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行人友善的搜尋結果,共229筆
民進黨高雄市長初選競爭激烈,參選人邱議瑩與賴瑞隆今(28)日各自拋出政見,邱議瑩以「安全高雄」為題,主張以智慧科技強化治安與食安防線;身為「毛爸」的賴瑞隆則以打造「寵物友善之都」為主軸,訴求人寵共融的幸福城市。
國際高速鐵道協會(IHRA)於22至25日在日本東京舉行年會,共有來自13國、300多位政府代表、高鐵業者及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台灣高鐵表示,這次不僅是高鐵公司董事長史哲首次率團參加,交通部鐵道局長楊正君也以高鐵董事身分,首度應邀以「台灣高鐵站區開發經驗」發表專題演講,將台灣高鐵透過成熟、穩定的營運系統,帶動城鄉均衡發展的成功經驗分享給其他正在發展高速鐵路的國家,深獲與會各國官方及民間代表的好評與肯定。
為加強校園周邊道路安全,新北市交通局已於8月完成三峽區北大國小周邊交通安全優化工程,包括增設視覺化減速標線、減速墊與人行道路緣石,以提升駕駛人警覺性並降低車速之外,後續將再增設路側欄杆,加強實體阻隔效果。
臺北市從112年開始率先在大學里試辦交通友善區,隨後113年起,龍泉里、嘉興里、華聲里、古風里、樂康里、岩山里等各里也陸續響應。至此,交通局自113年開始正式推動以「里」為單位的行人友善區計畫,透過臺北市全12區里幹事工作會報,向各里宣傳及推廣,至今已經有35個里表達意願,報名參加。
新北市政府推動「校園周邊暨行車安全道路改善計畫」,力求打造行人友善城市。不過,民進黨議員顏蔚慈今(13)日在議會質詢時指出,現行減速丘設計與路口照明仍有安全隱憂,若未整體檢討與改善,恐淪為「友善口號」。她呼籲市府應全面檢討減速丘設計、優化照明與增設路口預告號誌,讓學童上下學真正走得安心。
國立金門大學執行教育部「USR實踐計畫」及內政部「人本街道校園推展聯盟MOU」,為落實安全、永續與人本導向的永續運輸願景,該校與相關主管機關日前舉辦「人本交通的行人友善環境」推動說明會,攜手研議打造安全、舒適的步行環境。
一名男子近日行經台北市基隆路二段某路口發現,剛整修完的柏油路面多出一條以藍色為主的標線,十分醒目,不知是什麼用途,他拍照上網,引發網友熱議。對此,北市交通局表示,這些彩色瀝青壓花是為打造「行人友善區」,提醒駕駛經過藍、紫色標線時減速慢行、注意行人安全,區內限速30公里並禁止按喇叭,否則將依《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40條規定,處以1200元至2400元罰款。
苗栗縣苑裡鎮苑裡國小通學步道改善工程,獲內政部國土署補助750萬元,預計明年2月完工。工程將改善校前步道不平整、坑洞、照明不足及通行不便,規畫人行道約1,290平方公尺、道路950平方公尺,增設5盞照明燈具,保障408位學生上下學安全,並提供便利公共通行空間。
苑裡鎮公民街位於都市計畫區核心,鄰近鎮公所、圖書館、衛生所及客庄國小,是居民洽公與學童上下學的重要路段。過去道路僅4至5公尺,會車困難、尖峰時段易壅塞,長期成為交通瓶頸與安全隱憂。歷經拓寬工程,總經費3,890萬元的公民街於8日正式通車,打通132公尺瓶頸,改善交通並提升鎮區通行環境。
新北市議會第4屆第6次定期會今(1)日開議,新北市長侯友宜以「穩健、永續、宜居、樂活、安全」五大主軸進行施政報告,在少子化與全球環境變化下,盼透過務實行動為超過400萬的市民開創美好未來。
