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肝衰竭的搜尋結果,共80筆
國際權威醫學期刊Lancet證實肥胖和糖尿病顯著加速代謝性脂肪肝炎的發展,代謝性脂肪肝疾病是全球最常見的肝病之一,預估影響全球約25%人群,嚴重恐導致肝硬化,甚至肝癌或肝衰竭。
83歲黃女士因身體不適就醫,意外發現肝功能異常、患有B型肝炎,進一步檢查發現一顆約1.5公分的肝臟腫瘤,確診第零期肝癌。所幸發現及時,執行電燒治療後,術後3天就順利出院,目前僅需定期追蹤避免復發。
徐灝翔跑龍套30年,終於以大愛《生日快樂》入圍第60屆金鐘獎戲劇節目男配角獎被提名,他以一名罹患頭頸癌末期病人「正福」的角色,憑細膩且極具生命厚度的表演,接連入圍亞洲各獎項、金鐘。他曾因過勞導致猛爆性肝炎,身體一度瀕臨危險邊緣。「那段時間我全身無力、對任何事都提不起勁,醫生說再晚一點就可能肝衰竭。」這段與病痛擦肩而過的經歷,也讓他更能理解劇中病人的孤寂與恐懼。
醬料能增添食物的美味,但小心保存期限。腎臟科醫師江守山分享有一位40多歲的男子因全身無力、黃疸就醫,診斷是急性肝炎,且併發肝衰竭,事後追問,發現男子發病前幾天,在家吃麻醬麵,疑似是麻醬過期產生毒素,才造成肝臟急性發炎、全身變黃,所幸在治療後,從鬼門關前撿回一命。
身體出現不明抓痕?當心是肝臟在求救。醫師陳榮堅分享案例指出,一位6旬女性每天醒來都發現身上有抓痕,甚至講話到一半會突然失去意識,去廟裡祭改都沒有改善,臉色還開始變黃,就醫檢查後發現是大量膽結石掉進總膽管,導致肝指數高,造成皮膚搔癢,不自覺留下抓痕、意識混亂。
腳踝出現腫脹情況,除了單純久站、久坐、飲食習慣不良等原因外,也可能是疾病的警訊,外媒報導指出,出現皮膚緊繃、按壓後留下凹痕的腳踝水腫,也要當心是肝硬化或心臟衰竭所發出的早期警訊。
知名華語男歌手近日在世界巡演尾聲驚曝,被診斷出罹患心臟疾病,坦言「生命的沙漏正在加速」,並透露須靠規律服藥來穩定病情,將暫緩工作、專注休養,消息一出震驚歌迷,引發外界對中年心臟健康的高度關注;AIA友邦人壽提醒,生活充斥各種風險,健康、財富保障無法預測,但可以預備;因此, AIA推「鑫柑保倍」新商品,守護心肝健康,傳承與保障兩兼顧。
大陸屈公病疫情延燒,引發關注,美國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CDC)對廣東發布二級旅遊警示。兒科醫師吳昌騰指出,屈公病不只有成人才會得,連新生兒也可能被蚊子叮咬而染病,一名12天大的男嬰因為感染屈公病而臉部變黑,還有重症個案出現嚴重肝衰竭須換肝保命,提醒夏天要注意防蚊。
知名華語男歌手近日在世界巡演尾聲驚曝,於2024年被診斷出罹患心臟疾病,也引發外界對中年心臟健康的高度關注。AIA友邦人壽提醒,生活充斥各種風險,無論是健康或財富保障,我們無法預測,但可以預備。
57歲知名主持人沈玉琳,29日驚傳住進加護病房治療,原因疑似猛爆性肝炎,也可能是胰臟癌,讓這兩大疾病掀起熱議。其中猛爆性肝炎發病急又猛,吃什麼護肝?吃什麼傷肝?如何降低發生率?酒偶爾一點有沒有關係?一次解答。
