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童政彰的搜尋結果,共170筆
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銀行局局長童政彰指出,金融阻詐已經射出五箭,包含科技阻詐、精準阻詐、協力阻詐、臨櫃阻詐、責任阻詐,藉由金管會、金融業全力做好「阻止贓款流向面」的金流方向,以做到精準打擊詐騙的目標。
臺灣企銀6日與工商時報共同主辦「2025公平待客講座-守護高齡雙安全 防詐阻詐不踩雷」。活動開場由臺企銀董事長李嘉祥致詞,隨後金管會銀行局局長童政彰、內政部警政署刑事局副局長陳世煌及工商時報總編輯賀靜萍等共同出席致詞,展現跨界合作守護民眾財產安全的決心。童政彰強調,打詐要找銀行、樂齡安養也要找銀行、公平待客更要找銀行。
為強化金融消費者保護觀念,提升高齡族群金融防詐意識,臺灣企銀6日與工商時報共同主辦「2025公平待客講座—守護高齡雙安全 防詐阻詐不踩雷」,邀集主管機關與長照、法律專家齊聚一堂,從金融實務、法律防護與高齡照護三大面向,分享防詐阻詐的經驗與策略。金管會銀行局局長童政彰強調,打詐要找銀行、樂齡安養也要找銀行、公平待客更要找銀行。
推動金融科技創新應用及提升數位金融普及度,對金融服務發展至關重要。第五屆「工商時報2025數位金融獎」頒獎典禮28日隆重舉行。
立法院財政委員會27日南下,考察亞洲資產管理中心高雄示範專區的業務運作,立委關心未來如何評估專區效益,及是否開放其他縣市跟進設立專區。對此金管會副主委莊琇媛指出,亞資中心將以高雄優先試行,至於其他縣市,將根據各縣市的產業條件,進行滾動檢討,銀行局長童政彰則提醒,在服務高資產客戶族群時,也應注意洗錢防制問題。
臺灣週活動16日持續進行,金管會副主委莊琇媛指出,台灣人均資產已達約31萬美元(新台幣944萬元)排名亞洲第二,絕對有條件發展亞洲資產管理中心,尤其具有三大優勢,包括龐大財富累積、堅實韌性的基礎建設、做好搭上資產管理浪潮的準備。
玉山金控14日舉辦「2025玉山ESG永續倡議行動」,前總統蔡英文、金管會副主委陳彥良、銀行局長童政彰蒞臨現場,蔡英文更是三度參加相挺,並於現場親筆寫下「點亮臺灣,幸福未來」的祈福御守,致詞中感謝玉山多年來推動永續不遺餘力,並表示永續發展是大家共同的目標。
玉山金控14日舉辦「2025玉山ESG永續倡議行動」,前總統蔡英文、金管會副主委陳彥良、銀行局長童政彰蒞臨現場,為活動表達支持與鼓勵。自2021年起,玉山持續推動ESG永續倡議,從喚起氣候意識、設定減碳目標、打造永續轉型平台,到提供金融與非金融整合方案,逐步串聯企業、政府與學術能量,推動產業邁向永續發展。
玉山金控14日舉辦「2025玉山ESG永續倡議行動」,前總統蔡英文、金管會副主委陳彥良、銀行局長童政彰蒞臨現場,為活動表達支持與鼓勵。自2021年起,玉山持續推動ESG永續倡議,從喚起氣候意識、設定減碳目標、打造永續轉型平台,到提供金融與非金融整合方案,逐步串聯企業、政府與學術能量,推動產業邁向永續發展。
詐騙猖獗,國銀為打詐啟用AI系統偵測加速凍結帳戶,已嚴重擾民,多位立法院財委會立委關切。金管會主委彭金隆13日指出,國銀警示帳戶已從高峰往下走,9月警示帳戶首度出現負成長,且38家銀行及郵局中,有25家銀行警示戶數都下滑,代表國銀打詐已見成效;造成擾民部分已要求銀行做三大改善,包括AI精準打詐、解鎖專線設置、24小時解控,避免過度干擾民眾。
