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產業用水的搜尋結果,共70

  • 智慧水科技 產業升級新動能

    智慧水科技 產業升級新動能

     水塑造文明,推動農業、工業與醫療進步,是人類發展的基石。然而,科技成就也帶來過度用水、生態破壞和氣候變遷等挑戰,正威脅人類的永續未來。面對水資源短缺與水汙染等問題,智慧水科技成為關鍵解方。

  • 國發會:桃竹苗大矽谷推動方案 實虛都有在努力

    桃園市長張善政不滿「桃竹苗大矽谷推動方案」成立9個月來「沒開過會」。國發會9日回應表示,隨即建立區域治理協調機制,蒐整桃竹竹苗地方政府提案,並就提案內容,居中協調中央權責機關與地方政府意見,並強調「實體會議僅為協調機制運作之一環。」

  • 石門水庫蓄水逼近滿水位 桃竹年底前供水無虞

    石門水庫蓄水逼近滿水位 桃竹年底前供水無虞

    桃園市石門水庫集水區最近持續降雨,水庫蓄水增加逼近滿庫,截至30日下午4時30分水位距滿庫不到46公分,昨日水量更上升0.38%。水利署北區水資源分署表示, 近日雨勢挹助下,河川水源充裕,最近水庫供應農業用水每天約120萬噸、供應民生及工業用水每天約60萬噸,估計至今年底桃竹供水無虞。

  • 嘉義5萬片光電板殘骸 無處去

    嘉義5萬片光電板殘骸 無處去

     嘉義縣多處太陽光電設施案場因丹娜絲颱風受損,又以6處滯洪池大型光電案場受災最重,布袋新塭滯洪池因位處颱風登陸搖滾區,業者粗估光電板損壞約5萬片。其餘案場業者評估,整體發電量因模組、光電板受損少4成,僅嘉義縣遭毀損的光電板可能就有近10萬片。民眾擔心,破損光電板清理太慢,恐造成環境汙染。

  • 汙水處理恐超載 綠營批市府行政怠惰 竹市府回應了

    汙水處理恐超載 綠營批市府行政怠惰 竹市府回應了

    新竹市客雅水資源回收中心第1期設計處理量為每日3萬噸生活汙水,但處理量現已達110%負載,2期擴建工程進度嚴重落後,民進黨新竹市議會黨團9日痛批,高虹安市政怠惰,全市廢汙水將會無處可去;市府則表示,市府承諾國土署願配合再生水計畫始終如一,並已多次請國土署加速推動第2期擴建工程,並未懈怠。

  • 桃園市獲再生水建設評鑑優等獎 張善政勉勵持續打造永續水環境

    桃園市獲再生水建設評鑑優等獎 張善政勉勵持續打造永續水環境

    桃園市政府積極推動再生水與汙水處理建設,成果再獲肯定,市長張善政11日主持市政會議時表示,水務局榮獲內政部國土管理署「112年度公共汙水處理廠再生水建設評鑑」優等獎,這項榮譽是市府長期致力改善水環境品質的重要成果,感謝水務局團隊的努力,並勉勵同仁持續強化水資源再利用,打造宜居、永續的城市環境。

  • 卓榮泰:推三大治水新策略

     適逢水利節,行政院長卓榮泰6日出席全國水利傑出貢獻人員及團體典禮時,描繪「水資源大作戰計畫」新階段的藍圖,直指面對美國關稅政策調整,政府期待吸引國際大廠、台商回到台灣,根留台灣、建設台灣、加速投資台灣,因此,已將水資源視為重要民生戰略物資,將推動「新治水、新供水、降漏水」三大策略。

  • 再生水2.2億噸 近半供台積

    再生水2.2億噸 近半供台積

     內政部表示,台積電已承諾2030年生產製程要採用60%再生水,因應產業用水需求,政院規劃16座再生水廠建設,預計2031年起年供2.2億噸再生水,其中近半供應台積電使用。據了解,內政部推動再生水建設已十年,目前年供逾5,900萬噸再生水,將陸續在桃竹中嘉南高等6縣市,擴建再生水設施,短期目標為2026年底,再生水年供應量突破1億噸。

  • 助科技業穩定供水 明年底再生水供應量可逾1億噸

    助科技業穩定供水 明年底再生水供應量可逾1億噸

    台灣發展高科技業,為確保穩定供水,內政部今天表示,台積電承諾119年生產製程要採用60%再生水。政府已持續在桃園、新竹等6縣市擴大再生水建設,預計明年底年總供應水量將逾1億噸,行政院也核定推動16案再生水推動計畫,待全數完工後,年供水量可達2億2000萬噸,以確保科技產業用水無虞。

  • 仁德再生水廠「以水換水」穩定南台灣產業發展

    仁德再生水廠「以水換水」穩定南台灣產業發展

    內政部次長董建宏2025年4月23日出席「台南市仁德再生水廠新建統包工程」再生水通水典禮。董建宏表示,內政部配合行政院推動大南方新矽谷計畫及穩定提供台南地區產業用水,積極推動仁德再生水建設;此工程總經費約8.62億元,中央補助約7.93億元、92%,是全國首座再生水與自來水「以水換水」模式供應的再生水廠,不僅節省約17億元的管線建設成本,同時也為國內推動水資源多元永續運用立下新典範,每年可穩定供應逾290萬噸再生水,符合國家戰略及南部科技產業用水所需,有利南台灣半導體「S」廊帶發展及產業鏈的串聯。

