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紫金山的搜尋結果,共56

  • 劉伯溫也比不上 他拒絕朱元璋9次邀請 死後還被厚葬

    劉伯溫也比不上 他拒絕朱元璋9次邀請 死後還被厚葬

    朱元璋一生對隱士懷有特別的敬重,而陳遇便是其中最特殊的一位,《搜狐網》歷史專欄解析,他多次拒絕出仕,卻仍贏得朱元璋的器重,甚至在身故後被葬入南京紫金山,地位不亞於劉伯溫,令人好奇其中的原因。

  • 朱元璋陵碑「明」字多一橫 被諷有月無日 背後藏玄機

    朱元璋陵碑「明」字多一橫 被諷有月無日 背後藏玄機

    南京紫金山下的明孝陵,是明太祖朱元璋與馬皇后的合葬陵墓,遊客常注意到陵碑題字「眀孝陵」,並非熟悉的「明」,而是多了一橫的「眀」。有人戲稱這是「有月無日」,暗諷明朝命運不長;也有人懷疑是工匠出錯,但經大陸學者考證,這一差異其實與古文字的演變、陰陽風水觀念以及當時的文化氛圍密切相關。

  • 朱元璋明孝陵打破千年傳統 彎曲神道暗藏天象玄機

    朱元璋明孝陵打破千年傳統 彎曲神道暗藏天象玄機

    南京紫金山南麓靜臥著中國規模最大的帝王陵墓明孝陵,這座朱元璋與馬皇后合葬的皇陵,自洪武十四年(1381年)建成已逾600年。《搜狐網》歷史專欄指出,與歷代帝陵不同,它的神道蜿蜒曲折,長久以來引發無數疑問,近代考古研究揭示,其陵墓格局竟與北斗七星緊密相合,隱藏著一段耐人尋味的天象祕密。

  • 青海冷湖的轉型故事之二:戈壁荒灘建天文高地

    青海冷湖的轉型故事之二:戈壁荒灘建天文高地

    光學觀測台是天文學研究基礎。青海冷湖台址發現後,一批大專院校和天文台紛紛在這裡啟動望遠鏡專案,有力推動中國光學天文發展。

  • 大陸2台太陽系天體觀測望遠鏡開建  將實現多個第一

    大陸2台太陽系天體觀測望遠鏡開建 將實現多個第一

    大陸央視21日報導,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主導4.2米地基專用天體測量望遠鏡與2.5米多終端通用望遠鏡,6月21日在青海冷湖天文觀測基地啟動興建。這兩台望遠鏡的主要科學目標都是用於太陽系天體觀測,在觀測技術手段上相互補充,實現對太陽系天體的高精度「定位」。

  • 北半球6月11日迎來2025年度最低滿月

    北半球6月11日迎來2025年度最低滿月

    2025年度「最低滿月」11日現身天宇,北半球看到的是一輪今年之中離地面最近的滿月。以北京為例,6月11日午夜時分,看到的月球視赤緯為-29度10分,月亮的地平高度不足21度,仿佛低垂地懸在地平線上。

  • 敬悼敬愛的許老爹

    敬悼敬愛的許老爹

     回首與老爹結緣,至今已逾二十寒暑。未識老爹之前,他的大名在我們這些後輩心中,幾乎如神話般存在。老爹不是那種身形高壯、北地豪雄式的將領,他是溫潤的,但那溫潤之中蘊藏著堅毅與凜然正氣,深植我們心中。

  • 海納百川》敬悼我們敬愛的老爹——許歷農上將(張亞中)

    海納百川》敬悼我們敬愛的老爹——許歷農上將(張亞中)

    今晨,一通來電驚醒我沉睡的心。電話那頭傳來老爹辭世的消息,我怔住了。雖然早已有所準備,幾週前與陳將軍及老爹辦公室聯絡時,就得知老爹身體微恙,心中已隱隱感到一絲哀傷。但當這一刻真的來臨,還是晴天霹靂,難以接受,心痛至極,久久不能自已。

  • 清明祭祖 朱立倫:不忘民族根本

    清明祭祖 朱立倫:不忘民族根本

     4日是清明節,正在大陸訪問的中國國民黨副主席夏立言一行3日上午前往南京中山陵向國父孫中山陵寢祭拜。夏立言表示,國父的遺志是「和平奮鬥救中國」,兩岸都在努力實踐,兩岸之間沒有什麼鴻溝是跨不過去的,重申兩岸交流的重要。國民黨主席朱立倫指出,兩岸是炎黃子孫、同文同種的中華民族,應堅持不忘本、不忘根,但很遺憾「在台灣仍有政黨為了政治目的,連自己的文化與祖先都不願承認」。

