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融資規模的搜尋結果,共235

  • 東元、大同出擊參展Energy Taiwan 大啖電力節能商機

     老牌機電大廠在國際智慧能源週大搶電力節能商機,東元結合綠色金融,整合國內ESCO(能源技術服務)業者,推出結合綠色融資提供一站式解決方案,目前有十餘案洽談及運作中,4月取得綠電執照,明年第一季可以售電;大同在越南胡志明市擬買進變壓器廠,美國因電力需求詢單件數成長6成,明年營收以成長15%為目標。

  • 《電機股》東元能源技術服務事業部初現成果 將成集團重要支柱

    東元(1504)今年7月成立「能源技術服務事業部」,整合動力系統、智慧變頻控制、空調系統、儲能與再生能源等核心技術,提供從能源與碳盤查、改善規畫設計、工程施作、量測驗證到綠色融資的全流程服務。東元副總經理陳恆偉指出,東元提供企業一站式節能減碳與營運韌性的服務,現今正在洽談或執行中的專案,規模從數百萬到上億元的案場都有,此外,綠色融資串聯政府補助與銀行資源,目前手上已經有10多個案件洽談中,ESCO未來每年預計有超過10%的成長幅度,若加上再生能源這些量體,能源技術服務將會成為東元集團未來重要支柱之一。

  • 《金融》綠色及轉型金融推動周年 金管會揭八大亮點

    為積極應對氣候變遷風險、達成2050年淨零排放政策目標,金管會2024年10月發布「綠色及轉型金融行動方案」,並在推動將滿1周年之際公布八大成果亮點,並表示期望於2030年綠色投融資規模達新臺幣6兆元,積極推動金融資源支持產業低碳轉型。

  • 綠色投融資規模 逾4.6兆

    綠色投融資規模 逾4.6兆

     為積極應對氣候變遷風險,達成2050年淨零排放的政策目標,金管會2024年10月發布「綠色及轉型金融行動方案」將滿周年,金管會21日公布政策亮點,提出於2030年綠色投融資規模達6兆元的新目標。截至8月底,綠色投融資合計達4兆6,838億元,已達2030年目標的78%。

  • 陸港觀盤-中美經貿衝突升級 市場緊盯

     本周中美衝突再影響市場投資氣氛,導致美股下跌1.1%,歐洲與日本表現也平平,分別上漲0.1%與下跌0.6%。新興市場整體上漲0.2%、優於成熟市場,台股漲幅達1.3%仍是相對較佳者,而印度表現則獨佔鰲頭,升1.6%。

  • 陸9月人民幣貸款 增1.29兆

    陸9月人民幣貸款 增1.29兆

     中國人民銀行15日公布最新金融統計,今年9月新增信貸達人民幣(下同)1.29兆元,低於市場預期的1.47兆元,但較8月的5,900億元大幅回升。市場分析,9月重點行業擴張和消費貸貼息政策上路,為信貸增長創造有利條件。

  • 陸9月新增貸款人民幣1.29兆 遜於預期

    中國人民銀行15日公布今年前三季新增貸款人民幣(下同)14.75億元。按此計算,9月新增貸款1.29兆元,遜於預期。

  • 9月信保融資餘額 近兩年新高

    9月信保融資餘額 近兩年新高

     國內景氣熱度持穩,今年經濟成長優於預期,中小企業融資需求延續,加上風災影響,信保對於受影響企業推出融資方案,9月承保金額1,348.96億元,協助取得融資金額大增至1,612.44億元,已連續31個月破千億,創前年11月以來的23個月新高水準;合計前九月已破兆元,達1兆2,897億元,也較去年同期的1兆1,976億元續增7.69%,全年很有機會寫下史上新高紀錄。

  • 陸房企償債壓力 將出現階段性高峰

     大陸房市研究機構克而瑞公布數據,大陸房企償債壓力將在今年出現階段性高峰,債務到期規模較去年增加人民幣(下同)逾500億元至5,342億元。但房企融資難問題仍未改善,今年截至第三季末,房企融資規模大減三成,處於歷史低位。

  • 穩經濟促增長 陸喊落實寬鬆貨幣政策

    穩經濟促增長 陸喊落實寬鬆貨幣政策

     中國人民銀行(大陸央行)9月26日公告,貨幣政策委員會2025年第3季例會在23日召開。會議稱要「落實落細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較第2季「實施好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出現變化,並要加強逆週期調節,更好發揮貨幣政策工具的總量和結構雙重功能,加大貨幣財政政策協同配合,促進經濟穩定增長和物價處於合理水準。

  • 扭轉大陸經濟 輸血民企成關鍵

    扭轉大陸經濟 輸血民企成關鍵

     中共二十屆四中全會召開在即,相較以往18大以來著重黨建問題,今年中共政治局會議早在7月,已定調四中全會主要討論經濟議題與十五五國家重大經建計畫、當前及未來5年的重大經濟民生議題。然而中共仍面臨複雜而困難的挑戰,除中美貿易關稅戰、關鍵科技及稀土問題等懸而未決。國內總體經濟成長持續下行、產業及內需市場內捲持續、民生消費疲軟不振,中央、地方各級政府及企業債務問題仍惡化中、外商投資衰退近3成、房地產投資年比跌12.9%、產業內捲化與價格補貼政策效益未明顯改善等,衝擊持續影響中。

