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紅冠水雞的搜尋結果,共35

  • 美濃湖復育有成 水雉重返棲地奪雙獎

    美濃湖復育有成 水雉重返棲地奪雙獎

     高雄美濃湖溼地復育成果豐碩,成功讓保育類水鳥「水雉」重返繁殖棲地,並在全國171件專案中脫穎而出,榮獲「天下城市治理卓越獎」及「資誠永續影響力獎」雙重肯定,展現地方推動生態保育的成果。

  • 高雄美濃湖「水雉」歸來!奪雙料大獎 生態復活全靠這群人

    高雄美濃湖「水雉」歸來!奪雙料大獎 生態復活全靠這群人

    高雄美濃湖濕地復育成果亮眼,成功讓保育類水鳥「水雉」重返繁殖棲地,並在全國171件專案中脫穎而出,榮獲《天下雜誌》「2025天下城市治理卓越獎」環境保護組優選及「資誠永續影響力獎」生態保育獎雙重肯定,展現地方推動生態保育的成果與決心。

  • 五股溼地重生 候鳥樂園再現

    五股溼地重生 候鳥樂園再現

     新北市五股溼地位於成蘆橋旁,曾一度乾涸,歷經新北市政府與荒野保護協會合力棲地營造,如今已重現生機。工程完工後,吸引池鷺、小水鴨與磯鷸等多種鳥類棲息覓食,成為北台灣候鳥遷徙的重要中繼站。

  • 還河於自然 大窠坑溪新步道 放風好去處

    還河於自然 大窠坑溪新步道 放風好去處

     新北市政府水利局致力營造友善親水空間,大窠坑溪第二期整治工程已於114年5月順利完工,延續第一期「近自然工法」將原本封閉的三面光水泥渠道,轉型為綠意盎然、生態豐富的親水廊道。全長925公尺的整治範圍內,自堅實橋至山腳溪橋,採用曲線格梁、原木丁壩與塊石挑流,提升水質與生態棲地條件,成功營造出多樣水域型態與「生態跳島」,目前已觀察到超過82種野生動植物,包括紅冠水雞、翠鳥與黃綠澤蟹,生態復育成效斐然。

  • 中和藤寮坑溝藏「彩蛋」 紅冠水雞溪畔築巢孵育新生命

    中和藤寮坑溝藏「彩蛋」 紅冠水雞溪畔築巢孵育新生命

    中和區藤寮坑溝日前1隻紅冠水雞正在溪畔築巢下蛋,巢中2顆白底帶斑點的蛋,水環境巡守隊在藤寮坑溝巡查時驚喜發現。這份珍貴的發現,不僅是大自然給的禮物,更是新北市水利局長期投入水環境整治,所換來的最好回報。

  • 還河於自然 大窠坑溪二期啟用

    還河於自然 大窠坑溪二期啟用

     新北市泰山區大窠坑溪為「還河於自然」示範河域,新北市府斥資1億5677萬元打造,從堅實橋至山腳溪橋,全長925公尺,採用「近自然工法」保留原河川地貌。新北市長侯友宜11日出席完工典禮,他表示以「近自然工法」營造水域型態及棲地條件,還原河道景觀,並建立長達約1.3公里的景觀綠廊,提供在地民眾散步、親近自然的好場域。

  • 影》黃小鷺入住台東鷺鷥湖 浮島築巢育嬰 產4隻鳥寶寶

    影》黃小鷺入住台東鷺鷥湖 浮島築巢育嬰 產4隻鳥寶寶

    台東森林公園鷺鷥湖成鳥界育嬰室!一對黃小鷺夫妻相中台東縣野鳥協會與台東縣政府合作打造的人工浮島,在島上築巢安家,產下4隻鳥寶寶,目前正值育雛尾聲,鳥寶們精力旺盛、食慾驚人,鳥爸鳥媽忙進忙出餵食,吸引鳥友搶拍珍貴畫面。鳥會前會長楊宗瑋表示,黃小鷺利用浮島育孕下一代,對鷺鷥湖生態保育有加分。

  • 新北治水 「四大黑龍江」告別臭名

    新北治水 「四大黑龍江」告別臭名

     新北市「四大黑龍江」昔日臭名遠播,水利局推動水安全、水清淨、水育樂、水滲透、水生態、水文化「六水治理策略」,經過6年整治及生態復育,如今蘆洲鴨母港溝、板橋湳仔溝、中和瓦磘溝及中和藤寮坑溝環境復原,河川「活」起來,真正實現「我家門前有小河」的美好願景。

  • 新北「黑龍江」活起來!水利局妙手整治 瓦磘溝、水湳溝重現生機

    新北「黑龍江」活起來!水利局妙手整治 瓦磘溝、水湳溝重現生機

    新北市「四大黑龍江」昔日臭名遠播,水利局推動水安全、水清淨、水育樂、水滲透、水生態、水文化「六水治理策略」,從截汙、接管汙水,到引進清水、用自然工法修復溪流,經6年整治及生態復育,如今蘆洲鴨母港溝、板橋楠仔溝、中和瓦磘溝及中和藤寮坑溝環境復原,讓河川「活」起來,真正實現「我家門前有小河」的美好願景。

