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搜尋結果,共120

  • 價格治理收效 陸10月CPI年增0.2%

    價格治理收效 陸10月CPI年增0.2%

     中國擺脫連兩月通縮。受益於10月的「十一」長假帶動,再加上擴內需等政策發酵,大陸統計局9日公布,10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0.2%,由負轉正;生產者物價指數(PPI)則年減2.1%,降幅連續第三個月收窄。

  • 陸新質生產力成推動工業經濟穩定增長的重要力量

    陸新質生產力成推動工業經濟穩定增長的重要力量

    大陸央視網23日報導,最新公布的今年前三季統計數據顯示,大陸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2%,汽車、電氣機械、電子行業對全部工業增長的貢獻率合計接近40%。「十四五」以來,新質生產力讓生產更高效,生活更便利,出行更智慧,已成為推動大陸工業經濟穩定增長的重要力量。已建成基礎級智慧工廠超3.5萬家、數位智慧置景 帶動電影產業提質升級。

  • 房市拖累 投資出現負增長

    房市拖累 投資出現負增長

     大陸官方拚經濟,工業、消費與投資增長缺一不可。大陸國家統計局20日數據顯示,9月工業增加值年增6.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增3%,然而受到房地產市場拖累,今年前3季固定資產投資卻轉跌,年減0.5%。而大陸70個中大城市房屋銷售價格年跌幅雖收窄,但專家預期,房市復甦恐怕得等到2027年。

  • 陸前三季GDP增長5.2%達101.5兆人民幣 亮點產業一次看

    陸前三季GDP增長5.2%達101.5兆人民幣 亮點產業一次看

    大陸國家統計局官網20日發布消息,初步核算,今年前三季大陸國內生產總值101兆5036億元(人民幣,下同),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5.2%。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5兆8061億元,同比增長3.8%;第二產業增加值36兆4020億元,增長4.9%;第三產業增加值59兆2955億元,增長5.4%。分季看,第一季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5.4%,第二季增長5.2%,第三季增長4.8%。從環比看,第三季國內生產總值增長1.1%。

  • 「反內卷」現成果?8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大增逾20%

    「反內卷」現成果?8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大增逾20%

    據《澎湃新聞》報導,8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大幅回正。大陸國家統計局公佈的數據顯示,8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兩位數增長,由7月份下降1.5%轉為增長20.4%。

  • 陸經濟慘澹 急祭擴大消費措施

    陸經濟慘澹 急祭擴大消費措施

     大陸國家統計局15日公布多項經濟數據顯示,8月工業增加值、消費增速與固定資產投資均放緩,引發市場對經濟動能減弱的關注。官方則強調經濟基本面穩健,並預告將推出更多促消費政策。

  • 專家:未來數周可望雙降

    專家:未來數周可望雙降

     大陸國家統計局15日公布數據顯示,8月製造業產出與消費皆表現不佳,多項關鍵指標未達預期。這為北京帶來推出更多刺激措施的壓力。專家指出,大陸有望在未來幾個月內運用財政和貨幣政策,以實現今年5%左右的經濟目標。

  • 陸8月經濟數據出爐 CPI、進出口亮點一次看

    陸8月經濟數據出爐 CPI、進出口亮點一次看

    大陸國家統計局官網15日公布各項經濟數據,8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CPI)同比下降0.4%,環比持平。8月份,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同比下降2.9%,降幅比上月收窄0.7個百分點,環比持平;全國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同比下降4.0%,降幅收窄0.5個百分點,環比持平。

  • 台灣工總籲兩岸和平共處 國台辦批民進黨:不顧企業死活

    台灣工總籲兩岸和平共處 國台辦批民進黨:不顧企業死活

    台灣工業總會近日發佈《2025工總白皮書》,在兩岸政策部分以「避免誤判,尋求兩岸和平共處」為主軸,提出鬆綁兩岸交流、掌握大陸變化開拓多元商機等多項建議,引發台灣業界共鳴。大陸國台辦發言人陳斌華今天在例行記者會中回應,民進黨當局違背市場經濟規律,鼓譟打造所謂「非紅供應鏈」,推動兩岸「脫鉤斷鏈」,置企業死活於不顧,最終必定引發眾怒、盡失人心。