  • 洪奇昌專欄》扭轉大陸經濟 輸血民企成關鍵

    洪奇昌專欄》扭轉大陸經濟 輸血民企成關鍵

     中共二十屆四中全會召開在即,相較以往18大以來著重在黨建問題,今年中共政治局會議早在七月、就已定調四中全會主要討論經濟議題與十五五國家重大經建計畫等、當前及未來五年的重大經濟民生議題。然而當前中共仍面臨複雜而困難的挑戰,除了中美貿易關稅戰、關鍵科技及稀土問題等懸而未決。國內總體經濟成長持續下行、產業及內需市場內捲現象持續、民生消費疲軟不振,中央、地方各級政府及企業債務問題仍惡化中(近兩百兆人民幣)、外商投資(FDI)衰退近三成、房地產投資年比跌12.9%、產業內捲化與價格補貼的政策效益未明顯改善等問題的衝擊持續影響中。

  • 陸8月M1、M2剪刀差 四年最小

    陸8月M1、M2剪刀差 四年最小

     中國人民銀行12日公布8月金融數據,今年截至8月底,社會融資規模存量、人民幣貸款餘額和廣義貨幣(M2)分別年增8.8%、6.8%和8.8%,反映在大陸經濟轉型至中高速成長的過程中,金融數據整體也保持在較高的增速。值得注意的是,M1和M2的「剪刀差」(兩者差值)縮小至2.8的百分點,為逾四年最小差距,顯示更多資金轉向活期存款,有助消費和投資。M1(狹義貨幣總計數)包含現金和活期存款,反映現實的購買力;M2(廣義貨幣總計數),則是M1加上定期存款和儲蓄存款等相對不流通的資金。當M1增速大於M2增速,代表消費意願強勁,若M2增速大於M1增速,則可能意味著儲蓄較為活躍,但消費相對疲弱。

  • 大陸8月新增銀行貸款回升 M1-M2剪刀差進一步收窄

    繼7月新增人民幣貸款20年來首次收縮後,大陸8月份銀行貸款有所回升。中國人民銀行12日公布8月社會融資規模存量統計數據報告,顯示8月底社會融資規模存量為人民幣(下同)433.66兆元,年增長8.8%。其中,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幣貸款餘額為265.42兆元,年增長6.6%。

  • 降息預期 陸港股點火

    降息預期 陸港股點火

     美國聯準會將重啟降息,全球市場信心獲得提振,帶動亞洲股市同步走揚。法人表示,全球降息預期,點燃陸港股行情,政策與基本面牽動後市。

  • 力致 水冷散熱啟動擴產

     力致20日舉行業績發表會,總經理王維鵬表示,第三季雖受GPU、CPU及DDR缺料干擾,部分品牌客戶交付延宕,但預期9月下旬起將逐步回穩,第四季仍可延續旺季節奏,全年營收不受關稅衝擊。今年5月單月已創新高,公司並看好10月再戰高峰。

  • 貨幣政策風向變?陸央行報告釋信號 專家解讀一次看

    貨幣政策風向變?陸央行報告釋信號 專家解讀一次看

    近日中國人民銀行發佈《2025年第二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相較第1季報告出現多處政策用詞調整,也顯示貨幣政策的微調變化,例如從「實施好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調整為「落實落細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被專家分析將更強調具體落實面,且研判短期內繼續加碼寬鬆的機率不高。

  • 陸央行發佈Q2貨幣政策報告   透露貨幣政策這些關鍵訊號

    陸央行發佈Q2貨幣政策報告 透露貨幣政策這些關鍵訊號

    中國人民銀行15日發佈的《2025年第二季貨幣政策執行報告》提出,落實落細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根據大陸國內外經濟金融形勢和金融市場運行情況,把握好政策實施的力度和節奏,保持流動性充裕,使社會融資規模、貨幣供應量增長同經濟增長、價格總水平預期目標相匹配。報告特別提到,把促進物價合理回升作為把握貨幣政策的重要考量,推動物價保持在合理水平。

  • 人行:提振物價為貨幣政策重點

     中國人民銀行15日公布第二季貨幣政策執行報告指出,當前外部環境更趨複雜嚴峻,經濟運行依然面臨不少風險挑戰,下階段,要落實落細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要把促進物價合理回升作為貨幣政策的重要考量,推動物價保持在合理水平。

  • 陸央行最新報告推動物價保持在合理水準

    陸央行最新報告推動物價保持在合理水準

    中國人民銀行15日發布《2025年第二季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總結上半年貨幣政策實施效果,分析當前國內外形勢,並詳解下一階段貨幣政策主要思路。希望把握好政策實施的力度和節奏,推動物價保持在合理水準。同時,《報告》以專欄形式給出下一階段信貸結構優化、普惠小微金融、科創金融、服務消費的政策方向。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