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評價面的搜尋結果,共984筆
美國聯準會啟動降息循環,全球經濟同樣溫和復甦,經濟展現「金髮女孩經濟」特徵,新興市場債券再度成為國際資金追逐焦點。法人指出,當前環境正形塑出有利新興市場債的「甜蜜點」,經濟成長維持韌性、通膨溫和、資金回流信號明確,兼具收益與資本利得潛力。
台股本波多頭力道強勁,受惠於基本面亮眼加上ETF助漲。凱基證券發布〈ETF季報〉調查,截至9月底,國內ETF市場規模已達近新台幣7兆元,占基金市場整體規模占比逾6成5;第三季台灣ETF基金規模年增16.45%,發行檔數較上季增加13檔,受益人數增加4.5萬人,其中,平衡型ETF加入ETF戰場成為關鍵亮點。
11月初美股四大指數全面重挫,波及亞股全軍覆沒,日股出現史詩級崩盤跌逾2,200點,韓股更觸發熔斷機制。外銀對此表示,仍對全球股市前景維持樂觀,尤其亞股為主要亮點所在,主因是亞洲(除日本外)企業盈餘成長動能強勁利多,加上大陸與香港更受到政策與估值支撐。
今年以來大盤仍強力上漲逾兩成,除了台股基本面強勁,ETF資金大浪也功不可沒。根據凱基證券發行的〈ETF季報〉調查資料顯示,截至9月底,台灣ETF市場規模已達近新台幣7兆元,占基金市場整體規模占比逾6成5,第三季台灣ETF市場持續發燙,基金規模年增16.45%,發行檔數較上季增加13檔,受益人數也增加4.5萬人,其中平衡型ETF加入ETF戰場更是關鍵亮點。
黃金在衝上歷史高點後進入盤整期,近期於每盎司3,000~4,000美元間震盪。外銀指出,從相對價值與資產配置兩大面向觀察,只要全球政策不確定性仍高,黃金的支撐力道可望延續。此外,目前投資人對黃金的配置仍顯不足,而黃金與其他資產的歷史相關性較低,使其成為投資組合中兼具防禦與多元化的重要工具。
受惠美元偏弱、資金流向美國以外地區,以及AI相關題材持續發酵,具評價優勢的新興市場資產近期成為全球投資人關注焦點。專家分析,亞洲科技產業、AI基礎建設及消費升級題材持續吸引資金流入,台、韓、大陸等地的龍頭企業表現亮眼,提振整體市場氣氛,債市則因新興國家積極推動財政改革,提升信用評等,加上高殖利率與匯率升值帶來的額外收益,也持續吸引收益型投資人進場。
隨著美國聯準會進入降息循環,外銀紛紛針對債市前景釋出最新觀點。渣打銀行看好美國5至7年期中天期公債以及新興市場當地貨幣政府債潛力;星展銀行維持對投資等級(IG)債券的正面看法;滙豐銀行建議偏高配置全球投資等級債券。
黃金的升勢創下紀錄,今年以來上漲超過50%,引發市場對此一貴金屬的評價面是否過高的疑問。
美元指數(DXY)今年以來下跌約10%,創下史上最大年度跌幅之一。外銀分析指出,美元在2025上半年急速走弱後,目前已轉為漸進且有序的貶值趨勢。預期至年底前美元仍將維持溫和走弱,並可能於2026年初觸底。若要推動美元進一步大幅下跌,仍需出現更具說服力的催化因素。
AI浪潮與降息循環雙引擎啟動,新興市場股票正迎來結構性機會。法人認為,在美元走弱、利率反轉、產業升級與AI浪潮推動下,亞洲股市有望成為2025年至2026年間的主要成長引擎,吸引全球資金加速回流。
全球市場評價高企、政策與經濟前景交織不明,星展銀行建議採取槓鈴式策略,在美國科技股與亞洲價值型股票間取得平衡;渣打銀行指出,日本政局變動帶來短線樂觀情緒,但結構性挑戰仍存;滙豐銀行看好新興市場表現,特別是新興亞洲,受惠於聯準會降息、美元走弱與資金多元化需求。
美國聯準會(Fed)再降息並同步結束量化緊縮(QT)政策,儘管市場先前預期年底前仍有再降息一次的機會,但主席鮑爾在會後淡化12月降息可能性,強調未來政策方向將取決於經濟數據表現,多家法人機構也因此調整對後續降息路徑的預期。
第四季以來全球股債市齊揚,市場對聯準會寬鬆多所期待,推升美國四大指數在內等多個主要指數再創歷史新高,市場風險偏好擴散到非投資等級債等固定收益資產。富蘭克林坦伯頓公司債基金經理人葛蘭.華勒(Glenn Voyles)來台,親自解析投資機會與風險,他認為,非投資等級債有兩大利多,分別是企業體質改善、違約率處於低檔,投資前景持續看好。
輝達於最新開發者大會中宣布將與Oracle合作,為美國能源部打造七台超級電腦,並宣布投資芬蘭科技公司Nokia 10億美元,並正式啟動與Palantir的AI技術堆疊合作,激勵輝達股價28日暴漲近5%,連帶推升台股掛牌的含輝ETF 29日股價跟著強勢表態。
「高市經濟學」點燃日股行情,外銀對此表示,雖然短期市場情緒仍偏樂觀,但結構性阻力和政策不確定性,恐限制未來6~12個月的上行空間。日圓則預期將在未來數月走強,得益於對財政擴張持謹慎態度,日圓的下行壓力可能緩解,且因美國聯準會估將持續降息,利差收窄可能導致美元兌日圓逐步下跌。
自4月美國對等關稅公布後股市低點以來,費城半導體指數大漲逾9成,推升本益比來到37倍,較近十年平均高出6成,想避開股市大幅震盪風險,又想不錯失長線漲升行情,投信法人建議,宜採取全方位彈性配置策略。
國人熱愛高息收產品,相關概念的投資標的也不斷推陳出新,而非投資等級債可說是高息收類型的始祖,投資規模動輒百億元以上,以最新境外基金觀測站資料顯示,國人投資規模前五大的單一國家非投資等級債券基金,加總規模超過新台幣800億元,其中規模最大的富蘭克林公司債基金規模達213億元,占比超過1/4。
市場觀察:市場情緒高漲,美國聯準會再次啟動降息循環,有助於景氣復甦,推升台灣加權指數屢創新高。電子與半導體類股漲勢凌厲,目前基本面尚未出現放緩跡象,台股具備續創新高的潛力。
政策利多連發,亞洲股市接棒美歐,全球資金持續輪動。回顧全球股票型基金資金流向,根據EPFR統計至10月22日止近一周,美國股票基金淨流入居冠、金額為133.31億美元、其次為已開發歐洲20.15億美元、全球新興市場2.51億元。
殖利率持續下探,債市多數走揚,根據EPFR統計至10月22日止近一周,三大債市仍保持淨流入;其中,投資級企業債基金維持淨流入且力道擴大、金額為80.6億美元;非投資等級債基金淨流入金額增至27.2億美元。新興市場債淨流入力道降溫至8.3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