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發電占比的搜尋結果,共238筆
一年一度的全球氣候變遷大會COP30將於11月10日在巴西開幕,未來兩週全球都將聚焦於氣候變遷議題。回顧10年前COP20通過了巴黎協議,希望在本世紀末全球溫升控制在攝氏2度以下,最好以1.5度為目標。如果以後者為目標,則全球必須在2050年達成淨零排放。
第30屆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COP30)將於10日在巴西城市貝倫(Belem)登場,將討論各國提交第3次國家自訂貢獻(NDC3.0),學者指出,台灣提出NDC3.0規畫2035年減量36至40%目標,將無法達成2050淨零,呼籲提高至52%,並使再生能源發電占比達到60%。
聯合國COP30大會預計10日在巴西登場,行政院近日可望核定台灣加速接軌國際NDC3.0減碳目標,在本周對外並向國際宣示,設定2030我國減碳較2005年基準年將加大減量26%~30%,2035年則減量36%~40%。其中,拍板綠電占發電配比2030年要達到3成,惟光電、風電開發落後,存在不小挑戰。
政府能源政策及再生能源績效,持續受到國內外的嚴格檢視。經濟部25日指出,台灣能源政策與國際趨勢一致,降低燃煤依賴並發展再生能源,推動能源轉型政策方向不變。對於先進核能技術,政府關注國際發展動態,若技術更安全、核廢料問題獲解,並凝聚全民共識,不會排除任何有助於達成淨零目標的選項。
前總統蔡英文的想想論壇日前發表兩篇有關能源議題的文章,蔡英文表示,未來不管台灣要不要接受新一代的核能科技,或再生能源在發展的過程中,所遇到的挑戰、涉貪個案,都不能否定這些關於能源的事實、理性的數據,強調面對能源轉型的挑戰,應該聚焦在已有共識的事情上,並且用理性、務實的態度,避免以政治來影響再生能源的發展。
《華爾街日報》日前報導,華府智庫「保衛民主基金會」(FDD)與台智庫「科技、民主與社會研究中心」(DSET)共同舉辦兵推,由於天然氣占台灣近半發電量,一旦台灣被封鎖,天然氣儲量將在11天內用盡;藍白9日痛批政府錯誤能源政策造成國安危機,經濟部長龔明鑫則稱,還有其他能源可因應。
面對2050年淨零排放目標,去年全球平均潔淨能源發電占比40.8%,創下歷史新高,我國化石能源發電占比卻突破8成,加上今年邁入非核家園,呈現雪上加霜窘境,立法院預算中心建議台灣應加速推動能源結構轉型。環團則指出,台灣已經「天然氣上癮」,預估2032年台灣人均儲氣量更將超越日韓,威脅台灣的能源安全與自主,呼籲政府盡速針對能源開發案展開政策環評,不要一路綠燈全開護航到底,阻力再大也要做。
在光電及離岸風電面臨逆風下,為提振能源署士氣,經濟部長龔明鑫日前提報行政院,卓揆上周已核定,將代理署長李君禮真除代理,空出一席副署長有望拔擢推動綠電業務逾十多年的能源技術組組長陳崇憲升任,藉此提振整體士氣。
永豐銀行今(30)日宣布與台北富邦銀行統籌主辦首宗離岸風電工程船聯貸案,與「東方風能」簽署46億元聯貸。永豐銀行表示,將協助東方風能建造2艘離岸風電工程船舶,響應政府2026年達到再生能源發電占比20%目標,積極推動永續能源發展;此案亦打造全新離岸工程船(OSCV),可跨足產業有離岸風電產業、油氣田工程及電纜鋪設等海事工程。
群益證(6005)為提供國內外機構投資人掌握指標性企業發展趨勢,23日與群益投顧舉辦「2025年第四季投資論壇」,聚焦全球總經態勢與AI科技相關產業發展趨勢,吸引眾多法人、機構投資人與產業關注者熱烈參與。
