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科技新趨勢的搜尋結果,共29

  • AI耀眼 科技基金績效添柴

    AI耀眼 科技基金績效添柴

     AI新星輩出接替美股科技七雄引領市場多頭,包括博通、甲骨文、Palantir等標的成為投資市場新寵,國內投信發行的科技基金提早看準科技新趨勢,紛紛將其納入主要持股,帶動績效表現亮眼。

  • 收益型平衡基金 趨吉避凶

    收益型平衡基金 趨吉避凶

     統計自8月以來,標普500指數與MSCI全球股票指數上漲1.9%與2.2%,遜於MSCI美國高股利與全球高股利股指數3.7%與3.5%的表現。投信法人指出,資金良性輪動下,後續行情不看淡,全方位均衡布局的收益型平衡基金將有助於在市場中趨吉避凶,並滿足投資人的現金流需求。

  • 烏雲散了!多元資產配置 網羅投資機會

    烏雲散了!多元資產配置 網羅投資機會

     關稅議題持續降溫,加上市場認為美國聯準會9月降息降定了,疑慮解除後金融市場氣氛轉佳,投信法人建議,面對降息將重啟,可善用多元資產配置。

  • 股市漲多 多元資產配置降風險

    股市漲多 多元資產配置降風險

     市場樂觀看待關稅進展,加上川普簽訂大而美法案與企業財報表現優異等利多,推升股市續漲,總體經濟表現尚稱穩定,整體上金融環境趨於寬鬆,有利於風險性資產表現,但隨著近期股市漲多,投信法人建議,可藉由多元資產配置降低風險。

  • 驊陞IPO上市案 證交所董事會通過

    驊陞IPO上市案 證交所董事會通過

     驊陞科技(6272)初次申請股票上市(IPO)案,昨(26)日經證交所董事會通過,驊陞長期與國際頂尖AI-GPU晶片大廠緊密合作,於高階AI-GPU顯示卡高頻高速連接器扮演關鍵供應鏈夥伴,也是比亞迪、長安集團、東風集團、長安福特等車廠連接器、線束、天線、USB充電座等長期供應鏈夥伴,上半年在AI雲端運算及電動車領域出貨暢旺下,帶動驊陞營運爆發性成長。

  • 平衡型基金 叫好又叫座

    平衡型基金 叫好又叫座

     跨國平衡及組合平衡型基金近一季靈活應對股債趨勢,帶動規模、績效同步開紅盤。展望後市,投信法人認為,全球股市走出關稅衝擊回歸正軌,預期AI驅動企業獲利成長、聯準會有望降息,使股市延續多頭,債市亦因降息利多而有配置價值,後市建議可採全球布局搭配股債彈性配置,掌握多元投資機會。

  • 12星座6月運勢 天蠍事業、投資好運連連

    12星座6月運勢 天蠍事業、投資好運連連

    時序進入6月,星象變化頻繁,金星、水星順逆行及木星轉移,影響生活各層面,滿月與新月的周期也提醒人們檢視內在、重新出發。塔羅牌老師艾菲爾指出,6月是充滿變動與機會的月份,不過無論挑戰多大,都能在星象指引下找到突破口,特別是天蠍座,在事業和投資上皆有亮眼表現,幸運機會頻頻降臨。請同時參考太陽、上升星座,太陽為主,上升為輔。

  • 操盤心法-台幣強升壓抑台股反彈 留意晶片關稅

    操盤心法-台幣強升壓抑台股反彈 留意晶片關稅

     全球及總經環境解析:新台幣5月以來大幅升值。據統計,自1990年至2024年的35年間,台股在新台幣升值的19年中有16年上漲,機率達84%。新台幣升值通常隱含熱錢流入,有利台股表現,但企業海外盈餘以新台幣計價金額將縮減,不利美元資產占比高或外銷導向的公司,故近日新台幣強升使電子下游與保險業股價承壓。

  • DeepSeek顛覆市場 專家剖析AI未來關鍵

    中國AI新創公司DeepSeek,蛇年新春賀歲片第一把交椅!再次證明,AI議題穩居2025年全球科技新趨勢和台灣資通訊產業主流的地位!

  • 2025全球十大科技新趨勢 自駕新紀元 AI加速Level 4 Robotaxi商業化營運

     自動駕駛作為Edge-AI的重要應用領域,隨著Tesla推動的端到端模型(end-to-end model)熱潮,各界正加速布局AI技術與算力,預期2025年是其他車廠量產此架構的開端,但主要會採用在解釋性和調試性方面有優勢的模組化端到端模型。

  • 2025全球十大科技新趨勢 生成式AI引領革新:人形與服務型機器人全新升級

    2025全球十大科技新趨勢 生成式AI引領革新:人形與服務型機器人全新升級

    隨AI與機械動力技術日趨成熟,加諸NVIDIA、Tesla等大廠積極布局,機器人議題2025年將持續受市場關注。就技術發展而言,軟體平台著眼機器學習訓練與數位孿生模擬,整機型態則聚焦協作機器人、移動式機械手臂與人形機器人,以適應各式環境與人機協作互動。其中,人形機器人隨美、中廠商積極投入,2025年起將逐步實現量產,預估2024年至2027年全球人形機器人市場規模之年複合成長率將達154%、產值有望一舉突破20億美元。倘看整體應用場域,相較於工業型仍以手臂撿貨為主,服務型機器人藉由生成式AI可支援多模態交流互動、檢索資訊、摘要文本、擬定排程等場景,帶出機動性高、陪伴性強、功能面廣等效益,將成為來年機器人發展重心。

