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誤捕的搜尋結果,共56筆
為強化第一線人員處理台灣黑熊衝突的應變能力,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台東分署昨(6)日在知本國家森林遊樂區舉辦「台灣黑熊救援演練及衝突管理課程」,邀集分署同仁、社區巡護與驅趕隊、野灣野生動物保育協會及野聲環境生態有限公司等近60人參與,透過模擬各種人熊衝突情境,強化從通報、救援、驅離等多項實務技能。
民眾通報黑熊入侵可領獎金!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宜蘭分署為加強黑熊保育與人熊共存觀念,推動「台灣黑熊生態服務給付示範計畫」,民眾若發現黑熊入侵農地或住家並通報,可領取獎勵金3000元,配合架設相機再加發5000元,最高可獲8000元獎勵,盼以生態薪水鼓勵山村部落居民一起守護黑熊,降低對牠們的恐懼。
去年9月、11月分別有山友在能高越嶺道4.22公里處一帶目擊台灣黑熊,日前又有人在該步道14.1公里處、天池山莊附近巧遇台灣黑熊,該黑熊聽到人聲後隨即往邊坡跑離,所幸未發生人熊衝突,林業保育署南投分署接獲通報後,已請天池山莊管理員加強巡查,也提醒山友攜帶熊鈴並提高警覺。
山友去年9月、11月在能高越嶺道4.22K一帶目擊台灣黑熊,近日又有人在該步道14.1K處發現一隻黑熊,該黑熊聽到人聲後隨即往邊坡跑離,所幸並未發生人熊衝突,林保署南投分署接獲通報,提醒山友攜帶熊鈴入山並提高警覺。
海生館11日攜手高雄市政府、海巡署、海洋保育署及屏東後灣在地居民,共同在後灣沙灘舉辦欖蠵龜野放活動。18日上午9時30分,同樣將在後灣沙灘野放另一隻綠蠵龜「拿鐵」,海生館邀請大家一起參與海龜野放活動,見證康復海龜重返蔚藍大海的重要時刻。
台中市人人守護山林協會是由南勢部落獵人組成,去年起組織黑熊巡守隊,今年5月起透過族人自行架設的紅外線自動相機,至今二度捕捉到黑熊在海拔1177公尺淺山地區現身畫面,協會的付出也成為黑熊保育工作推展的重要助力。
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今發布2011年以來台灣黑熊監測與發現紀錄點位統計分析,數據顯示族群相對豐度(OI值)逐年上升且趨勢明顯,低海拔地區發現紀錄增加、範圍更廣。林保署表示,過去導致族群減少原因已減少,目前「人熊和平共處」已是首要課題。
台東縣卑南鄉斑鳩地區林地今(5)日發現有台灣黑熊受困套索,地點距台9線公未達3公里,海拔僅440公尺。雖然林業保育署台東分署與野灣野生動物保育協會等單位緊急救援,但是熊隻傷口感染引發敗血症,到院後仍宣告不治。
高雄市桃源區梅山部落近日首度通報台灣黑熊受困案件,在當地居民及時通報與協助下,黑熊順利獲救並原地野放重返山林,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屏東分署5月2日頒贈感謝狀予通報與救援人員,表彰其保育貢獻,此案具高雄地區指標意義。
高雄市首起台灣黑熊受困事件,9日中午在桃源區梅山部落驚險上演,受困黑熊在部落族人即時通報下,經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屏東分署與屏科大團隊緊急救援後,當晚成功原地野放,重返山林。
高雄市桃源寶山山區再度出現台灣黑熊覓食行為,一處位於海拔1342公尺的茶園蜂場,3月29日被發現蜂箱遭黑熊破壞,洪姓蜂農調閱監視器畫面,赫見一頭台灣黑熊埋首啃食蜂巢,這已是繼去年7月後,該地第二次發生黑熊侵擾事件。
高雄市桃源區寶山山區再度出現台灣黑熊取食蜂蜜的行為,引發關注,該地一處海拔1342公尺的茶園,去年7月才遭黑熊破壞蜂箱,今年3月29日,蜂農再次發現蜂箱被毀,調閱監視器畫面,赫見一頭台灣黑熊埋首啃食蜂蜜。
花蓮縣卓溪鄉卓溪村族人27日在當地1處苦茶園,發現1隻台灣母黑熊受困陷阱,經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花蓮分署等單位救援後,送動物醫院治療,由於目擊者稱當時附近還有1隻小黑熊,花蓮分署也在現場設置誘捕籠,並在今天誘捕到小黑熊,將送至野灣協會照養並評估野放訓練。
繼2023年有台灣黑熊在台中和平區松茂山林道誤中套索失去前掌,林業及自然保育署29日在和平區烏石坑樹林救援1隻誤觸套索受困小熊,經緊急救援後目前情況穩定,後續將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野生動物急救站醫療照護。
隨著立法院的開議立院開議,動保團體也號召各黨派立委,針對動物權益進行改善,動團也提出10大訴求包括蕩犬能回歸家庭、動物保護行動社區化、多元寵物要三級分類、為友善環境管理滅鼠藥、終結違反動福籠錬犬、改善非犬貓收容福祉、規範非犬貓繁殖買賣、殘忍海上賽鴿要落日、動物展演政策要精進、禁用山豬吊金屬獵具等。
近年來,台灣黑熊通報次數趨增,為減少誤捕風險,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台東分署積極推廣使用改良式獵具,並與鄉村部落的百貨公司「柑仔店」合作,設立「保育柑仔店」,作為獵具換領據點,同時兼具生態保育宣導與通報中心功能。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花蓮分署近日接獲民眾通報,開車行經省道台九線舞鶴路段時,目擊一對母子台灣黑熊,這是首次有野生黑熊出現在車輛頻繁的省道上奔跑,且出現路段海拔僅119公尺,已遠離山區,顯示台灣黑熊活動範圍有逐漸擴及人口稠密地區的趨勢,引起保育人員重視。
全國第一尾大型鬼蝠魟標本經主管機關核審通過後,15日在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主題館5樓正式展出,鬼蝠魟又稱「蝠鱝」,被世界自然保育聯盟(IUCN)紅皮書中列為瀕危物種屬於軟骨魚類,身體扁平寬大,是世界最大的魟魚,鰭像翅膀一樣寬,能像飛行中的鳥類一樣沿著洋流飛翔,有海中「飛行魔毯」的美名,即日起民眾可近距離到海科館5樓觀賞。
新竹縣五峰鄉桃山村有族人在去年平安夜於觀霧發現黑熊蹤跡,跨年當天通報林業署新竹分署。檢視錄像,畫面中2隻黑熊正於山區溪谷活動,在遇見人類後緩慢撤退。林業署新竹分署感謝民眾通報,提供的錄像猶如捎來山神的祝福。
有五峰鄉桃山村族人去年平安夜於觀霧發現黑熊蹤跡,跨年當天通報林業署新竹分署。檢視錄像,畫面中兩隻黑熊正於山區溪谷活動,在遇見人類後緩慢撤退,暫無人熊衝突疑慮,林業署感謝民眾通報,提供的錄像猶如捎來山神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