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系列講座的搜尋結果,共264筆
「拍刺」是南島語族傳統紋身文化,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今(7)日舉辦「2025拍刺浪潮節」,邀請6國的傳統拍刺紋身師,透過紋身藝術帶領民眾感受南島文化之美。
隨著高齡社會來臨,詐騙手法層出不窮,不少長者在申請保險理賠時,因資訊不足誤信所謂「保險黃牛」的協助,反而導致自身權益受損。為提升年長者的防詐意識與正確理賠觀念,臺灣產物保險與華山基金會合作,於新北市鶯歌區舉辦「拒絕保險黃牛,防制詐騙更容易」主題講座。透過實地互動與案例分享,讓長者在輕鬆氣氛中學會識詐、防詐。
全球供應鏈重整與地緣政治劇烈變化的時代,成立於1968年、在高雄起家的華立企業,能維持穩健成長並再創高峰,背後關鍵在於扎實的基礎與長期耕耘的企業文化。現任董事長張尊賢,承接父親創業的志業,以穩健務實的經營理念延續企業精神,在傳承中推動轉型升級,帶領華立邁向新一階的成長。接班後的張尊賢,將「創新開發+成長營運」雙引擎列為公司主軸,推動多元事業群並強化核心競爭力。
台灣於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每5人中就有1人年逾65歲,高齡社會來臨,退休族面臨的不僅是如何「安居」,更要如何「保財」,信義居家長期關注樂齡族群的生活品質,透過「居住好生活」系列講座,邀約2025信義居家認證合作專業廠商,陪伴長者面對高齡生活的不同課題,在九月分別與中國信託商業銀行及臺北市樂齡學習示範中心合作,舉辦「防詐信託」與「防水修繕」兩場主題講座,透過實際講座串聯金融制度、生活知識與社區行動,陪伴樂齡族群將「安居保財」落實於日常生活。
遠傳(4904)周三獲頒「114年度台北市中高齡者暨高齡者友善企業認證」,以具體行動展現全齡共融、幸福有感的職場文化,包含積極導入彈性工時、遠距工作、AI賦能與持續學習,以及完善健康照護及「退休三站」等創新措施。隨著台灣即將邁入超高齡社會,企業面臨勞動力短缺與世代斷層,如何善用中高齡等多元人才已成為關鍵。
台江內海的潮聲再次浮現。由國家海洋研究院策劃的「看台江.踅五條港-沙洲、港口與沉沒的記憶」特展,自10月16日至10月30日在台南中西區信義街「硓𥑮石黃宅」登場,18日上午舉行開幕茶會,吸引海洋文史與考古界人士齊聚,一同走進台江四百年來的海洋記憶。
南華大學為提升學生就業競爭力及培養創業潛力,每學期皆舉辦「企業人文與創新創業系列講座」。首場由視覺藝術與設計學系以「我的專職藝術家之路」之主題,邀請專職藝術家張立曄分享其自學藝術、突破困境並成為專職創作者的生命故事,鼓勵學生思考專業技能的應用與發展方向,了解藝術職涯的多元樣貌。
南華大學高教深耕計畫辦公室特色系所計畫,由人文學院、人間佛教數位學習碩士在職專班及宗教學研究所共同主辦的「2025人間佛教學術系列講座」,於9月25日揭開序幕。首場講座邀請佛光山文化院院長依空法師,以《八大人覺經》為題,深入詮釋佛教經典智慧,並引導與會者思索如何在現代社會實踐佛法。
新北市是全台製造產業重鎮,其中印刷業更是代表產業之一,為讓更多人認識新北市這座產業城市的能量,新北市設計中心特別策劃「2025新北製造:打開城市工廠」系列活動,自10月起至11月初分階段展開,規劃雙展覽、六大見學路線、三場系列講座及專場導覽,帶領民眾深入探索新北製造的多元面貌。
在競爭激烈的就業市場中,許多大專院校學生都會在學期間安排實習計畫,提早布局職涯。面對各式實習計畫,合理的薪資與保障,以及是否能在有限時間裡,累積實戰經驗、接受專業培訓,甚至與未來職涯發展緊密銜接,都是學子最關注的焦點。而信義企業集團推動多年的「不動產業務實習計畫」,提供月薪42K、獎學金最高48K待遇,以半年時間完整培訓學子建立相關專業與能力,同時輔導考照,成為有志進入房仲業界學子的首選。
