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被動式的搜尋結果,共723筆
主動式ETF成為今年基金市場焦點,根據Morningstar最新發布的報告指出,全球主動式ETF在資產規模與產品數量上均持續成長,部分具明確策略與長期績效紀錄的基金表現穩定。不過法人指出,主動式ETF雖具靈活操作優勢,但其費用率普遍高於被動型ETF,且部分新掛牌產品成交量仍低,投資人應留意流動性風險。
從銀行業起步、跨足外資體系,再轉戰國內投顧並一路晉升至總經理與董事長,第一金投顧董事長黃詣庭的職涯路徑看似順遂,其實一路都在挑戰自我、突破舒適圈。他說,20多年來始終圍繞兩個核心,分別為「持續學習」與「換位思考」,擔任高階主管,為一場不斷成長與自我進化的旅程。
健保補充保費新制預告消息一出,存股族炸鍋,尤其是68檔台股配息型ETF的受益人衝擊不輕,據統計,前四大高息ETF受益人數達600多萬人就受到影響。
證交所表示,由統一投信募集發行之「統一全球創新主動式ETF證券投資信託基金」(00988A)受益憑證,將於11月5日掛牌上市,並得辦理融資融券。主動統一全球創新ETF的加入,也使得集中市場掛牌上市ETF達到200檔,包含被動式ETF189檔及主動式ETF11檔。
台股頻創新高下,獲利了結賣壓顯現,最新統計顯示,台股ETF受益人數單周流失2.6萬人,不過含積量高的市值型ETF人氣逆勢走強,主動式台股ETF也靠績效持續維繫人氣;債券ETF受益人數則持續減少,今年來多靠短債、非投資等級債撐住人氣。
金管會推動亞洲資產管理中心政策,在新型態的金融商品趨勢上,包含推動具台灣特色的個人投資儲蓄專戶(TISA),及完成台日指數股票型基金(ETF)相互掛牌、開放主動式與多資產ETF等多項突破性進展。7月22日成立「亞洲資產管理中心高雄專區」後,業者引進各類私募基金,吸引高資產客戶的青睞,成為一大亮點。
台積電10月底收在1,500元,單月大漲了14.94%,帶動台股全月份上漲了9.34%,其中,69檔主、被動式台股ETF中有27檔漲贏大盤,其中更有21檔繳出雙位數報酬表現,包括主動統一台股增長(00981A)、富邦科技(0052)、中信小資高價30(00894)、主動群益台灣強棒(00982A)等更是繳出15%~13%以上績效,表現亮眼。
主動式ETF於今年5月問世,據統計,截至10月30日止,以主動統一台股增長(00981A)、主動野村臺灣優選、(00980A)及主動群益台灣強棒(00982A)等,上市至今,報酬率寫下45%~55%的佳績,打敗許多被動式ETF近半年來的報酬表現。
國際股市掀起一波創高比價效應,帶動在台掛牌的69檔ETF攜手登上掛牌來新高價,且一口氣囊括了多區股市,被動式、主動式、平衡型等紛紛入列,受益人數多達265萬人。
全球股市屢創新高,同一時間市場持續受關稅法案、通膨、經數據飄忽不定所干擾,投資操作難度大增。中國信託投信因應當前投資環境,推出中國信託策略優利多重資產基金,主打「433配置」的策略,核心配置為40%被動式掩護性買權ETF(Covered-call ETF),另配置30%債券及30%高息股,幫助投資人在面對潛在風險時,仍有持續創造收益的機會。
臺灣證券交易所今(28)日董事會通過雙幣ETF交易,除了目前開放可加掛美元及人民幣之後,將修改法規納入日幣,最快可望於明(115)年中上路,可看到首檔日幣的雙掛ETF。
臺大財務金融系教授陳彥行指出,近年隨著市場需求多元化,被動式多資產ETF今年正式問世,其最大特色在於內建資產配置概念,透過固定比例的股債組合與自動再平衡機制,讓投資人能更輕鬆地管理風險與報酬。
美國就業市場持續降溫、美國政府停擺,加上關稅帶來的成本上揚壓力等,整體經濟下滑風險增加,市場普遍預期聯準會月底會議將再次降息。投信指出,目前市況,具備品質與相對殖利率優勢的投資等級債券格外受全球投資人青睞,截至上週五(17日)的統計,投資等級債ETF單週淨流入近50億美元(約1535億元新台幣)。
台股上周以下跌116點、27532點作收,跌幅0.42%,5日線失守,分析師陳威良表示,台積電(2330)、鴻海(2317)收黑,主要是受累台幣貶值權值股被外資當提款機之故,而盤中被動元件族群齊步走揚,國巨*(2327)對客戶發出漲價通知,「第4季被動元件一定要買」,點名日電貿、鈺邦、三集瑞等6檔領頭羊。
在全球經濟結構重塑、科技創新加速與地緣政治變化交錯影響下,投資人資產配置策略正悄然轉向。根據投信投顧公會統計,2025年9月跨國投資指數型基金規模達761億元,今年以來成長率達14.6%,顯示被動式投資策略逐漸成為市場主流。
高股息ETF成為許多投資人認識ETF的起點,但若想讓報酬更具續航力,法人建議,年輕投資人在資產組合中除高股息外,也應結合市值型或成長型標的,並根據現金流需求與風險承受度分配布局比例,進行「核心」與「衛星」配置,其中,高股息也包含了台股、海外與不同主題類型,在追求穩定領息以外,也要同時具有可創造資本利得的部位,才能達到長期累計資產之目的,打造更完整的「總報酬」組合。
聯準會將舉行利率決策會議,10月可能將再降息1碼,逐洞賽摩爾投顧分析師陳昆仁認為,資金行情和題材面利多,都能讓台股再次挑戰創高,留意量價配合,成交量維持在5,500億元左右,就能讓多頭行情延續。本周選入尼克森(3317)、立敦(6175),再選入凱崴(5498)、日電貿(3090)、越峰(8121)。
國泰投信董事長今年7月由李偉正接任,在金融業30年的資歷與跨境金融專案的經驗,讓他對資產管理業有著更寬廣的國家視野,未來將借助AI,同時串聯國泰金控的通路資源,打造具前瞻性與全球視野的數位資產管理平台,提供國人全方位財富管理解決方案。
亞資中心二年成績單出爐,金管會23日指出,目前已完成39項法規鬆綁,專區開放38項業務,截至今年9月底,投信投顧業管理資產總規模達14兆3,758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1兆7,468億元;台版TISA也有亮眼成績單,6月底來開戶數有45,744戶,申購金額7.85億元,帳戶資產規模達60.67億元。
摩根資產管理在臺設立的摩根投信,將於證交所推出其全臺首檔主動式ETF,其募集發行之摩根大美國領先科技主動式ETF(00989A) 受益憑證,將自10月22日起正式掛牌上市,並得辦理融資融券。包含上述ETF,集中市場掛牌上市ETF將達199檔,包含被動式ETF 189檔及主動式ETF 10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