  • 南京中山陵祭拜國父 夏立言:兩岸間沒有什麼鴻溝跨不過去

    南京中山陵祭拜國父 夏立言:兩岸間沒有什麼鴻溝跨不過去

    明天是清明節,正在大陸訪問的中國國民黨副主席夏立言今天(3日)上午前往南京中山陵向國父孫中山陵寢致敬。夏立言表示,國父的遺志是「和平、奮鬥、救中國」,兩岸都在努力實踐,所以兩岸之間沒有什麼鴻溝是跨不過去的。

  • 大明王朝16帝卻只有十三陵 少3人原因揭密

    大明王朝16帝卻只有十三陵 少3人原因揭密

    大明王朝從明太祖朱元璋到明思宗朱由檢結束,一共歷經16位皇帝,國祚長達276年,不過位於北京昌平區的明朝皇家陵寢卻名為「十三陵」,獨缺朱元璋、建文帝朱允炆以及明代宗朱祁鈺。

  • 鵝鑾鼻燈塔草地觀星音樂會5日開始報名 將美麗星空撲克牌帶回家

    鵝鑾鼻燈塔草地觀星音樂會5日開始報名 將美麗星空撲克牌帶回家

    屏東縣政府配合恆春建城150周年,推出「來恆春擁抱宇宙」活動,3至4月舉辦4場「在鵝鑾鼻霸占星星」草地觀星音樂會,由屏東星空大使施世治帶領悠遊星海,5日起開放線上報名。屏東縣政府表示,參加草地觀星音樂會還可以把特製的「星想屏東」撲克牌帶回家,收藏星空之美。

  • 跨越150光年的相遇 金牛座畢宿星團見證恆春建城150年

    跨越150光年的相遇 金牛座畢宿星團見證恆春建城150年

    【旅奇傳媒/編輯部報導】150年前,因牡丹社事件清廷開始重視台灣的防禦,建立恆春古城,恰巧距離地球約150光年的金牛座畢宿星團,今日所見的星光,正是當時恆春建城發出來的光線,時至今日這些星光才抵達地球,時光旅行與歷史洪流交會,共同見證了恆春建城150週年。

  • 今年「農曆年」有384天!比國曆多19天 專家曝原因

    今年「農曆年」有384天!比國曆多19天 專家曝原因

    隨著國曆2025年到來,農曆春節也接近了,但國曆農曆今年在日數上將出現顯著差距,2025年為平年,一年為365年,但農曆乙巳蛇年則長達384天,比國曆長了19天,也比去年的甲辰龍年354天長了30天。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台科普主管王科超解釋,這是因為農曆閏年的關係,一個閏年有13個月,才會造成上述情況。

  • 《港股》數據難看 恆指開年慘跌

    周四開年第一個交易日,香港股市主要指數全面開低走低,目前恆生指數下挫1.54%,為19751.92點。國企股(H股)跌1.86%,為7154.31點。周四發布的財新中國12月製造業PMI回落至50.5,不如市場預期。

  • 2025年起大年三十將「消失5年」 專家揭原因

    2025年起大年三十將「消失5年」 專家揭原因

    2025年1月29日將迎來蛇年的農曆新年,不過從2025年開始,連續5年的大年三十都將「缺席」,必須等到2030年才會再出現,大陸中科院專家指出,背後的原因和月亮的圓缺變化有關。

  • 錦絲手中穿 中華傳統文化代代相傳

    錦絲手中穿 中華傳統文化代代相傳

    南京雲錦博物館中機杼聲不斷,僅有頭髮絲十分之一粗細的桑蠶線經工匠巧手,在錦緞上來回穿梭。館方品牌主管、臺灣青年何冠奕將縷縷絲線放在手心,讓訪客們仔細查看。「它非常之細,色彩豔麗,精美絕倫。中華傳統文化就像手中的這根絲線,需要我們一代代人接續傳承。」

  • 《港股》科技股領跌 恆指連3漲止步

    隔夜美股那斯達克指數再創新高,但反映中概股表現的金龍指數卻下挫逾1%,受此打擊,周三香港恆生指數盤中跌0.9%,報20514.66點,結束連漲3天的升勢。國企股(H股)跌約1%,為7338.57點。

  • 南京野豬氾濫!衝撞高鐵致機械師身亡 還闖旅店覓食

    南京野豬氾濫!衝撞高鐵致機械師身亡 還闖旅店覓食

    極目新聞29日報導,南京一列高鐵10月27日與野豬相撞,機械師下車排查故障時,被鄰近列車碰撞身亡,此事引發關注。南京市野豬數量 已超過每平方公里4頭。專家稱,野豬進入高鐵可能是因棲息地野豬數量太多,下山覓食所致。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