桃園市長張善政2025年9月30日於桃園市綜合會議廳,出席「基北北桃都市更新交流活動」,並聆聽台灣大學軌道科技研究中心主任廖慶隆專題演講「都市軌道建設與都市發展」。張善政表示,本次主題聚焦軌道建設帶動大眾運輸場站周邊開發,對基隆、台北、新北與桃園四市而言,捷運不僅是交通工具,更是推動都市再生與空間重塑的契機,期盼未來透過軌道系統,進一步促進區域整合與共榮發展。
台中市議會26日市長施政總報告,多位議員輪番抨擊,今年上半年行人交通死亡31人,較去年、前年同期增加,再度居全國第一,要求市府積極規畫「行人友善區」,改善市民步行環境。交通局說明,已擇定部分地區試辦,會與地方溝通盼達共識;另今年上半年交通死亡下降人數及比例皆為六都最多。
台中市議會26日市長施政總報告,多位議員表示,今年上半年行人交通事故30日死亡人數31人,較去年、前年同期增加,再度居全國第一,要求積極規畫「行人友善區」,改善市民步行環境。市長盧秀燕指出,需再加強也要努力,針對事故原因,行人違規是少數,駕駛人未遵守規則為大宗,另1月至6月行人死亡人數降低最多。
為促進自行車風氣與行人友善通行環境,北市府陸續市內規畫「人車共道」空間。不過國民黨台北市議員李明賢接獲民眾陳情,表示人車共道制度存在陷阱,有些行穿線只有斑馬線沒有自行車穿越道,若民眾直接騎過就會被開罰。北市交工處表示,依法規自行車屬慢車,要行駛於慢車道,針對寬度夠的人行道才開放人車共道。目前已開始盤點路口狀況,後續會逐步視各路口狀況調整。
行人安全與步行環境的提升為現今城市發展的重要課題。新北市政府積極推動「行人友善示範區」,2024年將新莊體育園區周邊的中華路一段(新莊捷運站至運動場段)視為重點改造區域。這條路不僅是通往新莊體育園區的重要動脈,也是連結運動賽事、地方美食與休閒景點的黃金廊道。
為推動「車輛慢看停、行人安全行」的觀念及響應「交通安全月」,桃園市交通局6日於中壢區文化公園辦理交通安全月宣導活動,透過在地學生表演展現青少年熱情的活力,並有可愛天竺鼠車車及各項活潑有趣交通安全宣導活動。桃園市副市長王明鉅表示,交通安全是市府高度重視的匯報,呼籲民眾當交通模範生。
基隆市政府2023年1月啟動「行人友善」政策後,去年11月推出「行人有序」策略,鎖定行人違規樣態宣導並開罰。今年2月起執法至8月底共取締4739件行人違規,基隆市警察局交通隊表示,行人違規最多路段集中在車站、醫院、市場周邊。
基隆市政府繼2023年1月推動「行人友善」政策後,去年11月啟動了「行人有序」政策,鎖定基隆市境內的行人違規樣態宣導並開罰。今年截至8月底為止,已經取締4739件行人違規,基隆市警局交通隊表示,行人違規最多的路段,集中在車站、醫院、市場周邊。
台南市各級中小學114學年度1日開學,市府警察局除動員16個分局及各直屬隊執行護童專案外,市府也透過跨局處合作,暑假期間針對校園周邊交通號誌、標線、行人動線及管制措施等通盤檢討改善,維護年輕學子的用路安全,讓開學首日市區交通大致順暢。
新北市府20日上午舉辦道安會報,新北市長侯友宜表示,市府積極推動「行人友善區」與「行人優先區」,兩大方向在人行環境改善過程中是指標,希望各單位持續努力。新北市副市長陳純敬則針對台電公司台北西區營業處在泰山區工程回填不全導致連結車輛陷落坑洞的失誤表示「發生這種事很丟臉、很不專業」,要求台電應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