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聯合利劍的搜尋結果,共847筆
10月30日在韓國釜山舉行的「川習會」中,雙方竟然打破以往的慣例,絕口不提台灣,這和過去大陸不斷強調台灣事務是中國的核心利益,也是美中關係重中之重的說法有所不同。那麽這次川習會中台灣不見了,到底是懶得理台灣,還是台灣問題在美中關係中不再佔據重要位置,值得觀察。
台灣在兵凶戰危,危急存亡之秋,忽然出現了一個有勇氣、有骨氣、敢說敢做的鄭麗文,這是台灣的運氣。當選國民黨主席的鄭麗文有志氣,能爭氣,有底氣,對岸的習近平給她寄了一封賀電。因為她的傑出表現,鄭麗文的名氣會越來越大,氣勢會越來越強。兩岸交流溝通,彼此通了氣,就不會再次看到聯合利劍的軍事演習,讓台海充滿祥和之氣!
台灣在兵凶戰危,危急存亡之秋,忽然出現了一個有勇氣、有骨氣、敢說敢做的鄭麗文,這是台灣的運氣。當選國民黨主席的鄭麗文有志氣,能爭氣,有底氣,對岸的習近平給她寄了一封賀電。因為她的傑出表現,鄭麗文的名氣會越來越大,氣勢會越來越強。兩岸交流溝通,彼此通了氣,就不會再次看到聯合利劍的軍事演習,讓台海充滿祥和之氣,善莫大焉!
總統賴清德在10日在國慶演說中,談及國防預算的增加,首曝要加速打造「台灣之盾」(T-Dome),前立委郭正亮推測,可能會向以色列買鐵穹,不然怎會講T-Dome?只是不知道要準備多少錢!國防院戰略所所長蘇紫雲解釋,「台灣之盾」(T-Dome)是整合既有愛國者三型、天弓三型,以及強弓飛彈,加上雷射防空系統,能確保台灣空防安全。
前美國副國家安全顧問博明(Matt Pottinger)警告說,大陸就算不發動全面的戰爭,也可能在4年內用經濟手段在台灣引爆嚴重的危機?國防部長顧立雄今受訪表示,中國的威脅不只是軍事層面,要創造更具有韌性的方式來應對中國軍事跟非軍事的威脅,國防部就是在戰備整備的部分努力。
解放軍「由演轉戰」突襲行動之可能性不能完全排除,政府相關單位應研擬因應作為以及指導原則。
陸委會近日點名23位赴陸發展並發表統戰言論的藝人,要求文化部約談,文化部29日表示,已依據陸委會提供的台灣藝人清單,完成通知和了解工作。多數藝人表達貼文為中國經紀公司所為或不知道貼文有違法可能,表達「未來一定會遵守相關法令」。陸委會副主委梁文傑29日對此表示,此次調查並非以懲處為目的也已基本結束,但他提醒,如再發生,必然會動用相關規定懲處。
台灣國防部預計砸下史上最大一筆無人機預算,兩年內計畫採購多達5萬架軍用商規無人機,預算總額上看500億元,立即點燃產業對無人機的高度關注。只是,國防部採購這麼多無人機的作用,到底做什麼 ?是否要迎合美國希望在台海打造「地獄景象」的恐怖奇景,以阻撓解放軍攻台。如果這麼做,真的有效防衛台灣安全嗎 ?
那些鎂光燈下的繼承者們
2025年7月15日,日本防衛省發布《2025年版防衛白皮書》,將中國大陸定位為「前所未有的最大戰略挑戰」,引發國際社會廣泛爭議。白皮書詳細分析大陸在台海、東海及南海的軍事活動,強調其對日本及區域安全的潛在威脅。此舉不僅招致大陸、俄羅斯及北韓的強烈反彈,也凸顯印太地區地緣政治的複雜緊張。
大陸央視報導,共軍海軍山東艦起降保障中隊是航母甲板上保障艦載機起降的核心力量。近年來,官兵日夜堅守戰位,集智攻關,保障多種型號、累計近萬架次艦載機安全起降,戰機出動率實現持續增長,不斷刷新著中國大陸航母戰鬥力指標新紀錄。
大陸海軍遼寧號與山東號兩航空母艦首次同時出巡西太平洋,並穿越「第二島鏈」。遼寧號艦載機起降約700架次,範圍遍及東海和西太平洋;山東號起降約420架次,鄰近硫磺島。前海軍艦長呂禮詩表示,他們是在做攻擊軍跟防衛軍的演練。
上將總長級民間版的「台海防衛兵推」6月10日舉行,分為指導組、管制組、中共組、台灣組、美國組、日本組。對於台灣組監控驅離按兵不動,不輕啟戰端一事,中華戰略暨兵棋研究協會理事長、淡江大學戰略所兼任副教授也是兵推管制組的黃介正解釋當時想定與處置。
大陸央視報導,2022年6月17日,中共海軍舷號「18」,滿載排水量8萬餘噸的第3艘航空母艦福建號正式下水。昨日福建號正式下水屆滿3周年,央視稱,「展現中共海軍邁向3航母同框時代,指日可待」。
大陸央視新聞用戶端報導,3年前的今天,福建艦正式下水,標誌著中共海軍邁向3航母時代。
大陸雙航母編隊遼寧號、山東號日前同時出現在西太平洋第二島鏈附近,前海軍艦長呂禮詩質疑,這時關島還是前沿堡壘嗎?
6月5日晚間,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應約和美國總統川普通電話。上海東亞研究所研究員包承柯指出,這次通話有三個觀察指標,包括:一、台灣問題仍是中美關係的重中之重,二、川普總統從上任至今,在過去的5個月時間裡,並沒有過度利用台灣問題來挑釁中國大陸,三、中美領導人向對方遞出橄欖枝,發出訪問邀請,讓中美關係走向穩定發揮非常關鍵的作用。
陸委會主委邱垂正接受「德國之聲」訪問時,談到兩岸「在中國武力威脅下,不可能健康有序交流」,但他強調仍會正面看待兩岸交流情事。這位被認為是「知中派」的陸委會主委,應該清楚兩岸關係僵持在和、戰之間的因果關係,只是為了民進黨立場,不得不為政策辯護,顯得有些倒果為因。
近日陸委會對附和中共統戰言論的台灣藝人進行查處,國台辦28日聲援相關藝人;民進黨中國部今天表示,話語唱和、滲透無聲;部分台灣藝人與中共話語步調一致,已不只是立場選擇,更是系統性的認知配合。此時此刻政府啟動調查行動,不是限制言論自由,而是守護自由不被極權語言劫持的必要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