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租金支出的搜尋結果,共101筆
考量全國屋齡30年以上建物超過總體住宅存量半數,面對國內人屋雙老議題,全面重建恐緩不濟急,內政部研修新版《危老條例》擬加入修繕方式,並改為常態化推行。除規劃更名加入「修繕促進」字眼,也將刪除施行期限,並透過擴大租稅優惠增添誘因,鼓勵更多民眾參與危老意願。相關措施包括,擬延長原有地價稅及房屋稅減免,規劃比照都更條例減徵土增稅及契稅40%,並新增重建後五年內持續自住者可申請特別扣除額。
男子阿國(化名)因年邁多病,向法院聲請要求女兒歡歡(化名)每月支付3萬元扶養費,直至自己過世為止。但法院調查發現,阿國每月除可領取勞保年金、保險給付外,還有兒子另行支付的扶養費,實際收入超過平均生活支出,再加上名下仍有保單解約金等資產,認定他足以維持基本生活,因此判決駁回聲請。
機能性及工業用紗布廠佳和(1449)投資22億元,在台南新市的新建廠房26日舉行動土典禮。佳和董事長翁偉翔指出,新廠將聚焦於電動車、機能與軍警材料市場,並導入AI智能製程與研發打樣中心,藉此推動台灣機能性與複合材料在全球市場展現影響力。
總統賴清德日前公開宣布,明年綜所稅申報,月薪5萬元以下將可不必繳稅。民眾都很關心自己明年是否真的不必繳稅,財政部澄清,只有單身、租屋自住的青年,且有房屋租金支出特別扣除額,才不必繳所得稅。
財政部指出,民眾關心月薪在5萬元以下,免繳納綜合所得稅議題,該金額是以單身青年且租屋自住之情境試算,其享有免稅額9.7萬元、單身標準扣除額13.1萬元、薪資所得特別扣除額21.8萬元及房屋租金支出特別扣除額上限18萬元,合計在62.6萬元以下可免繳納綜所稅。
行政院會今通過明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行政院長卓榮泰指出,除了預算之外,為增加民眾家庭可支配所得,政府減稅減負擔,明年起租屋青年所得在62.6萬元以下、4口家庭年所得在164.1萬以下,以及三代同堂年所得在212.4萬元以下,都免繳綜合所得稅。
主計總處今日公布可支配所得額,也進一步可計算出114年度每人基本生活所需費用金額為21.3萬元,較113年度基本生活費21萬元增加3000元,民眾於115年5月報稅時適用,以四口之家來計算,可以省稅600元。根據統計,將會有超過221萬戶的申報戶會受惠。
立法院財委會14日續審所得稅法修正案,其中主要攻防集中3項,1是第15條股利抵減比率及上限自現行8.5%、8萬元提高至10%、8.32萬元,2是第17條的長照特別扣除額從目前的12萬元增至36萬元,3是保費列舉扣除額自2.4萬元提高至3.6萬元。
台灣陷入租金地獄!房價跌了,但房租指數卻飆上史上新高。主計處公布最新住宅租金指數,7月再創新高達108.98、年增2.33%,已連續六個月達108以上;住宅維修指數同樣再刷史上新高,達114.46,顯示儘管政策嚴格調控,國人的居住成本仍居高不下。
1名25歲男網友表示,他交往1年的前女友從未在約會時付過錢,卻常在網上秀精品及出國行程,對方甚至還在他手頭變緊時質疑「你最近是不是越來越小氣」,讓他徹底心寒,最終下定決心分手,「我覺得自己終於清醒。」
臺鹽(1737)擬以每股0.917元價格收購臺鹽綠能流通在外的33.25%民間股權,昨(16)日遭到民股股東委任律師提告。臺鹽發出聲明稿指出,收購合法,程序完備且資訊充分揭露
受美國關稅戰影響,財政部公告2024年度所得稅結算申報延長到6月30日;要提醒民眾的是,受到國際情勢波動,許多人紛紛轉向投資黃金,黃金近期也屢破新高,投資黃金如果有獲利就有報稅問題,投資人應了解各種黃金商品,有不同的方式和應注意的事項,以保障自己的權益。
台灣少子化問題已成國安危機。根據國際統計,台灣的出生率居全球倒數第二,顯示未來的人口老化與勞動力短缺將進一步衝擊國家競爭力與社會穩定,如勞健保財務將面臨繳費人口不足的嚴重挑戰,要真正破解這個結構性難題,台灣應從兩大戰略方向著手,一是減輕年輕人生育與居住壓力,二是積極引進東南亞優質技術與投資移民。
報稅季快過一半,今年報稅有很多利多,是立法院多位立委為納稅人請命的結果,但有些利多政策落實到執行面時,卻因財政部設下多重門檻而有縮水的現象。報稅是相當細膩的行政流程,立法院替納稅人請命爭取權益,務必多注意相關細節,不妨對納稅人更大方點。
報稅季來臨,精打細算的租屋族,務必留意今年報稅的省錢關鍵。今年5月申報所得稅,對租屋族來說有一個大福音,就是房租支出的免稅扣除額度提高,從12萬元拉高到18萬元,而且今年房租支出的申報,還從「列舉扣除額」改為「特別扣除額」,因此租屋族申報租金抵扣時,不必再面臨與其他列舉項目取捨排擠的情況,成為租屋族減輕稅負的小確幸。
今年度綜所稅申報可延長一個月,5月首周申報情況並未明顯減少,截至6日下午5時已有150.5萬申請件,占總申報戶數690萬戶的21.8%,和前一年同時間的24.8%相去不遠。然而,和去年情況不同的是,今年至今的申報資料中,退稅金額自第一天起持續超過繳稅金額,截至6日繳稅金額147.05億元、退稅金額161.5億元;去年同期兩項金額分別為218.4億元、168.06億元。
租屋族報稅注意了!為了減輕租屋家庭的負擔,《所得稅法》第17條修正,房屋租金支出改列特別扣除額,讓租屋族可以減輕負擔。不過,財政部提醒要備妥3文件,包含租賃契約、支付的證明、以及自住證明。
川普關稅政策引發股匯市震盪,金融三業今年第一季獲利較去年同期減近1成。金管會統計,首季銀行業、證券期貨投信業、保險業累計稅前盈餘約2,706.16億元、年減258.42億元或8.72%,三業均衰退,並以證券期貨投信業減幅近3成最多。
今年辦理2024年度綜所稅申報,要注意7項規定,以保障報稅的權益,也可以省荷包。包含基本生活費調整、免稅額、標準扣除額與特別扣除額調整、調高課稅級距、退職所得計算基準、基本稅額免稅額調整、以及幼兒學前及房屋租金支出特別扣除額,且報稅期間延長至6月底,民眾也可以好好精算要繳多少稅。
113年度綜合所得稅結算申報自5月1日開始,因應美國關稅加徵影響,財政部延長申報及繳納期間至6月30日止。財政部次長李慶華表示,民眾如果受到對等關稅影響,導致營業收入減少、減班等狀況,可向國稅局申請分期跟延期繳稅,分期可分成36期(三年),延期期限最長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