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調查船的搜尋結果,共49筆
美國無人水面艇製造商 「海衛」(Seasats )表示,該公司的光魚無人艇(Lightfish )在太平洋航行期間,遇到中國大陸軍艦,兩者相距只有幾公尺。該公司懷疑,大陸大陸軍艦是有意靠近,所幸最後又遠離了。
花蓮海域昨天才睽違3年出現虎鯨現蹤,沒想到今天又罕見發現成群的朗氏喙鯨與船隻共遊,加上近期頻頻在海上發現抹香鯨的蹤影,顯見東部海域近期環境條件良好,適合大型齒鯨活動,有助於相關研究的調查與紀錄。
海洋委員會近年攜手地方、民間,積極擴大國際海洋事務交流,主委管碧玲日前親赴韓國APEC海洋部長會議,拓展台灣海洋外交。海委會舉辦「赴外海洋交流代表團分享會」,邀請青年學者分享交流成果,同時回饋參與大型國際會議的策略性觀察及實務建議。
立法院17日三讀通過《國家海洋科技營運中心設置條例》,確立該中心為行政法人,由海洋委員會負責監督,未來將負責海洋調查、船舶技術、水下文化資產等8項業務,作為台灣海洋科技發展與關鍵技術人才培育的重要平台。不過在野黨立委提醒,中心職責涉及國安,應防範滲透,未來運作成效將列為監督重點。
立法院今17日三讀通過《國家海洋科技營運中心設置條例》,海委會將成立行政法人「國家海洋科技營運中心」,海委會主委管碧玲日前指出,成立目的為配合調查船及船模實驗室運維需求,讓興建與營運接軌,發揮最佳建置效益,為台灣奠定海洋科研及海洋治理關鍵技術人才。
宜蘭縣安農溪8日下午1時許發生一起驚險的泛舟事故。一艘載有9人的橡皮艇行經安農北路六段河段時,疑似遭溪中竹子搓破船身,導致船體進水失衡後瞬間翻覆,造成一名59歲陳姓女性乘客不幸溺水,現場已無呼吸心跳,緊急送往羅東聖母醫院搶救後仍宣告不治,其餘5個輕傷、3個沒受傷。
漁業試驗船肩負國內各種資源調查、漁撈試驗、漁法漁具及水文探測等任務, 由農業部水產試驗所管轄,目前既有二艘漁業試驗船水試一號及水試二號,28日在基隆總所公務碼頭舉行2艘100總噸級新建漁業試驗船啟用暨命名典禮,由水試所首長正式命名為「水試3號」及「水試6號」。
由宜蘭縣岳明國民中小學發起的「攜手國際‧航向蔚藍~樂觀小帆手‧海洋台灣夢3.0」計畫,串聯台灣本島與離島多所學校及台北歐洲學校、台北法國實驗教育機構,共62位小帆手與師長於5月19日從淡水啟航,歷經6天的航海挑戰,於24日進高雄港完成航程。行政院長卓榮泰、海委會主委管碧玲與法國在台協會主任龍燁親自迎接,表達對小帆手們的高度肯定。整體航行計畫融合航海文化、科學實察與多元文化交流,讓學生在真實海洋場域中,培養海洋素養與公民責任感,充分展現我國推動海洋教育、環境永續與國際合作的具體成果。
台灣籍「紅彩頭6號」漁船近日被日本公務船以違反漁業法規為由扣捕,在繳納巨額保釋金後獲釋。大陸外交部發言人毛寧23日在例行記者會中表示,中方已向日方提出嚴正交涉。此外,中菲在南海又出現爭端,互控對方作法不當。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今天(5月23日)主持例行記者會。香港TVB記者提問,據報導,近日,台籍「紅彩頭6號」漁船被日本公務船以違反漁業法規為由扣捕,在繳納巨額保釋金後方獲釋。毛寧表示,中方已對此向日方提出嚴正交涉。
立法院司法及法制委員會今(17)日審查行政法人「國家海洋科技營運中心設置條例」草案,國民黨立委王鴻薇質疑,新設的行政法人難以讓人了解其迫切性,且經費在2027年後每年約3億元,業務也與其他政府機關相似,有疊床架屋之疑,強調錢要花在刀口上;海洋委員會副主委吳美紅則允若2周內會提交業務資料以及財務規畫的書面報告。
清明連假,花蓮外海出現罕見大翅鯨,一次看到4隻,其中一對應是母子鯨,讓賞鯨遊客感到驚喜,業者推測有可能因為食物資源在東部停留。因這幾天氣溫回暖,外海鯨豚出現率高,賞鯨業歡迎民眾到花蓮搭船賞鯨。
韓聯社18日引述韓國政府消息人士說法,中國去年4月至5月,以及今年初在韓中專屬經濟區(EEZ)重疊水域,陸續放置三個鋼製構造物,韓國政府考察船2月下旬一度想駛進該區考察,但卻遭中國海警阻撓,隨後兩國海警更爆發對峙2小時驚險場景。韓國外交部官員稱,已向中方提出嚴正抗議。
繼12日福建科研船「延平2號」至金門東碇海域違法進行海域探測遭巡防艇驅離後,13日大陸海警又再侵擾金門限制水域,自「0214」事件後累計已達61次。海巡署金馬澎分署第十二巡防區於14時許偵獲數艘陸方海警船後,立即調動巡防艇能量,前推至限制水域線上部署對應。
行政院會今天通過《國家海洋科技營運中心設置條例》草案,將函請立法院審議,海洋委員會主委管碧玲表示,期盼立法院及社會各界支持,能在本會期完成審議立法,為國家奠定海洋科研及海洋治理的關鍵技術人才。
為發揮國家船模實驗室及海洋基礎資料調查船建置效益,行政院會今(13日)拍板「國家海洋科技營運中心設置條例」草案,將函請立法院審議,盼提升我國海洋科技量能,支持海洋永續發展。
(19:03更新--船公司說法)波羅的海瑞典與拉脫維亞之間一條海底光纖電纜周日(26日)傳出毀損,兩國合作調查,拉脫維亞官方高度懷疑海纜遭受外力破壞。瑞典檢方周日下令扣押一艘懸掛馬爾他國旗的散裝貨輪,貨輪停靠瑞典水域,當局周一(27日)登船調查。船東保加利亞船運公司負責人表示,旗下船隻船錨可能不慎損及這條海纜。
針對無人載具部分,台船(2208)董事長黃正弘表示,台船在無人機、無人船方面不會缺席,今年第一季無人船將會正式對外公開。
海洋委員會國家海洋研究院委託台船公司製造300噸與100噸級海洋基礎資料調查船,2024年12月31日正式開工,2船完工後可望提升海域調查與資源探勘量能。海委會主委管碧玲除感謝台船大力支持,也期許未來台灣能成立科研船隊,開啟全方位海洋探索領域。
海洋委員會國家海洋研究院委託台船公司,製造的兩艘調查船包含300噸與100噸級海洋基礎資料調查船31日開工,海委會主委管碧玲感謝台船的支持,她在致詞時指出,面對中國龐大的科研船能量,台灣唯有打造4000噸級綜合大洋級調查船,加上300噸、100噸級的船組成科研船隊,才能應對大陸龐大的科研船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