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科考船的搜尋結果,共23

  • 陸完成首次極區載人深潛調查    任務細節曝光

    陸完成首次極區載人深潛調查 任務細節曝光

    大陸央視新聞用戶端3日報導,中國大陸自然資源部組織中國大陸第15次北冰洋科學考察任務,不久前完成。此次考察由雪龍2號、極地號、深海一號和探索三號四船共同實施,是大陸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北冰洋科學考察。在此航次,首潛成功只是開始,更多「全球首次」技術難題一一克服。

  • 陸首艘海洋級智慧科考船「同濟號」交付 亮點功能一次看

    陸首艘海洋級智慧科考船「同濟號」交付 亮點功能一次看

    根據央視新聞引述中船集團指出,13日由黃埔文沖建造、大陸首艘海洋級智慧綜合科考船「同濟號」在上海正式交付。「同濟號」是大陸自主設計、建造的2000噸級新一代綠色、靜音、智慧型綜合科考船,集海洋地質、海洋化學、海洋生物等科考調查,以及科學研究、人才培養、科普教育和文化傳承等多功能於一體,是同濟大學著力打造的海上校區。

  • 海洋經濟 首破10兆人民幣 陸海工裝備 全球市占7連霸

    海洋經濟 首破10兆人民幣 陸海工裝備 全球市占7連霸

     深海科技是指用於探索、開發、利用深海資源與研究深海環境技術與學科的總稱。大陸自然資源部最新數據指出,2024年大陸海洋經濟發展強勁,讓海洋經濟總量首破10兆元人民幣、年增5.9%。其中,海洋工程裝備製造業更是持續回暖,在國際市占率已連續7年保持全球首位。

  • 大陸海洋經濟首突破10兆、海工裝備市占連7年世界第一 水下機器人應用廣泛

    大陸海洋經濟首突破10兆、海工裝備市占連7年世界第一 水下機器人應用廣泛

    深海科技是指用於探索、開發和利用深海資源以及研究深海環境的一系列先進技術和相關學科的總稱。大陸自然資源部發佈數據顯示,2024年大陸海洋經濟呈現強勁發展勢頭,有關海洋經濟總量再上新台階,首次突破10兆元人民幣,比上年增長5.9%。其中,海洋工程裝備製造業持續回暖,讓在國際市占率連續7年保持全球首位。

  • 萌物探班 南極科考船超鯨喜

    萌物探班 南極科考船超鯨喜

     大陸央視報導,中國大陸科考船雪龍2號第41次南極考察隊,正在返回途中,此前,首次在羅斯海秋冬航次探索之旅執行科考作業時,看到不少海洋哺乳動物,最大要數鯨類。

  • 南極科考船偶遇意想不到的「大朋友」探班   超「鯨」喜

    南極科考船偶遇意想不到的「大朋友」探班 超「鯨」喜

    大陸14日報導,中國大陸科考船「雪龍2號」正在返回途中,此前,第41次南極考察隊首次在羅斯海進行秋冬航次探索之旅,在執行科考作業過程中,雪龍2號隊員看到不少海洋哺乳動物,最大要數鯨類。

  • 關稅戰壓力下 陸製商品出口轉內銷 上海市民瘋狂「撿漏」

    關稅戰壓力下 陸製商品出口轉內銷 上海市民瘋狂「撿漏」

    據《北京日報》報導,「這把摩卡壺可以直接放在煤氣灶上煮嗎?」「這雙鞋有37碼嗎?我想試試這個顏色。」「金槍魚(鮪魚)罐頭的保質期多久?原味的多拿兩盒。」

  • 陸「探索三號」深海科考船亮相! 具全球極區探測能力

    陸「探索三號」深海科考船亮相! 具全球極區探測能力

    據大陸「新華視點」微信公眾號消息,大陸深遠海多功能科學考察及文物考古船「探索三號」26日在大陸廣州南沙交付。該船具備完全自主知識產權,是大陸首艘具備全球(含極區)深遠海探測和冰區載人深潛支持能力的綜合科考船。

  • 網傳3艦島神秘航母試航 外媒推測為具軍事用途民用科考船

    網傳3艦島神秘航母試航 外媒推測為具軍事用途民用科考船

    近日在網上出現一艘外型特異類似航母的大型艦艇試航圖片,受到外媒與軍事專家專注。該艦擁有3座艦島與平台式直通甲板,外型類似075、076型兩棲攻擊艦。外媒從艦上標誌與配置推測,該艦可能是隸屬官方中船工業集團的民用船舶,主要用途是科學考察,同時具備也軍事技術測試能力,必要時也能做為兩棲作戰輔助艦艇與無人機作戰的海上平台。

  • 金門驚見海漂大陸「衛星導航探空儀」  岸巡隊急交海軍保管

    金門驚見海漂大陸「衛星導航探空儀」 岸巡隊急交海軍保管

    受颱風外圍環流及東北季風影響,金門北面海岸近日再度漂來大量海漂垃圾;有民眾在位於東北角的「寒舍花」附近海灘散步時,在一堆海漂垃圾中發現一台「奇怪的」儀器設備,上面還清楚標示著「衛星導航探空儀」的簡體字,一時新奇便拍照上傳臉書求解;金門岸巡隊聞訊急忙派員前往現場將該儀器帶回調查,還要求該民眾將PO文下架,讓他疑惑是不是看到了「不該看的」東西!

