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親子共讀的搜尋結果,共177筆
邁入第21年的信義房屋「社區一家計畫」,是由台灣民間企業打造,規模最大、歷時最長的社造創新計畫。在2023、2024連續兩年提案件數破千件後,今年再創新高,總提案數達1,422件,刷新歷年紀錄。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個人類提案數成長43%,而大專青年組數量更翻倍成長,顯示青世代參與公共議題、投身社區行動的熱情正持續升溫。
邁入第21年的信義房屋「社區一家計畫」,是由台灣民間企業打造,規模最大、歷時最長的社造創新計畫。在2023、2024連續兩年提案件數破千件後,今年再創新高,總提案數達1422件,刷新歷年紀錄。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個人類提案數成長43%,而大專青年組數量更翻倍成長,為去年兩倍,顯示青世代參與公共議題、投身社區行動的熱情正持續升溫。
仔細留意城市每一處的聲音,從文學館翻動的紙頁、藝術茶室中交織的對話、咖啡館裡機器的烘焙聲、餐桌間輕鬆的笑語,如同電台正播送一段段的頻率。調頻對準,細細收聽,順著桃園新舊城區串起的聲線漫步,置身其中,感受多元而溫潤的生活日常。
嘉義市議員顏翎熹,於昨日(4日)在社群媒體上分享了一項關於親子共讀講座的相關資訊,同時搭配了一張她在電梯裡面拍攝的自拍照。沒想到,竟然有網友在底下留言,用帶有嘲諷的語氣暗示她的照片是在影射「哺乳」的行為。對此,顏翎熹將這則令人不舒服的留言分享到了Threads平台上,引發了廣大網友的熱烈討論與關注,許多網友紛紛感嘆表示:「就連身為議員的顏翎熹都無法倖免於噁男的騷擾留言,實在是太可怕了」。
雲林縣政府文化觀光處圖書館展現創新的閱讀推廣與策展能力,以「漫遊雲林,漫畫台灣」主題書展與「微冊夜未眠,夜宿圖書館」,拿下美國IAA MUSE Creative Awards(繆思創意獎)2金2銀,文觀處21日表示未來雲林會持續以閱讀為核心,強化文化實力與國際級創意能量。
「2025台中市民野餐日」將於11月2日在全市29區同步登場,今年活動呼應「台中綠美圖」試營運,以「草地閱讀」為主題;市府20日於新市政公園舉辦宣傳記者會,市長盧秀燕邀請市民「帶上最喜愛的1本書、最愛的人與最喜歡的食物及太陽眼鏡,一起體驗草地閱讀的樂趣。」
為推廣家庭教育與親子共讀風氣,新竹縣家庭教育中心今年6月至9月,攜手竹東、芎林、湖口、北埔、新豐等5所圖書館,舉辦家庭教育主題書展,精選30本圖文繪本與教養書籍,搭配親職講座、繪本工作坊、兒童劇團表演等15場主題活動,吸引近1272位家長與孩子共襄盛舉。
新北市政風處舉辦「AI廉潔品德教材共讀推廣暨贈書活動」,今(9)日上午在新北市新莊區裕民國小登場。此次活動邀請多年來投入親子共讀推廣的教師陳櫻慧擔任講師,生動活潑的表演帶領280位學童思考故事內容,活動高潮迭起,現場歡笑不斷。
桃園市文化局今年推出全新出版品《佇桃園 食世界》台語繪本,並於9日舉辦新書發表會。文化局表示,這套繪本邀集兒童文學作家謝鴻文撰文、台語文創作者林麗黛翻譯與編審,由嚴淑女老師擔任顧問,結合繪畫藝術家施政廷與余思瑩的精彩創作,聯手完成一部能親子共讀且兼具文學性、教育性與藝術性的作品。繪本分別有大人版、囡仔版及食譜別冊,並延伸製作動畫及有聲書,打造多面向的閱讀與學習體驗。
