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用眼過度的搜尋結果,共42筆
隨著生活型態改變,白內障已不再是老年病。醫師粘靖旻指出,一位28歲的工程師出現視力模糊,檢查後確診白內障,她點出白內障會出現年輕化危機,和紫外線過度暴露、3C產品重度使用、健康的生活習慣、疾病與藥物影響、眼部外傷歷史、職業環境暴露等6大風險因子脫不了關係。
教師節送這些不踩雷!
別再讓冷氣綁架你的健康!
你也出現這些3C用眼症狀了嗎?
隨著科技的進步,3C產品已成為現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從工作到娛樂,許多事情都能透過手機輕鬆完成。然而,長時間使用手機也帶來健康風險,目前市場上已有五大保險業者推出眼睛疾病相關保單,專門針對眼疾理賠。
眼睛出現狀況也是能夠進行保險理賠,許多人不僅在工作看電腦、下班滑手機,長時間用眼過度接踵而來的便是近視、青光眼、視網膜剝離等眼睛狀況,若視力持續惡化,甚至需要進行手術矯正、眼睛雷射等醫療行為。透過投保眼睛險,可轉嫁因風險造成的相關醫療與經濟負擔,但保險業提醒留意三大原則。
現代人3C產品不離身、用眼過度已是常態,全球約有22億人受眼科疾病困擾,亞太地區更承擔全球近三分之二中度至重度視力障礙病例。醫師提醒,人的眼睛有主視眼、輔視眼之分,輔視眼出問題可能不易察覺,每天起床時可「各遮一眼」,自行檢查雙眼視力狀況,若有異常應盡快就醫,早篩早治。
很多人喜歡側躺著滑手機,卻可能造成視力受損。眼科醫師李新宇表示,側臥下方那隻眼睛,距離手機更近,更容易導致疲勞、眼睫狀肌痙攣,讓近視惡化,曾收治一名女子兩眼視差達400度,研判原因可能與她長期側躺滑手機的習慣有關,這種不良習慣,還可能傷及頸椎、腰椎。
根據國民健康署資料顯示,台灣45歲以上族群,超過5成國民有老花眼困擾。眼科醫師表示,隨著3C科技發達、長時間用眼習慣,國人老花眼出現年輕化的趨勢,不僅影響近距離視覺的清晰度,更經常伴隨著眼睛酸澀疲勞與不當姿勢產生肩頸痠痛等問題,建議35~50歲民眾應及早關注眼睛老化問題。
根據國民健康署資料顯示,台灣45歲以上族群,超過5成國民有老花眼困擾。眼科醫師表示,隨著3C科技發達、長時間用眼習慣,國人老花眼出現年輕化的趨勢,不僅影響近距離視覺的清晰度,更經常伴隨著眼睛酸澀疲勞與不當姿勢產生肩頸痠痛等問題,建議35~50歲民眾應及早關注眼睛老化問題。
青光眼患者持續攀升,根據健保署資料,台灣目前約43~45萬人接受治療,醫師示警,這只是「冰山一角」,青光眼初期症狀不明顯,大部分患者並未察覺,就醫時視神經已受損嚴重,呼籲40歲以上民眾、有家族病史、高度近視、三高患者等高風險族群,應每年定期篩檢,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許多不少民眾上網、追劇、打電玩等等。然而長時間使用3C產品,卻可能出現「數位視覺疲倦」。常見症狀包括眼睛乾澀、視力模糊、眼睛脹痛,甚至出現頭痛、肩頸酸痛、失眠等。衛福部桃園醫院建議,應半小時讓眼睛休息30秒,同時望遠6米以上放鬆,並主動增加眨眼頻率。
現代人長時間與電腦為伍、熬夜追劇、手機不離身,常出現眼睛乾澀不適症狀,衛福部食藥署指出,若出現眼睛乾澀,甚至發紅、疼痛、視力模糊等症狀,就可能是「乾眼症」,呼籲民眾平時做好日常保健及眼部保養。
隨著3C產品盛行,現代人幾乎手機不離手,長期下來,不僅眼睛乾澀,還可能導致眼睛疾病上身,如白內障、青光眼等,治療費用高昂,一般醫療實支實付險,額度可能不夠理賠,便有業者推出眼睛疾病相關保單,專門針對眼疾理賠。
隨著3C產品的普及,民眾用眼的時間也持續升高。根據《Electronicshub》網站統計指出,各國使用電子產品觀看螢幕時間,平均時數為6小時37分鐘,其中台灣每天平均7小時14分鐘,排名全球第15名。而這背後意味著用眼過度,眼疾也隨之而來。
林予晞首次擔任有聲書聲音主播,為經典文學《惡童三部曲(I)大筆記本》獻聲,她是自己第一次錄製有聲書,精心的錄製工作讓她從穿短袖的時節,一路忙到開始穿大衣,上架時間正巧遇到耶誕節,讓她笑說:「當作是我幫各位準備的耶誕節禮物,希望你們會喜歡這份心意」。
惡「視」力來襲!
台南一名50歲男性不明原因「複視」,開車時,前車會出現兩個影子,到處看醫生也做了眼睛與腦部檢查,卻遍尋不著原因 ,嚴重困擾生活,因單眼目視就沒問題,男子還一度遮住1隻眼,當「獨眼龍」才能有正常視野,經中醫針灸1個月,病況已改善8成。
對於視障者來說,除了透過旁人告知顏色之外,是否能夠自行辨別顏色?答案是可以的。由中興大學文創系趙欣怡助理教授所研發的「觸覺色彩通用系統」,透過接觸畫作中的不同顏色代表的紋理符號,具有邏輯關聯和生活經驗連結設計,協助視障者能夠自主感受到藝術品色彩之美。
從「假期模式」切換回「學習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