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製造業生產指數的搜尋結果,共101筆
輝達等大廠再度合縱連橫AI基礎建設,有利台灣伺服器及台積電高階晶片供應鏈;而金價創新高、銅價站穩一萬美元,非鐵金屬價格震盪上升;低股價淨值比龍頭股逐漸獲得青睞,長假前雖湧現賣壓,但台股可用之兵不少。
美股昨夜由輝達領軍彈升,台股今(30)日早盤開高,AI概念族群健策(3653)、緯創(3231)強鎖漲停,緯穎(6669)跟進大漲,帶動穎崴(6515)、川湖(2059)、創意(3443)、世芯-KY(3661)、雙鴻(3324)、廣達(2382)等全面攻高;蘋果新機i17上市熱銷,2026年折疊新機備受期待,軸承三雄新日興(3376)漲停鎖死再260元,兆利(3548)、富世達(6805)聯袂揚升;記憶體族群持續揚升;力積電(6770)、威剛(3260)鎖漲停,華邦電(2344)、南亞科(2408)勁揚。終場集中市場漲240.22點、收25820.54點,總成交值4285.20億元;櫃買市場收261.52點,漲4.49點,總成交值1098.4億元。
大陸國家統計局9月30日發布消息,大陸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首席統計師霍麗慧解讀2025年9月中國採購經理指數時表示,9月份,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為49.8%,比上月上升0.4個百分點;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0.0%,比上月下降0.3個百分點;綜合PMI產出指數為50.6%,比上月上升0.1個百分點,我國經濟總體產出擴張略有加快。
AI太猛!受惠人工智慧和高效能運算需求強勁及消費性電子新品備貨拉升,激勵資訊電子產業上游生產穩健提升。經濟部24日公布8月工業生產指數、製造業生產指數,皆創歷年同月新高,連18紅,年增率為14.41%與15.48%。
人工智慧、高效能運算及雲端資料服務等應用需求續強,經濟部24公布8月工業生產指數、製造業生產指數,分別為117.36、118.22,皆創歷年同月新高,寫連18紅,年增幅度14.41%與15.48%。經濟部統計處預估,由於經濟前景尚不明朗,對9月看法將較8月減少;未來四個月工業生產指數均達98.98,則可創下全年增10%。
大陸國家統計局網站今天(8月31日)公佈2025年8月中國採購經理指數運行情況。8月份,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為49.4%,比上月上升0.1個百分點,製造業景氣水平有所改善。8月份,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0.3%,比上月上升0.2個百分點,高於臨界點,非製造業繼續保持擴張。8月份,綜合PMI產出指數為50.5%,比上月上升0.3個百分點,持續高於臨界點,表明我國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總體擴張有所加快。大陸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高級統計師趙慶河解讀,三大指數均有所回升,中國經濟景氣水平總體繼續保持擴張。
人工智慧、高效能運算及雲端資料服務等應用需求續強,7月工業生產指數、製造業生產指數分別為113.53、114.22,皆創歷年同月新高,寫連17紅,年增幅度18.11%與19.55%。經濟部統計處指出,由於經濟前景尚不明朗,廠商對8月看法偏向保守。
汽車關稅不確定性持續籠罩,經濟部統計處26日發布7月零售業營業額達3884億元,年減3.6%,拉出連4黑,其中汽機車營業額連5跌,7月衰退近2成,餐飲業由黑翻紅達871億,年增2.8%,至於7月工業生產指數113.53,為歷年同期新高,年增18.11%,連17個月正成長,主要受惠AI強勁需求。
人工智慧、高效能運算及雲端資料服務等應用需求續強,7月工業生產指數、製造業生產指數分別為113.53、114.22,皆創歷年同月新高,寫連17紅,年增幅度18.11%與19.55%。經濟部統計處預估,由於經濟前景尚不明朗,對8月看法偏向保守。
經濟部統計處今(19)日公布第二季製造業產值統計為5兆3,477億元,年增11.14%,呈現連續6季正成長。原因是人工智慧、高效能運算及雲端資料服務等需求持續熱絡,推升資訊電子產業生產動能續強,不過,部分傳統產業因市場競爭激烈及需求保守而減產,抵銷了部分增幅。
經濟部統計處19日發布第2季製造業產值統計,產值達5.3兆元,季增11.14%,連6季正成長,主要受AI、高效能運算以及雲端資料等需求熱絡,推升資通訊電子產業生產動能續強,但傳產因市場競爭激烈以及需求保守抵銷部分增幅。
因為AI浪潮持續推動製造業與外銷訂單成長,經濟部統計處23日公布的6月工業生產指數111.48,月減6.86%、但年增18.65%,其中,製造業生產指數112.11,月減7.24%、年增20.03%,均為連續第16個月正成長,並為歷年同月新高,不過主要是靠電子業拉抬,不少行業別都在衰退。6月批發業營業額為1兆902億元,也較上個月減少5.3%。
因AI、高效能運算及雲端資料服務等應用需求旺盛,據經濟部統計處統計,6月工業生產指數年增18.65%;製造業生產指數年增20.03%,都是歷年同月新高。第二季工業生產指數113.3與製造業生產指數114.22則都寫下歷年單季新高。
因AI、高效能運算及雲端資料服務等應用需求旺盛,據經濟部統計處統計,6月工業生產指數111.48,年增18.65%;製造業生產指數112.11,年增20.03%,都是歷年同月新高。第二季工業生產指數113.3與製造業生產指數114.22則都寫下歷年單季新高。
5月台灣工業生產指數與製造業生產指數出爐,分別為120.18及121.41,年增率各為22.6%及24%,指數皆創下歷年單月新高,經濟部統計處代理處長黃偉傑認為,主要受惠於AI需求強勁,以及美國高額對等關稅緩衝期。國泰投信強調,台灣企業本身就具競爭力,尤其半導體在世界有領先地位,半導體屬於硬需求,需求剛萌芽還有很大發展空間,台灣地位難以撼動。
因AI、高效能運算及雲端資料服務等應用需求旺盛,及美國對等關稅緩衝期帶動拉貨潮,經濟部統計的工業生產、製造業生產指數,5月各為120.18、121.41,皆創歷年單月新高,寫連15紅,年增幅度22.6%與24%。其中,電腦電子光學製品業除指數創單月新高,年增89.28%更是有紀錄的70年來最大。
因AI、高效能運算及雲端資料服務等應用需求旺盛,以及美國對等關稅緩衝期帶動拉貨潮,據經濟部統計處統計,工業生產指數、製造業生產指數5月為120.18、121.41,皆創歷年單月新高,寫連15紅,年增幅度22.6%與24%。其中,電腦電子光學製品業除了指數創單月新高外,年增89.28%的幅度更是有紀錄的70年以來最大。統計處預估,上半年製造業生產指數將挑戰歷年半年期的新高。
下周財經預告:
大陸央視報導,大陸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和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5月31日發布了中國大陸採購經理指數。對此,大陸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高級統計師趙慶河解讀,5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為49.5%,比上月上升0.5個百分點;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0.3%,比上月下降0.1個百分點;綜合PMI產出指數為50.4%,比上月上升0.2個百分點,大陸經濟總體產出保持擴張。
經濟部統計處23日公布4月工業生產指數107.51,年增22.31%,其中製造業生產指數108.37,年增23.68%,雙創歷年同月新高,亦是連14紅。其中,電子零組件業、積體電路創歷年單月新高。統計處指出,主因除了AI商機續強外,美國對等關稅政策產生的拉貨潮亦有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