丘山幼兒園長期致力於多元化教學,日前特別攜手財團法人臺北市全球讀經教育基金會合作,以「弟子規」為核心,從經典中設計出適齡化的品格教育課程。園長邱靚華表示,希望孩子不只是學習知識,更學會如何待人接物,懂得感恩、尊重與分享。
桃園市立圖書館自8月起推出「解鎖東南亞的100種方法」系列活動,場場爆滿,吸引民眾踴躍參與。桃市圖表示,活動由教育部補助、國家圖書館輔導營運,透過8場文化手作與故事分享,帶領民眾親手觸摸東南亞的生活樣貌,成為跨文化理解的重要平台。
為推廣苗栗分區資源中心優質館藏,並鼓勵民眾善用自助借書服務,自9月16日起至11月15日止,每日使用館內自助借書機或手機借書方式,借閱苗栗分區資源中心專屬圖書,累計借閱達60本,即可至服務台兌換限量閱讀提袋1個,數量有限,換完為止,歡迎民眾踴躍參加。
首屆「台灣國際兒少書展」即將於18至 21 日在台中國際展覽館舉行,文化內容策進院雙軌參與,策劃台灣漫畫館向國內親子讀者展示台灣原創漫畫的魅力,同時邀請海外買家前來洽商交流,為台灣兒少出版品拓展全球市場。
桃園市客家事務局推動「客語家庭2.0」計畫,以「讓客語回到家庭、融入生活」為目標,鼓勵家庭成員在家中自然使用客語,並透過影片募集競賽、客語增能課程等方式,鼓勵家庭參與營造講客風氣。 第1季活動募集到1623支影片,民眾響應熱烈,讓客語成為家庭中的生活語言,藉此達到向下扎根與文化傳承目的。
連續33年不間斷的「新竹市好書交換」活動,30日上午在新竹市演藝廳舉辦,吸引逾500名愛書人參與,現場除了有超過上萬本的好書外,今年更首次加入「療癒音樂會」,邀請知名音樂人許惠鈞演出,讓民眾在挑選好書之餘,也能沉浸於悠揚旋律中。
新北市立圖書館今(25)日起至9月30日舉辦「中華兒童叢書風華再現特展」,完整展出已絕版的973冊「中華兒童叢書」。這套出版於1965年至2002年間的兒童讀物,被譽為台灣兒童文學作家與插畫家的搖籃,培育無數創作者,也是許多五、六年級生成長過程中最重要的課外讀物。
台北市立動物園、文山區健康服務中心與聯合醫院失智症中心攜手,在24日「祖父母節」舉辦「祖孫共遊漫步健康動物園」,推出5條友善安全步道健走活動,更以「樂齡生活5部曲向生命學習」為主題,讓長者從5種動物的照顧與醫療學習樂齡生活。
迎接中元節與教師節,苗栗縣立圖書館推出一系列志工說故事活動,透過《普渡過中元》《斑馬老師的教師節》等故事,引導孩子理解節日文化及教育意涵。活動設計結合親子共讀與寓教於樂方式,不僅讓學童學習民俗知識,也啟發創造力與文化認同感。
文化部2025年首屆台灣國際兒少書展將於9月18日至21日在台中國際展覽館盛大舉行,活動以「跨越城市.閱讀無界」為主題,由台中市政府擔任首屆主題城市。文化部政務次長李靜慧今(19)日在策展焦點記者會表示,這是文化部獻給下一代的新禮物,希望透過巡迴方式將閱讀種子遍灑全台。
邁入第3個周末的「We TAIWAN台灣文化in大阪.關西世博」,19天的活動即將進入尾聲,而位於大阪市中央公會堂戶外直徑10公尺的「移動故事屋」從搭建鋼架、覆上帳篷外衣,也逐步成形。文化部表示,活動自始將兒童視為重要主角,以台灣故事與文化科技,呼應世博主題「創造閃耀著生命光輝的未來社會」,傳遞「孩子就是未來」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