  • 首創「以水換水」模式 仁德再生水廠 年供水290萬噸

    首創「以水換水」模式 仁德再生水廠 年供水290萬噸

     為穩定台南地區產業用水、配合大南方新矽谷計畫,內政部推動仁德再生水建設工程,總經費8.62億元。內政部次長董建宏23日表示,該廠是台灣首座再生水與自來水「以水換水」模式,供應的再生水廠,每年可穩定供應逾290萬噸再生水,利於南台灣半導體「S」廊帶發展及產業鏈的串聯。

  • 全國首座!台南仁德再生水廠「以水換水」模式啟用

    全國首座!台南仁德再生水廠「以水換水」模式啟用

    台南市仁德再生水廠新建統包工程今天舉行再生水通水典禮。內政部次長董建宏表示,此工程總經費約8.62億元,是全國首座再生水與自來水「以水換水」模式供應的再生水廠,不僅節省約17億元的管線建設成本,每年並可穩定供應逾290萬噸再生水,有利南台灣半導體「S」廊帶發展及產業鏈的串聯。

  • 水資源建設收效 國發會:強化供水韌性

    水資源建設收效 國發會:強化供水韌性

     台灣雨水豐沛,但愈蓋愈多的半導體廠、科技廠,需要的用水都能保證無虞嗎?國發會表示,不斷成長的產業用水需求、及日益嚴峻的氣候變遷,高度挑戰用水的妥適管理,從水源頭到水龍頭都需要跨部合作、強化系統治理。近年來各項水資源建設看到成效,累計增加每日237萬噸水源,相當全國公共用水多出逾2成「水資源掌握」,能在緊急需要時得以餘裕。

  • 為半導體準備!高雄積極推動「再生水計畫」

    為半導體準備!高雄積極推動「再生水計畫」

    為推動再生水計畫,高雄市政府水利局2025年4月8日在市政會議中進行專案簡報,藉由開發再生水與海淡水,提供產業發展充足用水,並已超前部署推動橋頭及楠梓再生水廠,供應楠梓產業園區高科技產業,海淡水可行性規劃部分,也將視白埔等產業園區用水需求,滾動式檢討期程與產量,以利相關產業用水無虞。

  • 生活機能提升!台中污水接管突破30萬戶

    生活機能提升!台中污水接管突破30萬戶

    內政部政務次長董建宏2025年3月17日出席「台中市城市良心工程・污水接管用戶突破30萬暨污水下水道建設成果」記者會。董建宏表示,污水下水道建設為城市看不見的良心政策,自1991年起中央採分年補助台中市污水下水道建設已逾282億元,推動13處污水下水道處理系統及11座水資源回收中心,近10年污水下水道普及率成長超過15%,每日可處理超過26萬噸民生污水,並於2025年2月接管達30萬餘戶、服務範圍超過130萬人,實質改善轄內河川水質污染情形及整體提升居民生活品質,協助台中創造更適宜的居住環境。

  • 水利署:每日餘裕水量69萬噸可供產業發展

    為穩定產業用水並促進半導體產業發展,水利署於今(10)日與台灣半導體產業協會召開「水資源多元化管理合作平台」會議。水利署向產業說明,目前全台三大科學園區已核定用水量為每天131萬噸,實際用水量每日63萬噸,尚有餘裕水量每日69萬噸可提供產業投資發展。

  • 首波春雨為石門水庫帶進300萬噸水 春耕、竹科用水無虞

    首波春雨為石門水庫帶進300萬噸水 春耕、竹科用水無虞

    驚蟄前夕春雷響,北台灣4日清晨開始持續雷雨,石門水庫水情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加6200萬噸水情較佳,北區水資源分署表示,截至4日傍晚集水區降雨量21.2毫米,估計可為水庫帶進300萬噸水量。農業供水進入一期稻作春耕整田期,農業、民生及產業用水供水無虞。

  • 卓揆:廉政平臺杜絕不法力量介入地方建設

    卓揆:廉政平臺杜絕不法力量介入地方建設

    南投縣烏溪鳥嘴潭人工湖工程計畫為全國最大人工湖,4日舉行湖區工程竣工典禮,行政院長卓榮泰表示,這是中央與地方政府合作的實例,將近十年時間、用了219億預算,以綠能淨零建設為中彰投雲「精密智慧新核心」發展布建完善的水資源基礎。

  • 石門水庫清淤創新高、庫容量提升 農曆年前供水無虞

    石門水庫清淤創新高、庫容量提升 農曆年前供水無虞

    為增加石門水庫庫容量並穩定供水,北區水資源分署近年加大力道積極進行水庫清淤,透過抽泥、陸挖、水力沖淤及排砂等多元措施,近3年累計清淤量達1351萬立方公尺創歷史新高,平均年清淤量450.33萬立方公尺,較以往年平均清淤量257.38萬立方公尺,大幅提升74.96%。

  • 桃竹苗大矽谷 水電輕軌問題大

    桃竹苗大矽谷 水電輕軌問題大

     中央宣布「桃竹苗大矽谷推動方案」,桃園市、新竹縣、市政府及苗栗縣政府都指出,希望中央協助調整土地分區、加速土開審議,水、電、輕軌等配套措施,也需要中央政策支持與解決。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