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等離子體的搜尋結果,共38筆
大陸央媒《科技日報》6日報導,安徽國科量光技術有限公司(國科量光)4日在合肥發布大陸首台極紫外波段物質吸收譜台式化儀器,標誌著大陸在高端科學儀器領域實現重要突破,為關鍵檢測技術自主可控再添大陸國產力量。
中國新聞網報導,可控核聚變裝置被喻為「人造太陽」,代表著人類探索未來清潔能源的重要方向,其關鍵核心材料製備備受關注。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28日透露,該所戎利建研究員團隊最近突破可控核聚變用第二代高溫超導帶材(REBCO)用金屬基帶技術瓶頸,實現了「人造太陽」關鍵核心材料大陸國產化製備。
隨著科技快速發展,用電量持續攀高,為滿足迅速增加的用電需求,大陸也加入全球研究發展核融合發電的行列。
中國科學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網站1日消息,近日,緊湊型聚變能實驗裝置(BEST)專案建設,取得關鍵突破。BEST裝置主機關鍵組件杜瓦底座研製成功、並順利完成交付,成功精準落位安裝在BEST裝置主機大廳內。作為首個進駐主機大廳的關鍵組件,杜瓦底座的落位安裝顯示BEST項目主體工程建設步入新階段,組件研製和工程安裝開啟「加速度」。
最近大陸網路有一個段子,說明為啥中國不在川普對華禁止晶片出口之時,就對美展開稀土制裁?原因竟然是彼時中國尚無法製造氦氣,要等到2024年,中國企業成功提取純度達99.999%的超純氦氣,可滿足國內高端需求。
美國最大晶片設備生產商應用材料(Applied Materials)本財季銷售和利潤展望令人失望,再度引發對於中美貿易爭端正在抑制需求的擔憂。該公司股價盤後大跌13%。
中美在半導體領域競爭白熱化。觀察者網報導,北京屹唐半導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3日發布公告稱,近期已向北京知識產權法院提告,指控美國應用材料公司不只非法竊取晶圓表面處理等相關核心技術祕密,甚至在中國境內以申請專利方式揭露,要求賠償9999萬元人民幣(約新台幣約4.1億元)。
中美科技戰升級!中國大陸半導體設備廠屹唐半導體近日向北京知識產權法院提告,指控美國應用材料公司(Applied Materials,簡稱應材)非法竊取其等離子體源與晶圓表面處理的核心技術,並在中國境內透過專利申請方式公開相關內容,要求賠償人民幣 9999 萬元(約新台幣 4.1 億元)。
據觀察者網報導,8月13日,北京屹唐半導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公司因認為應用材料公司非法獲取並使用了公司的等離子體源及晶圓表面處理相關的核心技術秘密,還在中國境內以申請專利的方式披露了該技術秘密,且將該專利申請權據為己有,因此向北京知識產權法院提起訴訟,訴訟金額為9999萬元(人民幣,下同)。
大陸科創板上市公司屹唐股份13日發布公告稱,基於應用材料公司(APPLIED MATERIALS, INC.)非法獲取,並使用公司的等離子體源,以及晶圓表面處理相關的核心技術秘密事宜,涉嫌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的規定,構成侵犯商業秘密的違法行為,對公司的智慧財產權和經濟利益造成嚴重的損害,已向北京智慧財產權法院提起訴訟,要求其停止侵權行為並賠償經濟損失,訴訟金額為人民幣9,999萬元。該案件已於8月13日立案受理。
過去幾十年,AI在科學界的角色,多半是協助資料整理、優化計算與檢查已知模式的工具。然而,美國艾默里大學(Emory University)於7月30日正式對外發布的一項突破性研究,顛覆了這種傳統角色,首次讓AI從一個「協助者」,直接躍升成為發現新物理定律的「合作者」。
過去幾十年,AI在科學界的角色,多半是協助資料整理、優化計算與檢查已知模式的工具。然而,美國艾默里大學(Emory University)於7月30日正式對外發布的一項突破性研究,顛覆了這種傳統角色,首次讓AI從一個「協助者」,直接躍升成為發現新物理定律的「合作者」。
美國一間新創公司表示,他們已運用「核融合技術」將其他金屬轉化為黃金的難題,破解人類千年來「煉金術」之謎,未來用科學方式製造黃金或許不再是幻想。
美國太空總署(NASA)一顆早在1967年報廢的通訊衛星「Relay 2」,近日竟被偵測到發出強烈無線電訊號,讓科學家震驚不已。研究團隊一開始以為是來自太空的不明天體,最後才發現,可能是這顆「死衛星」發出的訊號。
大科學裝置「夸父」 加快「人造太陽」研發
中核戰略規劃研究總院研究員許春陽21日在大陸《環球時報》撰文指出,「人造太陽」——核融合能源是利用輕元素的核融合反應釋放能量的能源形式。中國大陸科學團隊研製的融合反應爐八分之一真空室及總體安裝系統不久前通過專家組測試與驗收,系統研製水準及運行能力達到國際先進水準,中國核融合技術水準再次引起熱議。
包括美國、日本、歐洲以及中國大陸的研究團隊,都在爭相競逐被稱為「能源聖杯」的核融合技術(Nuclear fusion,也稱核聚變),比賽誰的高溫電漿體(Plasma,也稱等離子體)維持時間。現在中國大陸的EAST以17分鐘以上,創下了新的全球紀錄,標誌著核融合作為清潔和無限能源,又邁出了一大步。
美國勞倫斯利弗摩國家實驗室(LLNL)正在研發拍瓦 (千兆瓦)級的銩雷射,其效率較目前半導體極紫外光(EUV)設備所使用的二氧化碳雷射高出10倍。此技術有望取代二氧化碳雷射,為新世代EUV曝光機的研發開啟全新局面,並對現今生產EUV的半導體設備大廠艾司摩爾(ASML)構成重大挑戰。
美國勞倫斯利弗摩國家實驗室(LLNL)正在研發拍瓦 (千兆瓦)級的銩雷射,其效率較目前半導體極紫外光(EUV)設備所使用的二氧化碳雷射高出10倍。此技術有望取代二氧化碳雷射,為新世代EUV曝光機的研發開啟全新局面,並對現今生產EUV的半導體設備大廠艾司摩爾(ASML)構成重大挑戰。
美國國防部當地時間17日宣布已於13日將中微半導體設備(上海)股份有限公司(Advanced Micro-Fabrication Equipment Inc. China,AMEC)及IDG資本(IDG Capital Partners Co., Ltd.)從中國軍事企業清單(CMC清單或1260H清單)中移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