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航空航太大學的搜尋結果,共18筆
大陸央視9日報導,近期,大陸A股市場整體呈上升態勢,7月A股新增開戶數196.36萬戶,同比增長超過70%。與此同時,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市場多空力量對比的融資融券餘額總和,也在近期創下近十年新高,破2兆元(人民幣,下同,約合新台幣8.4兆元)投資者活躍度明顯提升。
大陸各地省級政府領導班子近來頻繁調整。河南省三門峽市委書記范付中10日跨省履新安徽省副省長。交通運輸部總規畫師吳春耕「空降」任遼寧省政府黨組成員。上觀新聞11日報導,安徽新聞聯播微信公眾號消息,安徽省人大常務會第十七次會議10日表決通過人事任免事項,任命范付中為安徽省人民政府副省長。
大陸《環球時報》9日報導,大陸國務院新聞辦公室8日記者會介紹大陸《民營經濟促進法》5月20日起施行。大陸學者專家解讀表示,《民營經濟促進法》回應了民營企業重點關切,充分體現大陸政府支持民營經濟發展堅定立場。
大陸教育部22日公佈2024年度大學專業備案和審批結果與更新發佈目錄,針對專業調整優化力道加大,並觀察此次新增專業呈現出服務國家戰略、適應市場需求、面向科技發展前沿的特點,尤其是人工智慧(AI)相關的交叉專業,已經成為近年來大學新增專業的一大側重點。
大陸央視報導,中國大陸教育部22日發布2024年度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大專院校大學部科系)備案和審批結果,共新增專業點1839個,調整學位授予門類或修業年限專業點157個,停招專業點2220個,撤銷專業點1428個,專業調整優化力度進一步加大。
據《央視》報導,近日中國科研團隊在深海探索領域取得了重大突破。由北京航空航太大學機械工程及自動化學院、中國科學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和浙江大學聯合研發的小型深海可變形機器人,成功挑戰了萬米深淵,最深可達馬里亞納海溝10666米深海底,為深海探索開闢了全新的道路。
大陸總理李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喊出要綜合整治「內捲式」競爭;而面對大陸內部市場過度競爭亂象下,有不少陸企選擇「出海」以避免過度內耗。不過,有大陸學者呼籲,如果大陸企業出海仍只是停留在「低價銷售」舊思維,大打價格戰,恐怕將重蹈「內捲」困境,無疑只是從大陸「捲」到國外而已。
北京航空航太大學德國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馬博在澎湃新聞撰文評論指出,5日大陸全國兩會上,整治「內捲式」競爭的議題受到關注。很多企業將目光放在「出海」。出海無疑是破「捲」之道,但「捲完國內捲國外」的低價賣貨式出海思路,並不可取;「出海反捲」要著眼於高品質發展、具有長期主義眼光與共贏思維的高水準出海,才能避免「內捲式」競爭。
大陸央視報導,中國大陸西部地區的面積占全國將近3/4,人口卻只有1/4多一點。過去,西部經濟發展較慢,不僅人才相對較少,外流還比較嚴重,讓發展面臨人才短缺困境。如今,隨著西部大開發戰略深入推進、新興產業崛起,人才格局發生翻天覆地變化。
在中國人工智慧(AI)初創企業深度求索(DeepSeek)震撼全球後,其他以發佈低成本、高性能生成式的AI企業實力也正在逐步壯大,多款中國大陸AI大語言模型開發商─包括月之暗面(Moonshot AI)開發的Kimi k1.5─也陸續登場。原先由美國初創企業為中心的AI性能競爭賽場迎來美中對抗的全新局面。
據外媒報導,深度求索(DeepSeek)在研發大模型時繞過了輝達的軟硬體整合技術「統一計算架構」(CUDA)這道AI技術護城河,這種用新的演算法高效利用硬體層面加速,能提高模型效果。只要有足夠擅長寫PTX語言的內部開發者,就能讓大陸開發的AI模型更容易適配中國國產GPU晶片,這讓美國不少AI巨頭們感受到極大的威脅。
地球磁力線像琴弦一樣被宇宙空間帶電粒子撥動,會發出什麼樣的聲音?來自北京航空航太大學的科研團隊日前發佈一項最新研究成果,在世界上首次發現了距離地球16萬公里處遙遠太空的「太空合聲」,並發現了全新的合聲波產生機制,突破了全球科學界在太空合聲波研究領域延續70多年的傳統認知。目前北航科研團隊的相關論文已經在國際知名學術期刊《自然》發表。
《中時新聞網》援引《南華早報》1月23日報導,中國已開發出世上首架可由潛艦從水下發射、在海空間反覆往返,最後返回潛艦的無人機,又稱之為「跨介質無人機」(Cross Medium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CM-UAV)。
新華社微信公眾號24日報導,地球磁力線像琴弦一樣被宇宙空間帶電粒子撥動,會發出什麼樣的聲音?中國大陸科學家領銜團隊在23日正式出版的英國學術期刊《自然》發表論文,宣布在世界上首次記錄到遙遠的「太空合聲」。
大陸央視新聞26日報導,中共中央網信辦等四部門24日發布「清朗•網路平台演算法典型問題治理」專項行動通知,主要涉及嚴禁用演算法實施大數據殺熟、深入整治資訊繭房、防範誘導沉迷等方面。專家解讀專項行動的具體任務和目標,是要如何引導演算法向上向善,促進網路平台更好發展。
近日,在首屆北京海淀馬拉松比賽中,一名81歲高齡老翁參賽並以5小時0分18秒完賽一事引發關注。陸媒報導稱,這名老翁是北京航空航太大學的退休教授潘仲英,北京海淀馬拉松是他完賽的第73場全程馬拉松賽,他的下一個目標是安全無傷地跑過90歲。
大陸財聯社23日報導,中國大陸國務院任免一批副部級國家工作人員。任命南京航空航太大學黨委書記單忠德為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任命交通運輸部人事教育司長李良生為水利部副部長;任命張政為文化和旅遊部副部長;任命重慶市副市長、市公安局局長胡明朗為應急管理部副部長;任命農融為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副主任;任命卞志剛為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副局長。
大陸央視新聞用戶端11日報導,一個世紀之前,人類第一次將氦氣液化,從此利用液氦的極低溫制冷技術被廣泛應用。例如一些大科學裝置、深空探測、材料科學、量子計算等高技術領域。然而,低溫技術中不可缺少的氦元素全球供應短缺,有什麼方法可以不用氦元素實現極低溫制冷?中國科學院大學教授蘇剛、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博士項俊森和研究員孫培傑、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李偉、北京航空航太大學副教授金文濤等人組成的聯合研究團隊通過多年研究,在近期實現了無液氦情況下極低溫制冷基礎研究的重要突破,這就為破解大陸氦資源短缺的問題提供了解決方案。該科研成果北京時間1月11日在國際學術期刊《自然》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