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華碩3的搜尋結果,共10筆
華碩(2357)4月集團合併營收為562.18億元,月減12.6%,年增35.06%,寫下歷年同期新高。其中,品牌合併營收達513.78億元,月減13.9%,年增32.81%,成績亮眼。受營收利多激勵,華碩股價開盤後一路拉高,一度突破季線直抵614元,漲幅維持1.6%以上。
美國海關及邊境保護局公告對等關稅豁免措施排除筆電、智慧型手機等多項消費性電子產品,電腦大廠鬆口氣,股價聯袂揚升。華碩(2357)、廣達(2382)一馬當先,早盤漲幅6%至7%不等,其他PC相關廠商紅光滿面,電腦週邊類股早盤漲幅逾5%。
隨著GB200伺服器量產,以及美國對等關稅政策實施前搶運潮,華碩(2357)迎接最強3月和第一季。法人評估,GB200伺服器將於第二季放量,加上電競PC換機潮,營收將能逐季成長。
電腦品牌大廠華碩(2357)、宏碁(2353)3月營收剛揭曉,聯袂創新高,適逢台股絕地大反彈,兩檔個股擺脫連續跌停頹勢,聯袂攻上漲停板。儘管雙A的3月營收均較法人原先預期理想,後續營運如何因應關稅政策調整以維持韌性,是牽動股價表現的重點。
華碩(2357)9日發布3月營收,集團營收643.15億元為單月歷史新高,月增40.95%、年增29.31%。第一季集團營收1476.94億元創歷年同期新高,年增21.36%。
川普政府啟動全面課徵關稅,對台以外銷為主的ICT產業來說,先前主要的「中國+1」產能移轉地點全中鏢。台系品牌廠華碩,3日針對新一波美國關稅政策重申,將密切關注政策與稅制變化,動態調整各項營運要素,以維持營運韌性與相對競爭力。
美系外資出具華碩(2357)最新報告,給予「買進」評等,12個月目標價為688元。
華碩3日在COMPUTEX 2024前夕,盛大舉行《Always Incredible》新品發表會,展出旗下全系列AI PC新品,共同執行長胡書賓並揭示了華碩全方位的AI策略「Ubiquitous AI. Incredible Possibilities.」,從雲端、超級運算服務、大型語言模型(LLM)到地端邊緣裝置、智慧應用程式等層面,同步搶進商用及消費市場的AI解決方案商機。
英特爾日前宣布,將在2025年前推出1億台搭載英特爾處理器的AI PC,台廠因為有完整的供應鏈,將是主要受惠者,其中華碩(2357)、和碩(4938)分別居品牌和代工龍頭,各擅勝場。
受惠季底效益拉抬,加上電競需求增溫、PC市況緩步復甦,品牌廠華碩(2357)及微星(2377)3月營收皆以年、月雙增走勢彈升,今年首季營收亦同步站上各自歷史同期第三高。雖預期第二季進入傳統PC淡季,但因應輝達(NVIDIA)RTX 40系列顯示卡銷售動能及電競市況具支撐力道,可望為兩台廠挹注後續利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