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董事長劉德音的搜尋結果,共273筆
工研院今(15)日舉辦「工研院52週年院慶暨第14屆院士授證典禮」,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2330)執行副總暨共同營運長米玉傑成為新科院士,他認為工研院將繼續引領台灣助力產業邁向新高峰,並期許自己能持續致力技術創新與突破,將專業能力轉化為更多產業價值。
面對台海風險逐漸升高,台灣最重要的企業之一台積電如常運轉,不僅交出創紀錄的財報成績,還加速推進全球擴張計畫,從亞利桑那到日本、德國都在布局,而外媒指出台積電若出走台灣,繼續擴張全球版圖,未來將迎接的挑戰會是什麼。
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近月以來高層頻繁異動,11日傳出資材管理副總李文如在長假後請辭,台積電證實,李文如將於13日離職,主要因個人因素請辭,原職務將由副共同營運長侯永清兼任。
台積電3日股東會,董座魏哲家首次獨自主持股東會「金句連篇」,直呼生意非常好、AI產品供不應求,透露台積電營收再創新高,暗示投資人「多買不會錯」;事實上,若投資人聽前董事長劉德音離別金句買台積電,即使面臨晶片關稅的不確定,每張仍賺近15萬元,國泰證期顧問處協理蔡明翰表示,若明年股東會重新檢視魏哲家「多買不會錯」,他認為,「勝率相當高」。
台積電公布2024年報,董事長暨總裁魏哲家去年一共領逾9億元的薪酬,年增率超過7成,且台積電23位副總級以上的高階主管,薪酬皆超過1億元,同樣改寫公司紀錄,人數比2023年翻倍成長。
受惠台積電美國存託憑證(ADR)17日上漲1.2%撐腰,台積電18日首度季配息4.5元除息,開盤立即填息,成為第8度秒填息,現金股利將在4月10日入帳,預計將發出1166.97億元現金,166萬股民笑呵呵!
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花了三天時間,馬不停蹄往返美國白宮與台灣總統府召開記者會,川普和賴清德兩位總統,把魏哲家高高地捧在手掌心,原因是台積電宣示擴大投資加碼1000億美元在美國亞利桑那州蓋晶圓廠,連同之前投資650億美元,總計達到1650億美元(5.4兆台幣),這筆「川普交易」,讓川普龍心大悅。但賴總統記者會後多空爭論漣漪不斷,電視名嘴說,「可以不相信賴政府,但沒有人比魏哲家專業,要相信台積電」。是這樣嗎?
記憶體大廠美光科技(Micron)受惠川普政府有意推動優先採購美國製造的記憶體產品,加上延攬台積電前董事長劉德音出任董事,有助美光加速AI布局,美光利多消息激勵台廠PCB健鼎(3044)、台表科(6278)等記憶體模組供應鏈發展前景,未來可望進一步受惠且迎來急單效應。
台積電前董事長劉德音在退休後開啟人生新篇章。美國記憶體大廠美光日前宣布聘請劉德音擔任公司董事。劉德音憑藉深厚的半導體製造背景,能為美光提供關鍵晶圓製造與先進封裝技術建議,特別是在高頻寬記憶體(HBM)布局與競爭力提升。
台積電前董事長劉德音在退休後開啟人生新篇章。美國記憶體大廠美光日前宣布聘請劉德音擔任公司董事。劉德音憑藉深厚的半導體製造背景,能為美光提供關鍵晶圓製造與先進封裝技術建議,特別是在高頻寬記憶體(HBM)布局與競爭力提升。
台積電宣布將對美國擴大投資1000億美元,在野黨質疑遭川普政府施壓恐成「美積電」,台積電董座魏哲家與總統賴清德召開記者會釋疑。對此,前立委林濁水表示,此議題不只藍綠對陣,台積電本身也有路線爭議,但魏哲家的說明已將川普施壓和美積電的爭議全碾壓成雞毛蒜皮,台灣也因此更鞏固了全球產業鏈與地緣政治的地位,民進黨不必再補充政府沒有受到美國壓力。
記憶體大廠美光科技(Micron)宣布,任命台積電前董事長劉德音出任董事,AI拼圖露契機,加上記憶體報價傳漲價,南亞科(2408)、創見(2451)等美光概念股聞香登高,7日盤中都觸及漲停,創見更一早鎖死關門到底。
小編今天(7)日精選5件國內外重要財經大事。台積電決定赴美設立研發中心,引發市場疑慮,董事長魏哲家說,美國研發中心是為生產線繼續推進,不用每件事都回台請示。5奈米延伸到4奈米是種研發,或3奈米後來改良版的N3P也是一種研發,外界所提的研發,如2奈米到1.6奈米、1.4甚至埃米,這些研發人員大約有1萬人左右,位於新竹的全球研發中心,承諾美國要設立的研發中心規模1,000人,是為生產線上精進。
台積電前董事長劉德音去年6月退休後,鮮少出席公開場合,劉去年11月透露將成立協助美國先進開季發展以及製造競爭力的智庫,美國記憶體大廠美光6日宣布延攬劉德音擔任董事一職,業界傳出主要是希望劉德音可以讓美光的HBM業務與台積電順利接軌。
美光宣布重磅人事案,任命台積電前董事長劉德音為該公司董事會新成員,以仰賴其豐富的半導體製造與企業領導經驗,推動美光在記憶體與儲存市場的長期發展。
半導體業震撼消息,美光(Micron)最新宣布,任命台積電前董事長劉德音為公司董事會新成員,早前曾傳出可能轉戰英特爾,最後卻進入美光董事會。
美光(Nasdaq:MU)宣布任命前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Mark Liu)和Christie Simons加入董事會。美光執行長Sanjay Mehrotra表示,劉德音擁有數十年領導世界上最先進、最成熟的半導體公司之一的經驗,經驗將有助於指導美光擴展業務,以應對AI帶來的不斷增長的機會,從數據中心到邊緣。
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宣布千億美元加碼美國廠,但其實,不管是成本、文化、效率上,台積電其實都不想去,但面臨川普上任政治壓力,不想接晶片廠英特爾,或是被切斷上下游供應鏈,只能加碼獻祭。可悲的是,台灣政府在過程中完全使不上力,任憑廠商成為「刀俎魚肉」。
半導體巨擎英特爾(Intel)最近併購消息頻傳,《華爾街日報》15日援引知情人士訊息報導,英特爾可能被一分為二,由台積電接手製造業務,另由博通(Broadcom)負責設計和行銷。然而,文中強調台積電和博通並未相互合作,且收購案仍處於非正式階段。
台積電前董事長劉德音去年退休後,一度傳出英特爾有意找他接任執行長。不過根據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的新聞稿,劉德音的最新「任務」顯然不局限於1家公司,而是藉由在該校正式成立「科技競爭力與產業政策中心」(Technology Competitiveness and Industrial Policy Center, TCIP),旨在提升美國先進技術研發與製造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