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負碳的搜尋結果,共158筆
臺灣碳權交易所與農業部林業試驗所29日簽署合作備忘錄(MOU),宣告攜手建構臺灣自然碳匯生態系。碳交所董事長林修銘指出,未來碳交所將借重林試所在林業研究專長,結合科研專業與市場機制,推動森林碳匯與碳權開發並進,讓碳匯成為兼具生態、經濟與社會價值的永續投資。林修銘表示,在全球淨零趨勢下,自然碳匯已成為全球競逐的新戰略,國際科技巨頭亦積極投入,展現以自然解方加速負碳增匯的決心。
「低碳排染料的生產,從鍋爐零碳排開始」超過40年以上染料及化學品經驗的泰鋒染化公司,董事長邱灯松直言為了符合「鍋爐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該公司已使用生質燃料油四年,由原來的特種低硫燃料油改為生質燃油(棕櫚油、大豆油)、排氣經多層水柱洗滌塔處理、在燃燒火焰區注入飽和水蒸氣以阻擋氮跟氧的結合降低NOx濃度。經實測結果顯示,其排氣遠低於法規標準,係全球最具成本效益及節能減碳的方式,打造永續競爭力。
遠東集團財團法人徐有庠先生紀念基金會於今(13)日盛大舉辦「第23屆有庠科技獎頒獎典禮」,共表揚27位傑出科學家。有庠科技獎自2002年開始舉辦至今,累積頒發522個獎項,總獎金逾新台幣2億2千萬元,對於激發科學研究人員之士氣,引領未來技術發展方向,成效卓著。
大會並聚焦「如何發揮董事會強化AI治理與風險管理的角色」,以具全球性、前瞻性與整體性的視野,為政府與民間建立具獨特性的公司治理生態系提供啟發,實質討論企業如何擬定AI發展策略與董事會責任、董事會參與制定AI治理政策與策略的方式,在積極應用AI促進企業永續的同時,建立風險監督體系,以及就AI應用建立適當透明機制等核心議題。
台灣大(3045)再次獲得國際資本市場高度關注,在「2025外資精選台灣百強(Taiwan FINI 100)」評選中名列第14名,從2,194家上市櫃企業脫穎而出,創下台灣電信業的最佳名次。
東亞首例「增強岩石風化」玄武岩促進土壤增加碳匯試驗有成,該研究由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聯合台灣大學農業化學系及京都府立大學生命環境科學研究科合作,於新北市三芝農田歷時15個月完成試驗,研究結果顯示,玄武岩粉末與有機資材合併施用後,可使土壤碳儲量提升20.5%,作物產量為完全不施肥的兩倍以上。
台灣大(3045)與國際5700家企業競逐,榮獲美國《TIME》雜誌評選為「2025全球最永續企業」,奪全球第85名、躋身世界百大,並為台灣電信業第一,台灣大衝刺RE100與EV100,全面提升再生能源比例。
海草床和紅樹林不只是生態保育的搖籃,更是吸碳高手!我國海洋碳匯政策邁入制度化重要里程碑,由海洋委員會與農業部聯手提出的「海草復育」與「紅樹林植林」兩項藍碳方法學,已於7月24日獲環境部正式通過,成為台灣首套具科學依據的藍碳碳匯計算標準,為邁向2050淨零排放目標注入新動能。
5月底揭牌、規模百億元的「台灣綠色成長基金」,首批民間合作夥伴到位。環境部表示,與12家搭配投資人將在8月共同投資淨零六大產業新創,現有先鎖定60多家名單陸續篩選,藉由專業機構的投資眼光降低風險、並撬動民間資金扶持綠色新創。
可口可樂的越南分公司正測試由農業廢棄物製成的環保棧板「NetZero Pallet」,它不同於木材、塑膠或其他對地球有害材料所製成的「貨架用棧板」,而是使用椰子纖維和咖啡殼製成,落實廢物再利用及永續淨零等指標。
台灣大哥大今年再度獲得CDP供應商議合(Supplier Engagement Assessment,SEA)評比最高等級A級,且連續第四年獲此肯定,並在目標設定、供應商議合、溫室氣體範疇三(含查證)、風險管理程序等四大項目皆獲得最高級分,展現領航產業鏈共創綠色韌性生態圈的努力獲得肯定。
