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藍營基層的搜尋結果,共97筆
2026台南市長選戰未演先轟動,在國民黨前立委陳以信表態後,藍營基層希望黨中央辦初選。而廝殺激烈的民進黨初選,立委林俊憲、陳亭妃對決態勢愈來愈火熱,林8日將成立安南區後援會,陳強調她在台南各區後援會早已運作8年,每天至少與萬名選民碰面。對於民眾黨主席黃國昌表態高雄支持林岱樺,林俊憲痛批藍白介選,在民調早就有跡可循;陳亭妃則說,她才是藍白最不想看到的對手。
人生是一奮鬥的戰場,到處充滿了血滴與火光。不要作一甘受宰割的牛羊;在戰鬥中,要精神煥發,要步伐昂揚。——朗法羅(Henry Wadsworth Longfellow),《人生頌》,引自陳之藩〈哲學家皇帝〉。
國民黨主席選舉結果18日揭曉,鄭麗文以6萬5122票勝出,針對可望參選高雄市長的藍委柯志恩建議鄭要與社會對話,高雄市議員邱于軒、白喬茵則憂心鄭的言論會被貼紅標籤、嚇跑中間選民。有評論認為,有2大原因使高雄市藍營民代產生憂慮。
國民黨主席選舉結果出爐,由野百合學運出身的前民進黨員鄭麗文當選,鄭麗文近年來站在反綠第一線,備受藍營基層喜愛,最終以黑馬之姿殺出重圍,此次選舉結果也顯現藍基層對於世代交替的急迫需求;不過仍有隱憂,黨內建制派若無法被整合說服,恐重演前主席洪秀柱任內,黨中央與黨團雙頭馬車覆轍。
國民黨黨主席選舉將於18日舉行,各候選人持續催票中。前台北市長郝龍斌15日至基隆市出席基隆黨員座談會。郝龍斌強調,之所以要出來選黨主席,除了因為台中市長盧秀燕不選外,最重要的是他父親郝柏村特別囑咐要守護中華民國和中國國民黨,他強調,他可以為了中華民國戰死沙場,「絕對不做逃兵」,同時他有培養年輕人的經驗,已經培養了3、40個戰將,並協助遭司法迫害的黨工,贏得2026及2028大選。
在綠營壓力下,民進黨政府研議限制學生使用抖音,大陸網友改編王世堅質詢為網路神曲《沒出息》,被綠委王義川斥為統戰洗腦。國民黨主席選舉期間,對特定候選人冷嘲熱諷的簡化字網路訊息滿天飛,趙少康因而怒告「大陸介選」,但藍營基層又笑又氣。網路日新月異,傳統政治人物若還是固守舊思維,免不了被新時代淘汰、被新世代訕笑。
國民黨主席選舉進入衝刺階段,此時卻傳出中共介入的說法,選情頓時黑影幢幢。但細究來由,卻多是無限上綱加上任意推演,國民黨長久以來深受民進黨抹紅之苦,沒想到受害者竟照抄加害者的暗黑手法,對本黨同志扣同樣的帽子,不是令親痛仇快嗎?
國民黨主席選舉18日即將投票,11日由旺旺中時媒體集團主辦的最後一場黨主席大辯論圓滿落幕,候選人們把握最後一次透過論述拉票機會;有趣的是,大家不約而同,紛紛引用立法院長韓國瑜過去的名言金句,韓語錄似乎成拉票密碼。
國民黨主席選舉進入最後階段,本來應是檢驗黨內方向與展現改革意志的契機,卻因一場「要不要辯論」的爭議鬧得滿城風雨。中天新聞原訂4日舉行的主席選舉辯論會,候選人羅智強、郝龍斌等人以赴花蓮勘災為由取消出席,隨即由羅廷瑋立委領銜,共18名國民黨立委發布「重大呼籲」,要求所有參選人暫停辯論,專心關注花蓮災情。表面看似同仇敵愾,實則暴露出國民黨內部的畏縮與格局,令人不禁要問:這樣的國民黨,有什麼資格自居泛藍的領導者?