  • 2025全球十大科技新趨勢 AI帶動客製化晶片 先進製程及CoWoS需求續增

     晶圓製程在進入7奈米並導入EUV微影技術後,FinFET結構在3奈米開始遇到物理極限,使先進製程技術出現分歧。TSMC和Intel在2023年量產3奈米,仍採用FinFET結構;Samsung則在2022年率先導入基於GAAFET的MBCFET架構,但尚未實現大規模量產。

  • 2025全球十大科技新趨勢 AMOLED進軍中尺寸應用 蘋果及非蘋都動起來

    2024年蘋果正式推出採用RGB AMOLED面板的iPad Pro系列,揭示了RGB AMOLED面板的下一步將擴大至中尺寸產品應用。除了平板電腦,筆記型電腦採用AMOLED面板的趨勢也在醞釀中。雖然蘋果計畫在2026至2027年間於Macbook系列導入AMOLED面板,但其早已開始推進面板廠擴大投資,將RGB AMOLED面板的產線配置從6代線擴大至8.6或8.7代線規模,以對應後續潛在需求。在趨勢已然確立下,帶動其他品牌提前布局,利用現有產線先開拓市場。以2025年的AMOLED筆電規模來看,預計有望突破600萬台,市場滲透率預估將達3%。

  • 2025全球十大科技新趨勢 近眼顯示技術 AR新里程碑

     2024年VR/MR頭戴裝置發展最關鍵的事件為Apple推出Vision Pro,其成功將VR/MR裝置從娛樂休閒用途導引至生產力工具的新定位,將帶動更多廠商嘗試推出新品。而Vision Pro顯示器採用的OLEDoS技術,能提供高達3,000 PPI以上的解析度,一躍成為接下來高階VR/MR近眼顯示方案的首選。TrendForce預估,VR/MR裝置出貨規模將於2030年達到3,700萬台。

  • 2025全球十大科技新趨勢 AI成雙刃劍 資安強化防禦與威脅偵測

    2025全球十大科技新趨勢 AI成雙刃劍 資安強化防禦與威脅偵測

    全球資安現行發展重點以雲端物聯網時代之軟硬體為主,隨各項技術持續精進,攻防兩端複雜性較過往大幅上升,遂使廠商在IoT基礎上,逐步轉移重心至AI。以GenAI而言,其強化資安防禦之兩大應用趨勢為賦能操作人員與加速威脅偵測,前者支援操作人員透過自動翻譯與彙整,使用自然語言便可搜尋與應對重大風險;後者引導用戶更快速尋找相關漏洞,並提出操作建議,減少偵測週期。GenAI同樣為駭客攻擊所用,諸如列舉分析(Enumeration)、網路釣魚(Phishing)等皆是能被強化的攻擊手段。若進一步分析LLM之創建風險,包括操作輸入產生錯誤輸出、訓練階段引入漏洞、缺乏完整的存取控制、過度的功能自治權等,皆為2025年企業發展AI產品服務時須聚焦之資安挑戰。

  • 2025全球十大科技新趨勢 AI筆電滲透率上看21.7% 有望成市場標配

     隨技術迅速發展,具有AI功能的筆記型電腦未來幾年內將逐漸成為市場標配。預計2025年AI筆電的滲透率將達到21.7%,並在2029年攀升至接近80%。而AI筆電的增量也將成為Arm架構滲透率攀升的一項主因。相比傳統x86架構,Arm具更高能效和更強可擴展性。隨著終端推論的需求與日俱增,節能省電的議題將帶動Arm架構筆電的市占率逐年增長,而Windows on Arm系統的普及,則會讓更多消費者體驗到這些高效能、低功耗的AI筆電。

  • 2025全球十大科技新趨勢 雙引擎驅動 電池與儲能技術革新

     電動車市場成長趨緩,尤其純電動車(BEV)最為明顯,預計2025年成長率降至13%。為解決里程焦慮問題,產業正積極發展新技術。在電池技術方面,寧德時代推出可十分鐘充電達600公里的4C充電倍率磷酸鐵鋰電池,預計2025年擴大市場投放。半固態電池已於2024年量產,2025年將加速裝車,而全固態電池預計2027年後量產。

  • 2025全球十大科技新趨勢 HBM 12hi成主流 良率成迭代關鍵

     受惠CSP及品牌客群對建置AI基礎設施需求,估計2024年全球AI伺服器(含搭載GPU、FPGA、ASIC等)出貨成長可達42%。2025年在CSP及主權雲等高需求下,AI伺服器出貨年增率可望超過28%,占整體伺服器比例達15%。

  • 2025全球十大科技新趨勢 立方衛星小型化與低成本量產 推動全球通訊與物聯網革命

     隨著3GPP Release 17對衛星應用場景的指引,低軌道衛星星系內立方衛星數量呈現指數級增長,新創衛星商通過低成本生產小型立方衛星,以及大規模部署衛星星系,進而提供全球低延遲衛星通訊覆蓋。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