  • 新北大漢溪濕地賞鳥季開跑 紅冠水雞、台灣八哥現蹤

    新北大漢溪濕地賞鳥季開跑 紅冠水雞、台灣八哥現蹤

    時序進入春夏,大漢溪人工濕地內花朵陸續綻開,各式鳥類展開雙翅迎接春夏的到來。除人工營造的水域環境外,區內大面積的樹林與草地環境更是都市水泥叢林中不可多得的自然綠地,現階段已聚集多種低海拔野生鳥類,此時正是最佳的賞鳥季節。

  • 宜梧滯洪池整治 拚明年初完工

    宜梧滯洪池整治 拚明年初完工

     雲林縣政府為提升口湖鄉防洪能力,兼顧生態保育與觀光發展,提出「宜梧滯洪池水環境改善計畫」,17日正式開工,以自然生態工法進行整體景觀規畫與改善,結合露營區,營造更完善的生態環境與人文景觀,預計2026年1月完工。未來將持續發展多元觀光,推動綜合治水及國土復育政策。

  • 雲林宜梧滯洪池再升級!防洪、保育還可露營

    雲林宜梧滯洪池再升級!防洪、保育還可露營

     雲林縣政府為提升口湖鄉防洪能力,兼顧生態保育與觀光發展,提出「宜梧滯洪池水環境改善計畫」,17日正式開工,將以自然生態工法,進行整體性景觀規畫與改善,結合露營區,營造更完善的生態環境與人文景觀,預計2026年1月完工。未來將攜手雲嘉南國家風景區,多元發展在地觀光,推動綜合治水及國土復育政策。

  • 台南 農田毒鳥重演 農業局宣導難防

    台南 農田毒鳥重演 農業局宣導難防

     台南市吳姓鳥友8、9日在官田區陸續發現紅冠水雞、水鴨、田鷸、高蹺鴴等107隻鳥屍,懷疑是遭翻耕水田的農藥毒死;他從2009年開始觀察,同樣的情況年年上演,希望政府能在顧及農友營收與生態之間找到平衡點。

  • 台南農田成鳥葬場!百隻水鳥慘死 農藥奪命

    台南農田成鳥葬場!百隻水鳥慘死 農藥奪命

     台南市吳姓鳥友8、9日兩天在官田區陸續找到紅冠水雞、水鴨、田鷸、高蹺鴴等107隻鳥屍,懷疑是遭翻耕水田農藥毒死。他表示,從2009年開始觀察,同樣的情況年年上演,其實政府都有在做社區宣導,但是農民的防治用藥習慣每人不同,希望政府能在顧及農友營收與生態之間找到平衡點。

  • 冬日「寂」美 收集台北12處賞落羽松公園景點

    冬日「寂」美 收集台北12處賞落羽松公園景點

    【旅遊經 洪書瑱報導】冬季除了賞梅外,寒風簌簌,如聖誕樹造型的落羽松,樹梢隨著季節轉換,由翠綠逐漸變成金黃、橙紅,甚至帶點深褐色,層層疊疊的色彩在陽光照射下形成一道道美麗的風情畫,近幾年也受到許多遊客喜歡。而繁華都市的台北,也有許多賞落羽松的口袋名單,如:大家所熟知的大湖公園湖畔、大安森林公園湖畔、原住民主題公園湖畔、士林官邸外,復興崗站旁線型公園、信義22號廣場、園區綠地、九如綠地等共12處,都是台北欣賞落羽松美景的公園景點,也提醒每年的「FUN松」時刻,每年約在11月到翌年2月,是追落羽松的最佳季節!

  • 台南六甲公所推出特色月曆 收錄素人畫家鳥禽畫作

    台南六甲公所推出特色月曆 收錄素人畫家鳥禽畫作

    台南市六甲區公所開公務車的司機林志強,從小熱愛繪畫,但出社會後鮮少時間能持續,直到近年才重拾畫筆,公所最近製作月曆送給鄰里長及志工,裡面收錄13件林志強的鳥禽畫作,也希望藉此推廣六甲常見的特色鳥類。

  • 白冠雞腳上長瓣蹼愛游泳 冬季現身新北大漢溪人工溼地

    白冠雞腳上長瓣蹼愛游泳 冬季現身新北大漢溪人工溼地

    隨著東北季風的來襲,天氣逐漸轉涼,新北市大漢溪沿岸的人工溼地水面也開始熱鬧起來。雖然冬季的大量雁鴨預計1個月後抵達,但現在已能見到一種「白面黑身」的水鳥,它們是冬季的早鳥主角「白冠雞」。

  • 珍稀黑翅鳶 現身台南後壁田間

    珍稀黑翅鳶 現身台南後壁田間

     退休教職員周伴昇是玉山國家公園資深志工,近年在台南後壁老家田間,意外發現以慣行農法為主的稻田產區依然有豐富的鳥類生態,今年他與農友張巍騰在田中架設棲架和攝影機,成功拍到珍稀鳥類「黑翅鳶」的身影,讓農友們又驚又喜,希望未來有機會還能捕捉到老鷹的英姿。

  • 雲林溪的日與夜

    雲林溪的日與夜

     雲林溪經歷漫長的黑夜之後,終於重見天日了。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