國民黨主席選舉將於10月18日進行改選,原今(4日)下午2點將舉行國民黨主席候選人大辯論,然因花蓮光復鄉近日因馬太鞍溪溢流爆發嚴重洪災,災區復原及防備工作刻不容緩。受災情影響,國民黨主席候選人羅智強、郝龍斌也向《黨主席大辯論》主辦單位請假,親自前往花蓮慰問並參與救災。
國民黨主席將於18日進行投票,新任黨魁會是誰備受關注,由中天新聞主辦的國民黨主席大辯論第三場將在明(4日)14時登場,候選人郝龍斌、鄭麗文、羅智強、張亞中及蔡志弘同台較量,主題鎖定「兩岸路線大辯論」。近來在兩岸議題上頻頻創造千萬流量的網紅館長,受邀親自到辯論會場擔任現場提問人之一,北一女中教師區桂芝也以彩蛋提問人的身份錄製VCR提問。
總統賴清德21日赴苗栗縣頭份市義民廟主持揭匾,當著苗栗縣長鍾東錦的面,要鍾東錦多善待綠營民進黨的議員,「不看僧面看佛面」應該要給予民進黨籍議員地方建設經費服務經費。賴清德說法,鍾東錦並未回應,但國民黨議員鄭聚對此非常不滿,認為鍾東錦對待藍綠議員都沒有大小眼,連大罷免時,鍾東錦都要求不要罷免綠營3名議員,這樣還不夠好嗎?
國民黨主席選舉本周開始領表登記,前台北市長郝龍斌決定與「戰鬥藍」召集人趙少康協調出一人參選。趙少康14日表示,近期已經在做民調,等民調結果出來後再做決定。據了解,前立委鄭麗文受不少黨員青睞,來勢洶洶,郝、趙誰要出線,就看誰能跨過「鄭麗文防線」,贏得這場選舉。
國民黨主席選舉將於10月18日投票舉行,參選人領表時間訂於9月15日至19日。隨著日程逼近,選戰氣氛逐漸升溫,目前已有8人表態參選,形成近年少見的激烈競爭。資深媒體人黃暐瀚近日則預言,最後真正能夠堅持到底的,將會是張亞中、鄭麗文、羅智強與郝龍斌4人。而NOWnews《鄉民大學問》YouTube節目也針對4人發起投票,目前超過4.6萬人投票,鄭麗文以68%壓倒性的票數暫居第一。
台北市副市長李四川日前表態不排斥投入2026新北市長選戰,引發各界關注。他28日「揭密」表示,民眾黨主席黃國昌宣布參選新北市長後,許多藍營地方人士向他反應,「若讓黃國昌當母雞,許多藍營小雞非常焦慮」,他認為須穩定軍心,才說「不會排斥承擔」,但仍鼓勵年輕人努力。至於非參選不可的時間點?李四川以過往新北市長選舉經驗預告,不必太早。
台灣第二波大罷免投票進入倒數,國民黨立委顏寬恒18日晚間在台中市沙鹿大本營舉行造勢晚會,現場藍營大咖齊聚,包括台中市長盧秀燕、基隆市長謝國樑、副院長江啟臣、立委楊瓊瓔,以及大甲鎮瀾宮董事長顏清標等人同台力挺,有媒體指出,若最終罷免案全敗,這將是對執政的民進黨一次明確警訊,台大教授左正東更警告,若民進黨不及時調整方向,恐怕還有更大危機在前方,「請拭目以待」。
民眾黨主席黃國昌11日表示,明年初卸任立委後,接下來更重要的是拿到行政權,並直言「讓自己成為2026新北市長選舉中最好的選項目標不變」,且未排斥在野共推最強人選。國民黨文傳會主委林寬裕回應,藍營人才濟濟,在野保持合作空間,所有可能性都會考量。
筆者為文多探討國際戰略形勢,較少切入台灣政治議題。然而日前「大罷免」失敗顯示台灣基層政治生態已經改變,可能影響2028年大選與兩岸關係發展,進而牽動美、中、台三邊互動。因而試圖從戰略的宏觀角度,釐清「大罷免」失敗的原因與影響。
歷史敘述的重點永遠是時代巨浪的勢頭,忽略的永遠是形成巨浪的涓滴人心。真正的民主要彰顯人心所向。
歷史敘述的重點永遠是時代巨浪的勢頭,忽略的永遠是形成巨浪的涓滴人心。真正的民主要彰顯人心所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