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碳權交易所的搜尋結果,共281筆
臺灣碳權交易所與農業部林業試驗所29日簽署合作備忘錄(MOU),宣告攜手建構臺灣自然碳匯生態系。碳交所董事長林修銘指出,未來碳交所將借重林試所在林業研究專長,結合科研專業與市場機制,推動森林碳匯與碳權開發並進,讓碳匯成為兼具生態、經濟與社會價值的永續投資。林修銘表示,在全球淨零趨勢下,自然碳匯已成為全球競逐的新戰略,國際科技巨頭亦積極投入,展現以自然解方加速負碳增匯的決心。
隨著邁向碳費、總量管制排放交易(TW ETS)「雙軌」制度的推進,臺灣正逐步走向國際接軌的碳有價時代。在一場研討會中,與會者一致認為,唯有透過健全的碳定價市場設計與各界積極參與,臺灣才能在全球淨零浪潮中站穩腳步,開創綠色成長的新契機。
我國在國際氣候合作再添重要一步!環境部部長彭啓明1日與友邦巴拉圭共和國環境及永續發展部部長Rolando de Barros Barreto,在外交部常務次長葛葆萱的見證下,於環境部共同簽署「在《巴黎協定》下之合作瞭解備忘錄」。這是台灣首度與友邦就巴黎協定下的碳信用合作簽署備忘錄,象徵雙方將攜手展開減碳與技術交流,共同落實國家自定貢獻(NDC)的減碳目標。
證交所旗下碳權交易所首任總經理田建中,傳借調期滿已歸建證交所,並將由碳交所資深副總經理陳脩文接任,過去2年田建中貫策政府減碳政策,確保企業可以用最合理的成本取得碳權,避免淪為炒作的金融商品。
碳權交易所受環境部委託辦理國內碳權的交易及拍賣,去年10月正式啟動「國內減量額度交易平台」,企業購買碳權可抵碳費,但平台上每公噸碳權要價3000元以上,相較碳費最高每公噸僅300元,價格落差過大,實際交易卻十分慘淡,上路快1年僅成交4筆、金額21萬。學者分析,2026年試行總量管制排放交易(ETS),仍難以改變碳權交易狀況,呼籲環境部確保碳費制度走到2030年、費率穩定上升,再研議ETS上路期程。
為推動高雄產業淨零轉型,《中國時報》19日舉辦「第3屆大南方高峰論壇」,高雄市長陳其邁強調,推動淨零並非要淘汰某一行業,而是在追求經濟利益的同時,解決社會永續與公正轉型挑戰,關鍵在於「將碳負擔轉為資產」,尋找城市發展利基。
臺灣證券交易所總經理李愛玲指出,創新板自今年初取消合格投資人以來,成交量激增1.4倍,且股價淨值比(PB)達4.5倍,優於整體上市公司的2.5倍。證交所並集所有力量,協助具前瞻發展性公司透過創新板累積競爭力,躍居世界舞台關鍵地位,不再是隱形冠軍。
友達光電舉辦第六屆「2025 CSR共榮大會」,以「韌性共好,轉型迎新」為主題,邀集70家、超過150位供應鏈夥伴共襄盛舉。面對永續轉型與外部多元挑戰,本屆大會聚焦深化ESG實踐,並宣布更積極的供應商減碳目標,將減碳目標從20%調升至25%。
高雄市長陳其邁15日出席工商時報《壯大資產管理,迎向黃金年代》論壇致詞時表示,行政院及金管會,以高速的行政效率,推動亞洲資產管理中心高雄專區的成立,讓高雄從重工業轉型高科技產業,再跨足到金融服務業,擴大資本市場,讓產業獲得充足的資金支持,打通高雄經濟發展的任督二脈,是高雄產業轉型進步的重要里程碑。
凱基金控集團減碳成效卓著,凱基金控及子公司凱基人壽、凱基證券共同獲頒《天下雜誌》符合《巴黎協議》1.5°C溫控標章認證,凱基金控連續二年獲選,子公司凱基人壽更一舉榮獲金融業人壽保險組第一名。
在碳費政策上路之後,完善的碳交易市場、台灣版本的總量管制及排放交易機制(TW ETS)是環境部積極醞釀的下一步。而碳權交易所宣布攜手強援合作,和歐洲能源交易所(EEX)簽署MOU,取經歐盟20年ETS經驗打造完善的交易機制、探索全球共同市場。
在碳費政策上路之後,為更健全台灣碳交易市場、台版總量管制及排放交易機制(TW ETS)也持續醞釀。碳權交易所(TCX)宣布,與歐洲能源交易所(EEX)正式簽署合作備忘錄(MoU),將取經歐盟成功經驗來建構規劃TW ETS。
臺灣證券交易所與臺灣碳權交易所27日共同舉行「台灣自然碳匯永續共生行動計畫」啟動儀式,邀集國發會、金管會、環境部及農業部等部會蒞臨指導,響應國家淨零政策,攜手推動本土自然碳匯、生態保育與社區共生,正式宣示證交所引領企業邁向永續實踐的堅定行動力。
國家發展委員會副主委高仙桂周二出席由台灣證券交易所與台灣碳權交易所共同舉辦的「台灣自然碳匯永續共生行動計畫」啟動記者會,力挺以台灣自然碳匯為主題,並結合淨零轉型、地方創生、循環經濟、國產材應用等多元概念的永續實踐行動。高副主委指出,此項計畫期待爭取本土首個自然碳匯的碳權,是台灣推動自然碳匯與淨零碳排的重要里程碑。
總統賴清德23日表示,綠色成長聯盟的啟動、百億綠色成長基金揭牌啟用、以及清大永續學院揭牌,這三項重大里程碑,代表台灣從「產業力量、資金動能、人才支柱」三管齊下,打造一條穩健的綠色成長路徑。
在全球氣候變遷與永續意識高漲的趨勢下,「大自然交易所」正式成立,總部設於台中,並設立中科辦公室。由董事長林群貿博士領軍,該所以「讓永續與自然界資產流動化」為宗旨,致力於打造一個結合創新科技與永續理念的綠色金融平台。
臺灣證券交易所、臺灣碳權交易所及清華大學日前合辦「淨零轉型與工業去碳」研討會,清大資深副校長戴念華指出,企業邁向淨零轉型的目標,除了完成碳盤查外,要如何選擇低碳、減碳及負碳技術,甚至將碳轉換成商品,都需對淨零科技及方案有更深刻的了解。
臺灣碳費制度今年上路,環境部為加大國家及產業減碳力道,刻正規劃台灣總量管制與排放交易制度(TW ETS),未來將建立與國際對接之雙軌碳定價體系,近日並已成立「綠色成長聯盟」,預計明年下半年試行台灣先期排放交易制度,並擬於2027~2028年正式啟動。
臺灣碳費制度今年上路,環境部為加大國家及產業減碳力道,刻正規劃臺灣總量管制與排放交易制度(TW ETS),未來將建立與國際對接之雙軌碳定價體系,近日並已成立「綠色成長聯盟」,預計明年下半年試行臺灣先期排放交易制度,並擬於 2027~2028 年正式啟動。
金管會主委彭金隆24日表示,政府採取很多政策要讓綠色金融成為淨零轉型助力,跨部會已訂定綠色及轉型金融行動方案等四大策略,預計至2030年希望以年成長6.4%,讓綠色投融資的金額能突破達6兆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