓各級單位都記取教訓跟從中學習。
台中傳出首例本土非洲豬瘟案例,引發全台畜牧業警戒。台灣養豬青年聯盟理事長張佑誠、雲林縣養豬讀書會畜牧展總召林俊佑今(6)日聯合發聲,於臉書公開呼籲中央應「全面禁止廚餘養豬」,強調這是防疫體系中最大的漏洞,也是必須正視的關鍵破口。他們感謝台中市政府第一時間通報並配合中央處理,讓疫情得以控制在最小範圍內,但也直言:「既然知道漏洞在哪,就該有魄力補上。」
全台豬肉禁令解除,今天(6日)中午起可運送、明天零時恢復屠宰拍賣。行政院長卓榮泰在行政院會上要求,地方政府確實督導轄內豬場,落實生物安全措施,自主通報疑似的案例,並喊話國人行動支持國產豬,安心購買豬肉、熱情享用滷肉飯、肉圓、小籠包等美食,為豬農度過生計上的難關,也期待台灣豬肉能早日重返國際市場。
農業部長陳駿季昨宣布,非洲豬瘟已達清零目標,今日中午12時起開放活豬運載,7日午夜零時起恢復拍賣、屠宰、屠體運輸。台灣青農養豬協會今天指出,第一波守住了,接下來挑戰還在,清零只是暫時目標,防範未然才能拉出防疫縱深,廚餘養豬是防疫最大漏洞,全面禁止已是刻不容緩的防疫手段,呼籲政府讓其走入歷史。
歷經近半個月的緊急防疫,全國豬隻禁運、禁宰令6日正式解除,非洲豬瘟中央前進應變所指揮官杜文珍特別代表中央致贈象徵「清光光」祝福的台南16號越光米給台中市政府,期盼「把非洲豬瘟清光光」。台中市長盧秀燕代表受贈,笑說:「謝謝杜次長的祝福與勉勵,我們一定會繼續努力,絕不鬆懈。」
台中養豬協會總幹事楊駿杰表示,中央宣布解封後,豬農最擔心的問題才正要顯現,因為15天禁宰期對市場的衝擊很大,全台豬肉市場恐有大幅波動,豬農也反映最怕價格跳樓式的下降。
台中市梧棲區爆發非洲豬瘟危機,全台豬隻禁運、禁宰15天,中央前進應變所指揮官、農業部長陳駿季5日表示,明天中午12時開放活豬運輸,後天凌晨0時解禁批發屠宰。對此,台中養豬協會表示,15天禁宰期對市場的衝擊很大,全台豬肉市場恐有大幅波動,建議中央將超過規格豬重量的豬隻凍存,並減少15天沒有銷售出去豬隻的庫存量,以減輕豬農壓力。
台中梧棲一家養豬場爆發非洲豬瘟,中央宣布豬隻禁運、禁宰15天,若安然度過,11月7日就可以恢復正常。中央前進應變所今天下午舉行記者會,指揮官、農業部長陳駿季表示,明(6日)中午12點開放活豬運輸,周五(7日)凌晨0點解禁批發屠宰,但仍然會禁止廚餘餵豬。
宜蘭的豬從今(4日)起「不吃廚餘了」!為防範非洲豬瘟疫情入侵、守護在地養豬產業,宜蘭縣政府宣布即日起全面禁止使用廚餘養豬,未來即使中央解除防疫禁令,宜蘭也不會恢復廚餘養豬,目標是從源頭杜絕病毒、讓畜牧業更安全。
因應非洲豬瘟疫情風險升高,宜蘭縣政府今(3日)宣布,縣內將全面禁止使用廚餘養豬,以防疫為最高原則,避免因小失大。同時,縣府除配合中央補助政策外,也正研擬加碼補助措施,協助豬農轉型並穩定飼養成本。
台中爆發非洲豬瘟疫情致全國豬隻禁運禁宰15天,中央前進應變所指揮官杜文珍2日在記者會上連講6次「沒有新增個案」,強調「目前除台中案例場外,全國並無新增案例」;台中市長盧秀燕也說防疫初見曙光,最後關鍵5天,讓疫情止於案場,便可達成早日清零解封的目的。
台中非洲豬瘟案例場清消2次環境採檢仍呈陽性,且在現場發現地板卡10公分豬糞,讓外界質疑豬場平時的衛生管理與稽查存在嚴重疏漏。對此,防檢署副組長余俊明表示,現有的防疫手冊沒有列出豬糞多久清運一次的細節;而台中市動保處則坦言,稽查作業多依據《畜牧場衛生管理紀錄簿》,而豬農基於防疫考量,往往不願外人進入豬場,使得實地查核難以落實。
台灣爆發非洲豬瘟疫情,台南市兵分多路啟動全面防疫,動保處派員查核48家小型養豬場,衛生局查核439家豬肉來源。政府為期2周的全面封控,不僅養豬戶飼養成本大增,餐廳業者對快用光的豬肉庫存量表達焦慮,盼禁運令別再延長。
針對非洲豬瘟禁宰令延長15天,及至11月6日,農業部長陳駿季1日表示,現在還處於病毒潛伏期間,接著進行第三階段的強化工作,目標是為清零之後的開市做準備,「這階段非常重要」,全國養豬場務必要落實生物安全工作,也要自主觀察場內豬隻健康,若有發生異常狀況,一定要立即通報。
我國近日檢出首個非洲豬瘟陽性案場,各界關注其來源,農業部長陳駿季1日於非洲豬瘟中央災害應變中心會後記者會上表示,過去台中市府部分疫調未釐清事項,中央也主導疫調,疫調的目的就是要找出源頭,盡可能匡列關聯場,推估首個案例發生時間,疫調工作已告段落,中央疫調的完整疫調估計周一(3日)出爐。
台灣爆發非洲豬瘟疫情,台南市兵分多路啟動全面防疫,動保處派員查核48家小型養豬場,要求養豬戶落實防疫工作,衛生局查核439家豬肉來源。台南市長黃偉哲1日以「吃多少、煮多少、夾多少」,呼籲從餐桌備料開始避免食物浪費,減少過剩廚餘回流至養豬場的風險。
台中爆發非洲豬瘟個案,初步疫調顯示無擴散跡象,但因病毒潛伏期考量,國內禁運、禁宰政策維持15天,預計11月6日中午12點解除。《中時新聞網》整理事件發展至今相關過程,供讀者了解。
突如其來的非洲豬瘟疫情,撕裂台灣長期自豪的防疫防線,也讓原本被視為「風險存在,但可控」的隱憂瞬間成為現實。台灣現有約5千多個養豬場,總飼養頭數逾5百萬頭,產值逾8百億。這是台灣少數能自給自足9成、從飼料到加工形成完整鏈條的畜產業。然而,看似穩固的供應鏈,結構早已發生微妙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