南華大學承辦環境部委託推動的「淨零綠生活常設展計畫」,在校長高俊雄與佛光山佛陀紀念館如常館長共同帶領下,於高雄佛光山佛陀紀念館禮敬大廳二樓推出「綠色新世代‧生活微塵中的環保奇蹟」常設展,並分別於9月20日至21日推出「佛館生態巡禮X綠色旅遊探索」及「佛館一日綠生活X中秋食物的美麗與哀愁」 兩場活動。此次活動響應即將到來的9月27日世界旅遊日與10月6日中秋佳節,引導學員從綠色旅遊的實踐、中秋低碳飲食的設計,認識淨零綠生活的理念,讓這份綠色行動能在日常點滴中發酵,成為改變未來的環保力量。
為培育金融實務即戰力,凱基投信受政治大學金融系邀請,成為首家金融業者參與「政大金融學系金英講座」,開設「現代金融實務:資產管理的實戰與挑戰」課程。凱基投信董事長丁紹曾於9月23日率領公司一級主管親臨政大商學院元大講堂授課,展現對金融教育的高度重視。透過精心規劃的十堂課程,凱基投信承諾將結合實務與創新,攜手政大師生,共同開創資產管理新局,為台灣金融業注入更多專業能量。
美東時間2025年9月20日晚由環球兩岸關係研究會和全球華人政治學家論壇主辦,台灣中流文教基金會和上海東亞研究所贊助的《兩岸熱點》系列講座第四十六講暨閉門線上研討會在美國華盛頓舉行。會議由美國美利堅大學教授、環球兩岸關係研究會召集人趙全勝主持,中國文化大學新聞學系教授莊伯仲和中國人民大學兩岸關係研究中心主任王英津聯合主講。來自全球各地的近20位學者參與了會議,其中戎撫天、何思慎、林宏宇、節大磊、朱志群、趙宏偉、殷燕軍、祁冬濤等專家學者在問答環節分享了看法並提問。
「詩學」的發展反映時代的潮流、社會局勢及政經環境的變化,尤其清朝末年,倡議百日維新的梁啟超提出「詩界革命」,文人胡適更曾倡導「白話文運動」,這些轉變讓詩學發展面臨諸多挑戰,但國科會表示,「舊詩」本身並非過時,不少文人雅士透過分析舊詩,展開跨越時間的對話,為此《人文沙龍系列》講座也特別邀請暨南國際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特聘教授曾守仁,分享清末「新」詩學與現代性的關聯。
「2025關渡國際自然藝術季」14日於關渡自然公園登場,特別開放民眾免費入場參加開幕式,更由台北市長蔣萬安親自為活動揭開序幕。蔣萬安表示,今年除了是藝術季20周年外,更洽逢關渡自然公園再獲國際濕地聯盟「星級濕地中心獎」的雙星肯定,市府將持續以「永續共融希望首都」為施政願景,期許下個更精彩的20年。
為落實企業社會責任、回應高齡化社會的挑戰,台名保經於今夏重磅推出「名人講堂」系列主題講座,聚焦退休準備與失智症關懷兩大核心議題,以知識分享和情感連結的方式,讓參與的夥伴與貴賓有很深的共鳴。
三軍總醫院昨日舉辦「三總心國醫情」系列講座,由三總皮膚科部主治醫師劉昇雯進行「帶狀疱疹處置及預防」專題演講,透過醫師專業解說普及醫病知識,使民眾有效了解帶狀疱疹症狀及治療方式,並提醒民眾若身體一側出現帶狀的群聚水泡,且底部皮膚發紅,伴隨著疼痛、灼熱感、刺痛感等症狀,切勿輕忽,應及早就醫維護自身健康。
屏東縣政府文化處主辦「2025南國設計沙龍」, 今(5)日下午在屏東總圖登場,首場活動吸引縣府同仁、農漁會、社區夥伴及設計產業界熱烈響應。縣長周春米表示,一個城市要漂亮,需要很好的設計,產業也需要透過設計包裝,南國設計沙龍可以很好的提升屏東的設計力,展現設計在地方治理中的高度關注與參與熱情。
「2025暑期科普大師講座」系列活動於24日畫下壓軸句點,由中原大學物理系孫維新講座教授主講「當阿緹米絲遇上嫦娥-大國爭霸在月球」,市長張善政親臨現場,與師生一同投入在這趟跨越地球疆界的知識之旅,感受科普教育結合國際視野與想像力的力量。
由臺灣證券交易所攜手證券期貨、投信投顧等周邊單位共同主辦的「2025投資新趨勢系列講座」,8月16日(六)在台中裕元花園酒店4樓溫莎廣場盛大舉行。現場匯聚產官學投資專家,帶領投資人掌握金融市場最新趨勢,並深入探討黃金現貨交易平台新制與投資風險,吸引眾多民眾踴躍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