  • 衛星照曝陸火速打造神秘新巨艦

    衛星照曝陸火速打造神秘新巨艦

    中國東南部一家造船廠出現了一款新型中方軍艦,它擁有寬闊的飛行甲板。從衛星影像看來,它具備輕型航母,或大型兩棲攻擊艦的特點,但也有跡象顯示,它可能是一款前所未見的民用大洋科考船。事實上,中國在開發和部署新型,並具有明顯軍事應用潛能的海洋科考船上歷史悠久。

  • 海面1500米以下!明代沈船寶藏公開亮相

    海面1500米以下!明代沈船寶藏公開亮相

    據央視新聞報導,大陸國家文物局表示,「深藍寶藏——南海西北陸坡一、二號沈船考古成果特展」,將於今天下午在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開展。本次展覽是南海海域深海考古調查的成果專題展,也是大陸國內首展;屆時,沈睡在深海1500多米、歷經400多年的出水文物將首次公開亮相。

  • 中國科考船賴在東部不走   一度闖入蘇澳外海鄰接區遭海巡驅離

    中國科考船賴在東部不走 一度闖入蘇澳外海鄰接區遭海巡驅離

    大陸近來「戰備警巡」力道又逐漸加大。一艘大陸科考船「張謇號」近日頻頻出現在台灣東部海域,昨(13日)上午由北向南航行至蘇澳東方海面時,一度短暫闖入我24海浬鄰接區,海巡署「宜蘭艦」及一艘百噸巡防艇,立刻加速向前將其逼出鄰接線,但該船至今仍在東部海面南北航行,我方也正嚴密監控。

  • 中共072A登陸艦傳闖花東外海!疑進行1調查

    中共072A登陸艦傳闖花東外海!疑進行1調查

    中國大陸軍共機、共艦近年頻繁擾台,解放軍2艘072A型大型坦克登陸艦,6月迄今一直在花東外海往復巡航,可能與海洋調查船「嘉庚號」相互配合,對我24浬至16浬處進行水文調查。

  • 海鯤號9月海測 年編200億造後續艦

    海鯤號9月海測 年編200億造後續艦

     海軍已編列潛艦國造7艘後續艦預算,預計分15年度,編列約2840億元,將是海軍建軍史上最大建案;不過,軍方官員說,後續艦預算平均一個年度約200億元,不會排擠其他軍種軍事投資案預算;據了解,海鯤號目前仍在進行岸測,預計9月開始進行海上測試(SAT),剛好是立院準備初審後續艦預算時機,海測先是進行浮航各項科目測試,通過後即進行潛航測試。

  • 大陸科考船進入我東部海域 海巡全程監控

    大陸科考船進入我東部海域 海巡全程監控

    臉書粉專「Taiwan ADIZ」團隊目擊,稱大陸海洋科考船「嘉庚號」於7日進入台灣的東部海域,一度進入我國24浬鄰接區,距離宜蘭烏石鼻約20浬。海巡署7日晚間證實此事,並說台東艦全程併航監控、廣播驅離。

  • 南海主權紛爭 越南填海造島籲北京:妥善處理海洋爭端

    南海主權紛爭 越南填海造島籲北京:妥善處理海洋爭端

    據美國之音報導,越南國家主席蘇林(To Lam)當地時間6月11日向中國駐河內大使熊波表示,希望中方能夠妥善處理海洋爭端並尊重各國利益。蘇林還強調,雙方需認真落實各國高層共識,更好管控和解決海上分歧;發展對華友好合作關係,依然是越南對外關係的頭等優先事項。

  • 陸首艘國產破冰船「雪龍2號」4月訪港 將開放登船參觀

    陸首艘國產破冰船「雪龍2號」4月訪港 將開放登船參觀

    大陸第一艘自主建造的極地科考破冰船「雪龍2號」將在4月8日抵達香港,展開一連5天的訪問,並向公眾開放登船參觀。日前,執行中國大陸第40次南極考察任務的「雪龍2號」在南極秦嶺站載上考察隊員,啟程返回中國大陸。

  • 頭條揭密》水下拖拉機變身大洋黑洞 陸潛艇靜音技術性能猛進

    頭條揭密》水下拖拉機變身大洋黑洞 陸潛艇靜音技術性能猛進

    近期中共多次派遣科考船與情報船頻密在台灣東北海域出現,顯見已經開始在東岸測量水文,並據以進行先期海上戰場部署規劃。尤其是近幾年來共軍潛艇靜音技術有長足進步,雖然以前曾被譏為「水下拖拉機」,現在多型核潛艇已具備前蘇聯基洛級「大洋黑洞」的實力。此後如何在台灣東岸佈置與強化更綿密的水下監聽設施,已成當務之急。

  • 《國際產業》官方協商失敗 馬斯克SpaceX越南星鏈計畫喊卡

    路透社接獲爆料,馬斯克的外太空相關業務公司SpaceX,本欲藉由星鏈(Starlink)衛星群向越南提供通訊服務的計畫已暫停,同時,越南海岸巡防隊的無人機支援行動也被喊卡。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