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財政司的搜尋結果,共92筆
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5日表示,AI成這個世代的關鍵詞,據統計今年全球創投資金流入AI相關領域規模超過1,900億美元,反映結構變革正在進行,橫跨科技、金融、物流、醫療和智慧製造等領域。
在全球半導體產業格局調整之際,大陸類比晶片廠商正掀起一波「A+H」股上市潮。2025年以來,包括納芯微、傑華特、聖邦股份等指標性A股企業,相繼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
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近日結束對美國的訪問行程,並於19日在財政司網站發表文章,介紹此行參與國際會議及與當地政商界交流的情況。他指出,各方對全球經濟前景有不少顧慮,但不少當地商界表示,希望透過香港作為跳板,開拓大陸和亞洲市場,尋找更多新的合作機遇。
為了建構「公平待客」與「誠信金融」的兩大金融服務機制,身為公股集團的臺灣金控、臺灣銀行、臺銀人壽、臺銀證券昨(26)日共同合作辦理「臺灣金控2025年金融論壇-落實公平待客,建構誠信金融」,邀集200多位臺灣金控旗下各公司董事、高階主管、經理人及客戶參與該活動。
香港政府統計處日前發布第二季的GDP預估數字,較去年同期上升3.1%。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預測,第三季經濟將持續增長,但增幅或將放緩。另外,由於印花稅,政府經營帳目可望由赤轉盈。
財政部國際財政司22日公布最新「台版肥咖條款」(CRS)資料交換情形,與澳洲、日本和英國共換回約20萬筆金融帳戶資料,由於台灣去年經濟表現優於各國,外人投資力道不減,相關帳戶存量和流量同創新高水準。
中新網報導,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近日指出,今年上半年香港恒生指數上升了20%,創下歷史最大上半年升幅,申請在港IPO的個案也快速增加。與此同時,香港投資推廣署也在推動引資方面取得成效,提前完成《施政報告》中設定的目標。
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6日指出,今年上半年香港恒生指數上升20%,創下歷史最大上半年升幅,申請在港IPO的個案也快速增加。與此同時,香港投資推廣署也在推動引資方面取得成效,提前完成《施政報告》中設定的目標。
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29日在網誌上表示,香港上周發布的「數字資產發展政策宣言2.0」,四個支柱之一便是「推進應用場景及跨界別合作」,當中提到穩定幣是在傳統金融系統以外提供成本效益的替代方案,有潛力為支付及資本市場活動帶來變革,包括跨境支付。
美國參議院17日通過一項法案,將為與美元與美債掛鉤的「穩定幣」(stablecoin)建立監管框架,這對加密幣產業而言是重大勝利。美國總統川普是穩定幣等堅定支持者,稍早表示希望能在國會8月休會前簽署穩定幣立法。隨著該法案的過關,美國財長貝森特預測到2030年,穩定幣市場規模可望成長至3.7兆美元。
澳門特區政府9日說明,今年底將結束11間「衛星賭場」與3間摩卡場經營權,除象徵澳門數十年的衛星賭場經營模式走入歷史,也影響多達5600名從業人員生計,澳門官方則要求需確保再就業。澳門當局近年對博彩產業收緊的政策趨勢,背後與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發話,以及打擊澳門的跨境金融犯罪有關。
近年歐美資金因一連串國際地緣政治與經濟利空,大舉撤出香港,但今年以來香港資本市場明顯回暖。香港特區政府財政司長陳茂波2日指出,過去半年流入香港的資金中,歐美資金比例明顯增加,主要以長期基金為主,反映外資對香港經濟信心回升。
「2025陸家嘴論壇」將於6月18日至19日召開,上海市委金融辦常務副主任周小全表示,本屆論壇將主題設定為「全球經濟變局中的金融開放合作與高質量發展」,希望與各界人士深入探討如何進一步推進金融改革開放,進一步深化國際金融合作,進一步參與國際金融治理,為世界經濟增長注入新動能,屆時大陸中央政府將發布重大金融政策。
據澎湃新聞報導,5月30日,上海市政府新聞發佈會邀請上海市委金融辦、中國人民銀行辦公廳、上海金融監管局、上海證監局等相關負責同志出席,介紹2025陸家嘴論壇有關情況。上海市委金融辦常務副主任周小全表示,「2025陸家嘴論壇」將於2025年6月18日至19日召開,本屆論壇將主題設定為「全球經濟變局中的金融開放合作與高質量發展」,希望與各界人士深入探討如何進一步推進金融改革開放,進一步深化國際金融合作,進一步參與國際金融治理,為世界經濟增長注入新動能。
中美貿易戰持續延燒,外媒指出,身在美國資本市場第一線的200多家中概股上市公司恐首當其衝,面臨集體退市風險。據統計,目前有27家中概股企業已具備雙重上市或第二上市資格卻還未付諸行動,香港正在積極爭取這些企業赴港上市。
儘管中美關稅戰未見消停,但港府憑藉著「搶企業」,為香港經濟帶來源源活水。自2022年提出「搶企業」政策以來,香港多措並舉,在這一領域取得亮眼成績單。僅港府引進重點企業辦公室近年來累計引進的84家重點企業,未來數年內就可望在香港投資約500億港元(約新台幣2095億元),創造逾2萬個就業機會。
上周美股震盪收高,以及上周五美國宣布「對等關稅」豁免智慧手機、半導體等電子產品,受此提振,周一香港恆生指數盤中大漲近2.5%,為21434.94點。國企股(H股)漲2.27%,報7978.35點。
財政部修正所得稅協定查核準則34條,放寬提出申請適用所得稅協定期間規定,主要修訂是他國締約國居住者,也就是外國納稅義務人向我國稅捐稽徵機關申請適用所得稅協定期間,由原自繳納稅款的5年起,放寬為10年。
港股7日暴跌3021點,恒生指數創史上最大單日跌幅後,香港特首李家超8日出面信心喊話。談及美國總統川普發起的關稅風暴,李家超出席行政會議前除痛批美國霸凌野蠻,也強調港府會祭出包括加快融入大陸國家發展、擴大經貿朋友圈等7招來應對挑戰。
美國「對等關稅」席捲全球,陸港股幾乎全面「躺平」。A股與港股7日開盤後應聲重挫;A股3大指數集體「大跳水」,其中滬指暴跌7.34%,不只3100大關失守,更創下2020年2月以來最大單日跌幅。港股也難倖免,恒生指數狂洩13.22%,也寫下近28年單日最大跌幅。陸股兩市,逾2900個股跌停,其中大陸電商巨擘阿里巴巴股價狂洩近18%,形同「山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