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股息殖利率的搜尋結果,共474筆
衛福部近日提出健保補充保費制度改革方向,將現行「單筆收入達2萬元才課徵」的規定,改為「年度累計制」,未來只要一年內來自股利、利息或租金等收入累計超過2萬元,就必須繳納2.11%的補充保費。此舉被視為健保財務改善的重要一步,但也引起投資族群的高度關注。
SCFI連4紅,一舉攻上1500點大關,加上美中取消港口費、關稅調降等利多連發,本土金控旗下投顧最新報告分析,雖然美對中關稅調降10%至47.6%,但預期對拉抬貨載需求的幫助有限,反而是航商在11月過後,通常都會透過減班後喊漲運價,作為年度長約簽訂的談判籌碼,以及美洲線在十一長假後在春節前1個月左右,向來都會出現一波運送小高峰,可望成為貨櫃3雄本季營運的兩大助力。
隨著高齡化社會加速,越來越多人開始規劃退休後的資產,希望透過投資理財讓晚年財富成長。然而,理財市場充斥著高報酬的誘惑與資訊陷阱,若缺乏足夠知識與風險意識,辛苦累積的退休金往往可能化為泡影,日本一位退休教師的真實案例,是許多人警惕的鏡子。
美股在銀行股財報強勁,晶片股勁揚下,四大指數僅道瓊小跌,其餘全面勁揚。台股今天由鴻海(2317)、日月光投控(3711)及緯穎(6669)等電子股領軍下,指數今天盤中再度寫新高,來到27673點,大漲近400點,預估成交金額達5500億元以上。
有越來越多國家成為「超高齡社會」,老年貧窮問題引人關注。美國一位82歲的婦人惠特利(Patricia Wheatley)正是典型例子,她一生勤奮任教、攻讀碩士學位,卻因為對理財缺乏興趣,如今仍無法退休,只能靠打工維生。
人氣高息ETF龍頭0056(元大高股息)第4季配息昨(1)日出爐,每單位續發0.866元,與上季持平,單季殖利率2.35%,年化殖利率9.4%,全年預計配出3.872元,超越去年表現,不僅逾145萬存股族笑著領錢,也讓爽領7位數股息的理財達人施昇輝,笑喊「韭菜」變「久財」,加上股息入袋就能立即花用,爽度不輸買0050(元大台灣50)。
人氣高息ETF元大高股息1日公告2025年第四季配息,每受益權單位配發0.866元,與上季持平,換算年息9.4%,21日為第二階段公告確定配息金額,訂於23日除息,預估將有超過145萬投資人參與。
儘管經濟基本面疲軟,中國股市8月持續上漲。MSCI中國A股在岸指數(以美元計價)上漲12.8%,主要因美中貿易言論趨於和緩,吸引了國內投資人進場。加上充裕的流動性、低利率,以及其他資產類別的報酬低迷,也進一步推動了股市反彈。
今年最後一檔航空股除息秀由台灣虎航(6757)接檔,挾著6.05元的高股息及高達6.9%的現金殖利率,成功吸引三大法人趕在除息前連四買,但仍無法為台灣虎航填息行情添柴火,致陷慘貼息困境,航空股今年挑戰秒填息全數失利。
台灣虎航(6757)今(18)日除息,每股配發6.05元現金股利,以其去年每股稅後純益6.16元換算,派息率高達98%,等於全數賺的錢都拿來配息,可謂是誠意十足,然因股息金額居台灣航空公司之冠,也間接加大了填息難度,該股僅早盤以82元、上漲0.3元開出,沒多久股價就呈倒栽蔥,由填息行情逆轉成貼息行情,也間接宣告航空股今年挑戰秒填息全數失利。
永豐投信再傳捷報,於「第九屆指標台灣年度基金大獎」中大放異彩!旗下「永豐滬深300紅利指數基金-人民幣類型」榮獲「最佳表現基金大獎同級最佳」,「永豐亞洲民生消費基金」則是摘下「最佳表現定期定額大獎同級最佳」。憑藉卓越的投資表現與穩健的操作策略,永豐投信在競爭中脫穎而出,充分展現其敏銳的市場洞察力與為投資人創造長期價值的堅定承諾。
美系外資在最新出具的報告中指出,台灣航空公司今年已充分反映總體經濟的不確定性,看好未來9-12個月將有營收穩定成長與毛利率改善,股價帶來上漲空間,給予長榮航(2618)「加碼」評等,目標價46.5元;華航(2610)「中立」評等,目標價22元。
美股受甲骨文上漲及生產者物價指數(PPI)下降激勵,指數漲多跌少,費半收盤更大漲2.38%,激勵台股今天續創新高,盤中目前最高來到25541點,預估成交金額約6000億元。
近期高股息ETF進入降配息,成立時間最久的元大高股息(0056)再創新里程碑,成為首檔規模突破5,000億元的高股息ETF。投信法人指出,觀察近期高股息ETF表現,自4月9日低點反彈以來,0056績效表現為31.78%,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群益台灣精選高息(00919)分別也有21.31%與20.62%。
據證交所資料,元大高股息(0056)規模突破5,000億元,繼元大台灣50(0050)之後,為首檔高股息ETF規模達成此紀錄。
雖然單季配息金額下滑,元大高股息(0056)仍是投資人偏好的高股息ETF之一。發行商元大投信今(10)日宣布,0056規模正式突破5,000億元,是繼元大台灣50(0050)之後,首檔高股息ETF規模達成此一紀錄。
台股在8日創下收盤與盤中歷史新高,帶動台股ETF市場人氣居高不下,台股ETF受益人數在集保戶股權分散9月5日最新統計資料顯示,總人數超越1,143萬人,創下新高。台股創高的同時,投資人應該在成長及價值股間如何選擇,才能因應目前多變的盤勢,話題引發熱議。
中國經濟轉型,以及川普關稅深化地緣政治風險,對散裝航運長期供需產生結構性影響,國內大型金控旗下投顧最新報告直白點出,散裝航運已從「黃金十年」回歸平淡,未來難見運價倍數漲幅的大周期,並盤點裕民、慧洋、中航、新興等6家指標股,認為雖然股息殖利率普遍都有4%以上,但僅Capesize船型占比最高的中航,首評給予增持評級,以67元目標價推算,潛在漲幅近3成。
凱基金(2883)自結7月獲利,受惠股利入帳挹注下,單月獲利51.51億元,月增近43%,不過累計前七月稅後純益106.25億元,仍年減36%,每股盈餘0.6元。7月在美股創下新高以及台股在AI需求強勁、企業財報亮眼的激勵下,台股成交量能雖較前月收斂,但整體指數震盪走高,有利投資操作表現,加上7月步入上市櫃公司現金股利發放旺季,挹注整體獲利動能。
台股創新高,投信法人指出,考慮台股已反彈超過6,000點,累積不小獲利了結賣壓,加上台灣與美國總體經濟成長下半年將下滑,預期9月震盪加大,但後市仍看俏,建議分批買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