為避免燃煤造成空汙、危害人體,民進黨政府訂下2050年將火力發電占比降至20至27%目標,然審計部報告發現,台電燃煤發電機組每度電排放的溫室氣體4年來不減反增,還呈現逐年攀升趨勢。環團認為,中火、興達老舊機組導致碳排增高,呼籲政府盡速使其退場,能在2030年達到全台無煤。
台灣近日供電緊張,林口、興達電廠有3部大型機組無法發電,讓中火所有燃煤機組火力全開緊急救援,連帶影響台中空品,犧牲台中人「用肺發電」。根據環境部監測,台中18日下午多處監測站亮橘色燈號,不利敏感族群健康。台中市環保局指出,19日細懸浮微粒仍可能達橘色提醒等級,20日起才可望改善至黃色普通等級。
高雄永安區興達電廠新燃氣2號機組日前驚傳火警,台電初步調查指向管線「法蘭」鬆脫釀成天然氣外洩,不過,有周刊同時接獲吹哨者爆料,指控有不肖廠商長期以大陸低價劣質零件,包括法蘭與閘閥法蘭,透過改標洗產地、偽造認證等手法,充當原廠貨再高價販售給台電、中油與統包商中鼎公司。
高雄興達火力發電廠9日晚間因天然氣外洩發生爆炸,熊熊大火持續延燒,附近居民恐慌不已。台電強調該事故並沒有造成傷亡,然而,由於爆炸發生時民眾未收到通知及時撤離,台電遭環團重批末梢神經麻痺,置居民於高度危險中。
自環境部去年宣布第3期溫室氣體階段管制目標草案,規畫2030年減碳目標為28±2%,賴清德總統也在今年宣布國家自訂貢獻(NDC 3.0),預計2035年減碳38±2%,環境部今天下午將在台中舉辦座談會,蒐集各方意見。環團對照國際氣候組織標準,並整理各國繳交NDC內容,今天舉辦記者會點出台灣NDC 3.0共3項不及格、2項有進步空間,呼籲政府提高2035年減碳目標至52%。
核三延役公投23日投票結果出爐,包括屏東縣、恆春鎮及核三廠所在的恆春南灣里和大光里,同意票均大幅勝過不同意票,核一、核二、核四所在地區,同意票也大幅勝出,在地里長及民代均認為,此次公投顯示大家對核電的支持。雖然屏東縣長周春米認為全台逾7成民眾未投票,代表不認同核三延役公投,但有支持延役的民眾說,因賴總統說「核安不是公投能決定」,他和不少朋友認為公投過了也沒用,政府照樣不會理會,才沒去投票。
核三重啟公投23日投票結果出爐,同意票434萬票、不同意票151萬票,投票率29.53%,未達法定門檻,確定不通過。對此結果,台中市環保局長陳宏益回應,此次雖未過關,但約70%至75%投票民眾支持重啟核能,顯示社會對能源多元化有強烈需求。
前內政部長李鴻源日前在網路節目提到,台灣錯誤的能源政策已經變成國安問題,低碳電力只剩下4%,對此經濟部13日反駁,強調台灣再生能源占比在去年有12%,核三廠除役後供電持續穩定。
遠傳(4904)為海龍計畫2號及3號風場量身打造海上4G/5G專用基地台,取代傳統衛星通訊,並導入行動企業專網技術,打造高速、穩定、低延遲的通訊環境,涵蓋整個風場作業區域,有效提升施工、維運與監控等各面向效率與安全,離岸風電通訊挑戰大,以提升風場營運效率。
重啟核三公投將於23日登場,攸關未來能源方向與核能安全。前內政部長李鴻源近日在中天節目《洪流洞見》中提到,過去曾有「以核養綠」公投,但政府未落實,他質疑,國際綠電價格僅約2元,台灣卻高達5元,恐有利益結構不願放手。根據民調,7成民意希望能源政策改變,執政者若執意維持現狀,至少應專業地向大眾說清楚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