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緩升息的搜尋結果,共85筆
日本政壇迎來新變局,高市早苗當選日本首相後,日圓兌美元匯率如市場預期走貶,目前已貶至154日圓,市場普遍解讀,日圓走勢應是短空長多,短線預計持續貶值,兌美元最低預計貶至155日圓,但長線是否維持貶勢待觀察。匯銀主管認為,後續觀察兩重點,一是美國及日本利率決策,二是日本央行後續是否進場干預。
日本央行歷經為期2天貨幣政策會議後,30日宣布利率連6凍,決議維持現行政策利率約0.5%,日圓兌美元匯率「由升轉貶」,一度貶破153關卡;野村投信舉辦日股投資展望說明,日本策略價值基金協管經理人河野光成指出,若日圓貶太凶,美國總統川普會生氣,他曾多次公開喊話「阻貶日圓」,加上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也呼籲日本「快升息」,預測日本央行最快12月之後會緩步升息。
陪同川普訪日的美國財長貝森特,27日與日本新財務大臣片山皋月首度會談,他呼籲日本應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外界解讀,這番言論是對日本央行(日銀)升息腳步緩慢的再次批評。日銀30日將結束為期兩天的例會,市場普遍預期該央行將宣布暫緩升息。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再度對日本央行緩慢的升息步伐提出建言。美國財政部周二發布聲明,稱財長貝森特在與日本財務大臣片山皋月(Satsuki Katayama)會晤時呼籲日方應採取「健全的貨幣政策」。
日本自民黨總裁選舉由支持財政刺激政策的高市早苗獲勝,基本上已鎖定下一任首相之位,日圓因國內政局變化而暴跌,日本10年期國債收益率也飆升至2008年以來的最高點。分析指出,市場正為日本央行可能更趨鴿派以及政府支出進一步擴張的前景做準備。大型國銀外匯交易員指出,這也引發市場對於日本央行放緩升息步伐的預期,研判「渡邊太太們要動起來了」,做空日圓的利差交易有望捲土重來。
日圓匯率貶破150,日本自民黨新任總裁高市早苗的核心經濟顧問本田悅朗表示,日本銀行若在10月升息為時過早,建議延後至12月觀察情勢後再行動。若屆時金融環境穩定,「升息1碼應該不成問題」。他同時警告,日圓兌美元若貶破150「就有點超過」,需警惕通膨風險。
週三公布的數據顯示,日本8月的出口為連續第四個月的下滑,主要是因為美國加徵的關稅,給日本汽車業和其它製造業帶來更深層的衝擊。
儘管美國總統川普再度釋出關稅言論,外匯市場大致未受太大影響,美國勞工統計局將於7月15日發布6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數據正成為市場關注焦點,被聯準會(Fed)主席鮑爾視為關鍵指標的經濟數據,將揭示川普對全球發起的關稅戰是否已對國內物價形成實質性影響。華爾街機構普遍預期,即便存在關稅傳導效應,影響可能主要集中體現在剔除食品與能源波動的核心CPI指標上,目前美元走勢近一周以來持續跌深反彈。
暑期旅遊旺季展開,換匯潮來臨,國銀全面搶攻。凱基銀行近期推出限期專案,美元、日圓換匯優存1個月期享6%高利,中信銀行祭出新台幣換匯轉存優利專案,1萬美元以上14天期最高年息6%,將來銀行也大打優惠搶市。
新台幣相對美元匯率於第2季升值11%,升值相當猛,為美化上市櫃公司半年報,央行於6月30日出手讓新台幣匯價重貶7.22角,以29.902作收,創24年來單日最大貶幅。不過,央行的作價只有一日行情,7月1日台幣又升值7.17角,以29.185作收。
群益金鼎證券19日攜手復華投信舉辦「巴菲特指路,鎖定日股新星論壇」。專家分析,日本今年經濟成長率可望高於去年,加上企業獲利增長、日本央行緩升息及長期資金流入等利多,日股走勢具多頭行情基礎。
本周迎來「超級央行周」,包括美國聯準會(Fed)、日本銀行(BoJ)、台灣央行及大陸人行都將舉行利率會議,並以美國聯準會決策釋放出的訊息,最受到各界關注。至於台灣部分,市場認為物價相對平穩,總體經濟尚未達到降息條件,本季央行應會按兵不動,利率將「連五凍」,而國內房市管制發酵,央行信用管制應不再加碼。
「翻手作雲覆手雨」或許是最能詮釋川普朝令夕改政策的註解了。
日本央行(BoJ)副行長內田真一(Shinichi Uchida)在周二表示,儘管美國關稅政策的不確定性,給經濟帶來壓力,但預計工資和物價將繼續上漲。顯示出央行仍維持升息的立場。
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於週三(7日)結束了為期兩天的會議,會後宣布維持基準利率目標區間於4.25%至4.50%不變,並且表示在貿易政策變動以及經濟動能趨緩的背景下,將會持續觀察整體局勢的發展。聯準會(Fed)今年已經連續第三次決定暫緩升息,這個結果符合市場先前的大多數預期。在此之前,聯準會在去年最後的三次會議中,總共將利率調降了整整一百個基點。
美國總統川普關稅措施反覆下,近期外匯市場震盪,綜合國銀看法,中長期多看升日圓,美元則因川普政策、美國經濟前景等不確定性仍高,短期偏跌看待。面對高度不確定環境,建議有外幣買賣需求,以分批布局為宜。
NVIDIA 的GTC大會,沒救得了輝達股價,超級央行周的結果,一樣每家央行什麼都不動。「雷聲大,雨點小」,說明了本周市場的空虛,美股、台股大致呈現震盪格局。美國聯準會維持利率在4.25%~4.5%不變,雖然也說了「預計」2025年內仍將降息2碼,也耳聞了川普不滿意沒有降息,多空雜音交錯充斥。3月22日(周六)晚間7點首播的工商時報【市場觀測站】PODCAST節目,來賓路博邁投信投資長王昱如說,整個市場亂象中,美元已看不到年初的強勢,聯準會降息的步伐顯得猶豫,原本就逆勢升息的日本,日銀(BOJ)在此次展現的態度與決心卻十分一致,「日銀目標是在縮小與美國的利差」,而日本近期經濟條件也符合升息的需求,全年3,700萬人次的國際觀光客湧進日本旅遊,創造強勁內需消費動能;日本勞動界向企業主爭取年度加薪,也得到5.5%的高調幅,是連續第二年超過5%的幅度。
央行今舉行2025年第一季理監事會,針對市場關切央行對全年GDP的估值,央行最新預測今年經濟成長率為3.05%,去年底的估值為3.13%。
月薪22K的上班族也有能力豪買百張持股,只是買進的標的不是現股、而是權證,由於權證價格相當低廉,多半價格介於1至2元間,便宜的甚至1元不到,最貴的也頂多10多元,以權證一張1,000股計,買進1張權證僅需千元之譜,資金門檻可謂是相當低,也從而給了資金不足、卻想參與台股多頭行情的小資族一個上車的機會。
受到美國總統川普加徵關稅威脅,推升美元走強,導致黃金價格跌破2900美元關卡,創2周多來最低。港媒指出,這波賣壓部分來自亞洲投資者,他們已暫停購買黃金,並開始拋售套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