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粿仔條的搜尋結果,共52筆
南投不只有令人流連忘返的美景,也有令人食指大動的在地美食,南投縣政府舉辦「南投一百碗」,吸引不少遊客、網紅前往南投開箱美食。美食網紅JoJo前往南投,不但嘗試最新出爐「南投一百碗」的名店,也品嚐不少南投在地美食,其中,返鄉青年將自家的眼鏡行打造成咖啡廳,推出複合式輕食咖啡,讓她印象深刻。
台北素食餐廳「寶林茶室」A13店去年3月爆發食物中毒,造成6名顧客吃下劇毒「邦克列酸」身亡、27人輕重傷,檢方21日偵結起訴實際負責人、店長、廚師、代班廚師及實習生共5人。北市衛生局表示,除了累計開罰業者406萬元,寶林事件案之後也將大型餐飲業者納入稽查,並提升業者自主管理能力,也增加停業條件達到危害管控。
於2024年3月下旬發生的寶林茶室食物中毒案,台北地檢署於21日偵查終結,依違反食安法、過失致死等罪起訴寶林茶室負責人黎仿軒、店長王順德、主廚周日豪及代班廚師胡清富、阮姓實習生等5人。對此北市府法務局表示,民事賠償部分法務局持續協助死者家屬們向業者求償,目前已有1位家屬與業者達成和解、已受理其他4案受害人及家屬之調解申請。
新北最高中餐廳「望月樓」廚師團隊推出時令「一蟹知秋」搶眼菜單,即日起至2025年1月1日登場,饕客能品嘗大塊蟹肉直接入饌滿口奢華,歡迎賓客欣賞私房美景,享受持螯品蟹的雅興。
寶林茶室食物中毒案件造成4人死亡,為保護消費者食的安全,台北市衛生局至傳統市場、麵攤、餐飲業及雜貨行等地點,抽驗米苔目、粿仔條及河粉等米濕製品,共計抽驗15件產品檢驗邦克列酸,檢驗結果均未檢出。
台北市寶林茶室發生2死食安事件,傳出民眾吃粿條後發生「邦克列酸」中毒,導致聞「米」色變。亞洲大學食品安全檢測中心主任蔣育錚8日表示,「邦克列酸」在中性、低鹽、溫暖潮濕,且需有油脂的環境下才能繁殖致生,民眾無須過度擔心而不敢食用;至於為何寶林茶室致生「邦克列酸」?他分析,疑為方便分裝而在塑膠袋內抹油,才致繁殖。
寶林中毒案撲朔迷離,我來說明一下,目前關於米酵菌酸的好多誤解。首先,台灣本土沒有分泌米酵菌酸的菌種?國外研究已經證實,把1百多年來,五大洲所收集的唐菖蒲伯克氏菌的基因樣本,共2百多件做分析,結果發現1成多樣本具有分泌米酵菌酸的基因片段,五大洲都有,包括南韓,乃從稻鞘分離而來。
我來說明一下,目前關於米酵菌酸的好多誤解。首先,台灣本土沒有分泌米酵菌酸的菌種?國外研究已經證實,把一百多年來,五大洲所收集的唐菖蒲伯克氏菌的基因樣本,共兩百多件做分析,結果發現一成多樣本具有分泌米酵菌酸的基因片段(bon 基因),五大洲都有,包括,注意了,南韓,乃從稻鞘分離而來。
寶林茶室食品中毒案引發全台關注,台南市衛生局4月1、2日查核上游供應商在來米粉、番茄醬2家業者,針對在來米粉廠設備器具不潔等違反食品良好衛生規範準則,命業者限期改善,另產品外包裝未標示產品原產地,以違反食安法第22條規定依法處辦。
寶林茶室食物中毒案已造成2人死亡,今天最新進展是廚師手部驗出米酵菌酸。事件爆發後,寶林茶室創辦人黎仿軒曾喊話表示素食很安全,稱自己在事發那幾天也吃過粿條,外界質疑為何他沒中毒,知情人士透露,寶林最新一次進貨日為上月23日,黎仿軒吃的是當天新進的粿條,所以沒事。
台北市信義區遠百A13「寶林茶室」發生食物中毒事件,台北市政府今(2)日證實在廚師手部、刀具、砧板驗出米酵菌酸毒素;唯採檢日期是3月24日,法醫高大成質疑中毒者19日就到該餐廳用餐,為什麼隔了5天還能在廚師手部驗到、且廚師還沒中毒,恐是中毒事件爆發後,廚師回餐廳清理現場,再度沾到所致。