競零再生科技19日於高雄臨海產業園區舉行公司開幕茶會,由高雄市經發局林廖嘉宏副局長、台南大學陳惠萍校長和競零再生科技林世民董事長等貴賓進行剪綵,並邀請環境與發展基金會董事長張豐藤,以及睿能創意(Gogoro)、有量科技、維洋科技、銳宇能源、綠碳永續和國喬石化等鋰離子電池上下游循環經濟鏈夥伴參與見證。
服裝品牌讓鳳梨成功轉職當時尚主角。DYCTEAM本季推出鳳梨皮革西裝外套,是目前全台首件採用PANEX鳳梨皮革打造的單品,原料來自屏東九如的鳳梨葉,每100公斤葉片才能提煉出1公斤纖維,換句話說,一件外套背後可能藏著超過84片鳳梨葉的重生能量;由台灣團隊研發的PANEX,訴求使用純物理製程,不含動物成分、也沒有毒性溶劑,獲得PETA與USDA雙重永續認證,各種認證表明著一個結果,就是這塊面料是一塊從農業廢料,成功轉型的永續服裝面料。
你印象中的鳳梨,是水果攤上的夏日清涼,還是飲料店裡的消暑選項?現在請更新你的資料庫,因為台灣服裝品牌DYCTEAM讓鳳梨成功轉職當起了「皮革西裝主角」,還順便把木屑升級為印花墨料,做出一件帥氣短Tee,這波操作不只打破材質的想像框架,也讓人重新思考「時尚,還可以怎麼更友善?」
由台灣大哥大、全球永續賦能倡議組織(GeSI)與台灣區電機電子工業同業公會(TEEMA)共同主辦的「2025全球AI賦能永續高峰會」(AI with Purpose Global Summit Taipei 2025)今(29)日圓滿落幕,壓軸登場的「數位永續影響力獎」(Digital with Purpose Awards)同步舉行頒獎典禮,表彰全球ICT產業中具高度永續影響力的創新行動。今年共有來自全球各地超過24件專案參與角逐,台灣大哥大與社會創新團隊 BlueTrend 攜手推動的「AI Ocean 海洋數據中心」脫穎而出,榮獲「生物多樣性獎」(Biodiversity Award),展現台灣本土AI技術於生態保育與永續實踐領域的國際競爭力。此為台灣大哥大繼2024年共享充電服務「MyCharge」奪得智慧城市獎後,連續第二年榮獲該國際永續大獎,展現其以數位科技推動永續轉型的實質成果與全球影響力。
鴻海(2317)與國立台灣大學、台慶科技教育發展基金會共同宣布攜手推動「永續生態 里山學堂」計畫,鴻海預計投入2千萬元結合產學研資源,於集團總部大漢溪流域上游水源地,打造融合在地社區與企業ESG實踐的永續示範場域,研究自然碳匯、守護台灣生物多樣性。
為加速國內淨零新興產業發展,環境部長彭啟明22日宣布,百億「綠色成長基金」專案辦公室23日正式揭牌,總統賴清德將赴環境部出席「台灣綠色成長啟動暨亞洲綠色成長論壇開幕儀式」,後續待資金到位,第二季就會正式受理企業申請並進行案件審查。
為推動偏鄉低碳農業與永續發展,台灣碳權交易推廣協會(TEEPA)、蓋婭智壤科技(AgriGaia)及高雄市杉林區日光小林社區發展協會於近日簽署合作備忘錄(MOU),攜手打造低碳農業示範基地。合作導入智慧灌溉、碳盤查及黃碳認證,結合科技與社區實踐,促進偏鄉農業轉型,吸引ESG投資,實現環境與社會效益。
包括大氣電漿、先進材等3家企業,今(16)日獲准進駐中科園區,總投資金額達11.9億元。中科管理局表示,截至今年5月16日止,中科園區已引進6家新投資案,投資總額15.05億元。
泓瀚科技歷經2年研發的彩色太陽能板,將開始推廣運用場域。泓瀚科技攜手中興大學推動「建築整合型太陽光電發電設備(BIPV)」彩色太陽能光電產學合作,將以興大南投分部為場域,打造BIPV綠能建築美學,14日在中興大學舉辦產學合作備忘錄簽約儀式,由興大校長詹富智與泓瀚科技董事長呂椬境代表簽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