主持人沈玉琳昨(29日)疑因猛爆性肝炎住院,友人指出,沈玉琳平時服用許多健康食品,醫師蘇一峰在臉書粉專提醒,大部分的藥品都在肝臟代謝,吃太多會增加肝臟負擔,因此服用健康食品要小心。醫師林姿伶也曾指出,健康或保健食品裡的紅麴、兒茶素、薑黃、藤黃果、黑升麻及阿育吠陀療法中使用的植物,已被美國醫學期刊揭露為常被使用的潛在肝毒性植物。
57歲主持人沈玉琳昨天(29日)驚傳因猛爆性肝炎住院治療,這是急性肝炎中最嚴重的一種,也稱為急性肝衰竭。對此,胃腸肝膽科醫師錢政弘分析,急性肝炎發作是因為出現「免疫失衡」,通常與免疫力低下有關,例如工作過勞、飲食不均衡、熬夜等因素。尤其一旦出現茶色尿,千萬不能拖延,應儘早抽血檢查並接受治療。
57歲主持人沈玉琳昨(29日)傳出疑猛爆性肝炎、腦水腫,被送往內湖三軍總醫院加護病房;台灣肝病醫療策進會表示,猛爆性肝炎是急性肝衰竭,若沒適時接受治療,有高達80%的致死率,是所有肝炎中死亡率最高的疾病。醫師分析造成急性肝衰竭的5大原因,包括病毒性肝炎、藥物誘發、服用偏方、飲酒過量及代謝異常,因病程發展很快,一旦出現皮膚或眼白變黃,就應立刻就醫。
隨著民眾對健康的重視,健身已經成為日常習慣,甚至追求肌肉。不過醫師警告,健身時補充蛋白質並非「多多益善」,曾有一名大陸男子常食用蛋白粉補充營養,怎料不到半個月出現無力症狀,就醫檢查顯示肝酶顯著異常,最後肝衰竭。
一名澳洲女子涉嫌在料理中摻入毒菇,毒殺分居丈夫的3位親屬,7日被陪審團裁定三項謀殺罪名成立,成為國際媒體關注焦點,澳媒報導,澳洲維多利亞省最高法院陪審團裁定,50歲的派特森(Erin Patterson)全部四項罪名(三項謀殺罪和一項謀殺未遂罪)成立。她被控於2023年7月在其家中舉辦的午餐會上,向親戚提供含有致命毒蘑菇的威靈頓牛排,導致3死1病重。
1名澳洲女子涉嫌在料理中摻入毒菇,毒殺分居丈夫的3位親屬,今天(7日)被陪審團裁定3項謀殺罪名成立,這起發生於2023年7月的案件在澳洲引發高度關注。國營澳洲廣播公司在審理期間每日播出審判的播客節目長居全國熱門節目榜首,數部關於此案的紀錄片也在製作中。
衛福部近日公布2024年國人死因統計結果,其中癌症連續43年位居死因之首。胸腔科醫師蘇一峰分享,有位大腸癌末期的80多歲阿伯近日病逝,臨終前住院只要求3件事,一是打更強的止痛藥,二是請假回家一趟做最後的道別,三則是拒絕打點滴,最後在家人、醫護陪伴下離世,讓蘇一峰直呼這種態度相當瀟灑。
我國每年約1.3萬人死於慢性肝病、肝硬化及肝癌,深耕肝臟外科領域30餘年、林口長庚副院長李威震專精肝臟移植、細胞治療,透過肝臟移植造福肝衰竭病人,並將細胞治療應用於肝癌,讓不少患者獲得痊癒機會。
口臭不僅是清潔不當的問題,還可能是身體在提醒健康出狀況。醫師洪暐傑列舉7種口腔氣味,包括糖尿病會出現的水果腐爛味、腸胃消化疾病會出現的酸臭味、臭雞蛋味可能是肝衰竭等肝臟疾病等,其中腐臭味要當心,可能存在癌症風險,口腔癌、鼻咽癌、肺癌、食道癌、胃癌都可能讓口中散發這樣的味道。
仰德高中柔道選手徐子堯在參加2025年全中運賽事時,不幸遭遇父喪之痛,讓他忍住悲傷,並向父親承諾奪下金牌,要父親安心離去。果然在一連算賽事中,徐子堯勢如破竹、忍耐舊傷,一路走到金牌戰。徐子堯站上冠軍頒獎台時,更舉起金牌,表露對父親最深的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