寶林茶室食物中毒造成2死事件,許多民眾嚇得不敢吃粿條,高雄市美濃區粄條店受該事件波及,遊客不敢吃粄條,店家粄條生意掉落2至3成以上,業者表示,以往假日遊客上門用餐,都要領號碼牌等候,現在用餐時間員工還有休息空檔,大嘆「生意差很多」,希望事件快釐清,讓粄條生意盡快恢復。
寶林茶室食物中毒案有最新進展,台北市長蔣萬安今天(2日)宣布,3月24日到現場稽查,採集環境生物跡證及工作人員手部樣本,昨晚驗出米酵菌酸毒素。至於食材保存問題,衛生局長陳彥元表示,稽查人員第一時間回報就提到,餐廳食材包裝上的標示「一抹就掉漆」,且當下也有看到粿仔條放在室溫下,看起來食物保存不是很完善。
寶林疑似食物中毒案持續延燒,台北市政府2日上午提前召開記者會,台北市長蔣萬安也於會中宣布,24日衛生局於寶林茶室採檢的相關檢體,驗出「米酵菌酸呈陽性」,採集的生物跡證包括2把刀具、1個砧板及現場人員手部,衛生局長陳彥元也補充說明,表示呈陽性的檢體為「廚師手部」,相關報告與結果也都交由檢方調查當中。
「寶林茶室」食物中毒案延燒,衛福部次長王必勝上月31日晚間在臉書發文指出,食藥署力拚假日完成35項食材採檢,除了粿條、香蘭葉、在來米粉外,咖哩粉、薑黃粉等調味料,全數均未檢出米酵菌酸BKA,但仍懷疑被吃完的「裸條」出問題可能性最大。對此,前立委、也是腎臟科醫師沈富雄,1日批王必勝忽略重點,如果是他去調查,一定會要求廚師模擬他在事發期間「炒裸條」的過程,就能找到異常之處。沈富雄並說,他有一個深綠朋友的姪女就是此案重症病患之一,「粿仔條她吃得不多,只吃兩口,但7小時就昏迷了,她吃的那部分、那兩口,含毒最多!」。
寶林茶室中毒風暴震驚全台,截至目前累計通報數共有31人,其中2人送醫不治、5人加護病房急救、(1人使用葉克膜、4人昏迷),另外3人在一般病房休養,而有21人已返家休養。所屬的百貨公司美食街,周末生意也受到嚴重波及。
寶林茶室中毒案已釀2死、5命危,但中央檢驗帶回的食材、醬料目前皆未檢出米酵菌酸,精神科醫師沈政男說,米酵菌酸是由唐菖蒲伯克氏菌椰毒亞型洐生而來的毒素,目前大陸已有可檢驗唐菖蒲伯克氏菌椰毒亞型的試劑,「(食材)驗不到米酵菌酸,不代表驗不到唐菖蒲伯克氏菌椰毒亞型菌」,不妨去買試劑來驗,如果驗到細菌,就能證實了。
寶林案延燒,但店內粿條、香蘭葉和在來米粉3樣主要食材檢測米酵菌酸全陰性,曾任台大醫院副院長的桃園市副市長王明鉅透露,第一時間查詢醫學文獻就懷疑應是寶林「獨家配方」出包,加上中毒桃園市民描述「醬料很苦」,使他高度懷疑醬料,建議中央徹查醬料。但衛福部指出,取自寶林A13店的35件食材檢體,包括醬料等,均未驗出米酵菌酸。
台北市寶林茶室發生食品中毒案,死者血液檢出米酵菌酸;日前傳出彰化1名醫師吃下粿仔條後身體不適,彰化縣衛生局已前往採樣,並啟動粿仔條製造業及餐飲業加強查核輔導專案,計完成稽查21家,均符合規定。
寶林食物中毒案狂燒,但店內粿條、香蘭葉和在來米粉3樣主要食材檢測米酵菌酸全陰性,曾任台大名醫的桃園市副市長王明鉅透露,第一時間查詢醫學文獻就懷疑應是寶林「獨家配方」出包,加上中毒桃園市民描述「醬料很苦」,讓他對醬料高度懷疑,直言去年桃園法國麵包中毒事件也是蛋黃醬惹禍,除建議中央徹查醬料,桃園未來稽查也會加強檢視醬料製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