詐騙猖獗,國銀為打詐啟用AI系統偵測加速凍結帳戶已嚴重擾民,多位立委關切。金管會主委彭金隆13日指出,國銀警示帳戶已從高峰往下走,9月警示帳戶首度出現負成長,且38家銀行及郵局中,有25家銀行警示戶數都下滑,代表國銀打詐已見成效,造成擾民部份已要求銀行做三大改善,包括AI精準打詐、解鎖專線設置、24小時解控,避免過度干擾民眾。
為推廣台灣的「亞洲資產管理中心」角色,我國駐英國台北辦事處、金管會及銀行公會聯手,由台灣金融研訓院出面,本周在英國倫敦金融城舉辦「台灣國際金融推廣論壇」,英商金融業者Z/Yen集團為合作方。金研院表示,這是第一次論壇凸顯台灣經濟的獨特優勢與發展利基,以全球領先的半導體及高科技製造與服務業為支柱,有別於香港與新加坡等金融中心,展現台灣產業實力引領亞洲資產管理新未來。
台灣金融研訓院(TABF)攜手英國Z/Yen集團及中華民國銀行商業同業公會(BAROC),於9月30日在倫敦著名金融城,成功舉辦首屆「台灣國際金融推廣論壇」。
金管會4日拍板鬆綁新青安貸款規章,不再占《銀行法》第72條之2的放款額度,以解決近期民眾在通過銀行5P審核後,卻無錢可貸的窘境,金管會主委彭金隆指出,排除新青安貸款在額度之外的做法,主要是在維護流動性風險,並兼顧民眾剛性需求,相比去年,目前房市的氛圍已將下降,而新青安的政策也回歸照顧真的需要的民眾,
政院拍板「新青安貸款」不計入銀行法不動產天條內,銀行局局長童政彰4日親赴火線說明,在兼顧新青安貸款需求與銀行辦理不動產貸款風險下,今年9月1日後撥款者,不計入銀行法第72條之2有關「住宅建築及企業建築放款」的總額,如此一來每月平均300至500億元的新青安貸款就不會被不動產放款天條卡住,這也是七年來不動產天條首度放寬。
行政院拍板敲定9月1日後撥款的新青安貸款案,將不計入俗稱「不動產放款天條」的銀行法第72條之2限額,銀行局長童政彰表示,此次鬆綁在考量銀辦理不動產貸款風險下,將可滿足每月平均300~500億元的新青安貸款需求,落實協助民眾購買自住房屋的政策。
不動產放款天條《銀行法》72-2條上限拍板9月1日起,排除新青安貸款,財政部4日表示,至8月22日,公股銀行受理新青安貸款已核貸尚待撥款案件,達1萬2923件,金額約1257億元,原估計需等約0.5個月至4個月才會撥款,若加計近期核貸案件,初期八大公股銀行可增加房貸額度約1300億元。財政部強調,對「首購」、「自住」及「已承諾」等3種房貸給予優先申請。
行政院長卓榮泰轉大水龍頭、4日拍板鬆綁新青安,將其排除在《銀行法》緊箍限額之外,現有約1,300億元的新青安活水無阻流出,市場觀望後續是否扭動都更危老的開關。
行政院拍板新青安政策鬆綁,金融業監理機關金管會指出,此做法有助緩解資金水位吃緊,民眾只要有「自住、首購」的房貸需求,銀行一定要全力滿足;負責號令公股行庫的財政部強調,將督導協助符合資格民眾申辦,應優先承辦「首購」、「自住」及「已承諾」等三類房貸,確保信用資源用於自住購屋。
政院拍板「新青安貸款」不計入銀行法不動產天條內,銀行局局長童政彰4日親赴火線說明,在兼顧新青安貸款需求與銀行辦理不動產貸款風險下,今年9月1日後撥款者,不計入銀行法第72條之2有關「住宅建築及企業建築放款」的總額,如此一來每月平均300至500億元的新青安貸款就不會被不動產放款天條卡住,這也是七年來不動產天條首度放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