  • 陸7月工業消費皆不振 寄望政策

    陸7月工業消費皆不振 寄望政策

     大陸國家統計局15日公布最新數據顯示,今年7月大陸經濟主要指標持續不振,無論投資或消費增幅,都遜於預期。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按年成長5.7%,低於市場預期的5.9%;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按年成長3.7%,也不及預期的4.6%。而1至7月大陸房地產業疲弱不振,新房銷售價格持續下滑。統計局分析,大陸7月因外部不確定因素增多,居民消費能力與信心仍待提升。

  • 陸經濟降溫 三大指標失速

    陸經濟降溫 三大指標失速

     大陸統計局15日公布7月份主要經濟數據,工業增加值、消費及固定資產投資年增率均較6月大幅下滑,且都遜於市場預期,失業率也出現惡化,經濟動能明顯減弱。專家指出,下半年要注意搶出口效應減弱以及「反內捲」政策對經濟的影響。

  • 工業同比增長5.7%  陸7月國民經濟保持穩中有進發展態勢

    工業同比增長5.7% 陸7月國民經濟保持穩中有進發展態勢

    中國大陸國務院新聞辦15日新聞發布會,大陸國家統計局公布今年7月經濟數據表示,7月大陸加緊實施更加積極有為的宏觀政策,縱深推進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國民經濟保持穩中有進發展態勢,生產需求持續增長,就業物價總體穩定,新質生產力培育壯大,高品質發展取得新成效。

  • 經濟數據好轉 9家大行上調中國全年經濟增長預期

    中國第二季經濟數據好於預期後,至少有九家美國和國際銀行上調對中國今年的經濟增長預測,儘管它們預計未來幾個月的增長勢頭將會減弱。

  • 超預期 陸第二季GDP年增5.2%

    超預期 陸第二季GDP年增5.2%

     儘管期內受到美國對等關稅衝擊,但大陸15日最新公布的第二季GDP成長表現仍優於預期,年增5.2%,上半年則年增5.3%,為實現5%左右的全年經濟增長目標打下基礎。其他主要宏觀數據方面好壞參半,6月份工業增加值優於預期,但被寄予成為「拉動經濟主力」厚望的消費卻遜於預期。

  • 陸第2季GDP增長5.2%優於預期 全年可望達成長目標

    大陸第二季經濟增長勝預期。大陸國家統計局公布,大陸第二季國內生產總值(GDP)年增5.2%,優於市場預期的5.1%;季增1.1%。今年第一季增長5.4%。

  • 陸社消零售上半年達24.5兆人民幣 數據清單一次看

    陸社消零售上半年達24.5兆人民幣 數據清單一次看

    大陸國家統計局15日發布經濟數據,6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兆2287億元(人民幣,下同)、年增率4.8%,較上月下滑1.6個百分點。整體上半年的社消零售總額達到24兆5458億元、年增5.0%,比第1季度加快0.4個百分點。

  • 陸7/15公布第二季GDP 專家估走勢平穩

    陸7/15公布第二季GDP 專家估走勢平穩

    大陸統計局預定15日公布2025年第二季GDP,多位專家預估,隨著政策組合效應持續釋放,穩健促進發展效果顯現,第二季GDP年增5.2%左右。

  • 產經解析-經濟承壓 投資中國以靜制動

     儘管面臨地緣政治與經濟疑慮,中國股市在5月出現反彈。產業面來看,醫療保健與金融類股上漲,主要為關稅與經濟不確定性的擔憂,投資人轉向防禦性股票所致;房地產與資訊科技則表現落後,境內交易的股票與當月的境外市場表現大致一致。

  • 陸5月零售年增6.4%優預期

    陸5月零售年增6.4%優預期

     大陸統計局16日公布5月份最新數據顯示,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增率達6.4%,不僅遠超預期且創近一年半新高;但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則遜於預期且雙雙寫下年內新低。儘管數據喜憂參半,但機構普遍看多亮眼的消費表現,認為今年全年大陸實現5%左右的經濟增長目標的可能性正在提升。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