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財政缺口的搜尋結果,共77筆
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CBO)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儘管美國總統川普所推行的關稅政策帶來了相當可觀的收入,然而,這部分額外進帳卻在很大程度上被首次突破兆美元大關的國債利息支出,以及其他持續攀升的各項開支所抵銷,導致美國整體的財政狀況並沒有得到太大的改善。美國在2025財政年度的預算赤字依舊居高不下,維持在1.8兆美元的龐大規模,幾乎沒有顯著的下降。
陸委會3日公告第72次諮詢委員會議並說明重點摘要,指出中美近期進行多輪經貿談判,面對川普政府2026年期中選舉壓力,中共有意「以拖待變」,讓步也多屬策略及象徵性措施,認為中美談判難取得持久且具體共識,建議留意中共可能透過認知戰,引導台灣社會對美產生質疑,削弱台灣社會對國際合作的信任。
陸委會3日針對日前舉行的第72次諮詢委員會議進行公告並說明重點摘要,指出美中競合態勢下,國際經貿格局存在高度不確定性,更認為中美經貿談判難以取得持久且具體共識。部分委員建議,應留意中共可能透過認知戰,引導台灣社會對美政策產生質疑,削弱台灣社會對國際合作的信任。
高雄市議會今(30)日舉行115年度總預算籌編說明會,市長陳其邁直言,財政收支劃分法修法後,市府在預算編列上「困難重重」。雖然,中央統籌分配款增加258億元,但同時各項補助卻大幅銳減432億元,實際跟前一年度相比短差達174億元,讓他不禁感嘆「如果3項一起算,中央能補100多億,我就阿彌陀佛了,就可以把帳打平。」
《財劃法》修正案上路後爭議不斷,民進黨批現行版本不只危及中央財政能力,更加重城鄉失衡、重北輕南的問題,為了避免惡法危害國家發展;為此民進黨南部立委19日共同呼籲,行政院、各個關心《財劃法》的立委,都應該盡快提出草案,不要放任現行歧視南部,傷害均衡發展的惡法傷害人民權益。
今年年初至今,美元的跌幅很大,有些人認為最壞的階段已經過去,然而,基準情境仍然認為美元將在未來幾個月走弱。
總經與市場觀察:美國8月ISM服務業PMI指數由50.1上升至52.0,高於市場預期的51.0;美國8月非農就業人數僅增加2.2萬人,遠低於經濟專家預估中值的7.5萬人,進一步顯示勞動市場有放緩跡象。搭配美國勞工部最新公布的8月PPI月減0.1%,為四個月來首度下滑,年增率則降至2.6%,低於預期。
新版《財政收支劃分法》爆爭議,行政院長卓榮泰表示,13日將邀地方首長共商解方,認為「錯誤已發生,解鈴還須繫鈴人」。其說法令南投縣長許淑華感到遺憾,沒想到院長卻將縣市政府視為「繫鈴人」,自己是「解鈴人」,一方面箝制地方財源,一方面卻在「背後捅刀」。
針對去年立法院修正財政收支劃分法部分條文,屏東縣長周春米8日晚間在臉書發文指出,原以為統籌分配稅款會增加,但魔鬼藏在細節裡,3大塊的補助款增減相抵之後,屏東縣竟出現46億元的缺口,她憂心縣政推動將面臨窘境,建請二度修法,讓每個地方政府得到公平對待。
川普政府提出的多項關稅被2日法院裁定非法,市場擔憂美國財政狀況將更為緊繃,避險情緒升溫下,美債殖利率、美元指數雙雙反彈,主要亞幣承壓,新台幣兌美元匯率3日貶破30.7元價位,早盤最低見30.755元,午後買賣力道拉扯,最終收在30.728元,短線持續逼近31元整數。
財政部近日公布115年度中央普通統籌分配款金額,不分藍綠執政的地方首長都抱怨連連,甚至10縣市獲配金額還比預先試算結果少。苗栗縣長鍾東錦8月31日表示,期盼行政院透過公開、透明的制度,落實中央與地方協力共好,才能獲得各縣市首長的支持。
首度適用新版《財劃法》的2026年度統籌款出爐!明年普通統籌分配稅款總額8488億元,較2025年增加4027億元,比原先預估的3700億元還多,主要是稅收成長帶動。根據分配數,台北市首度破千億元達到1149億元,較2025年增加442億元;其次是新北市958億元,增407億元。最慘的是連江縣,完全「零」成長。
雲林縣115年度統籌分配稅款原預估可分配290億元,29日下午縣府接獲通知分配246.4億元,財政缺口高達44億元,雲林縣長張麗善不滿表示,難道要讓地方政府「吊鼎」(斷炊),讓百姓難以為生嗎?
針對國民黨南市議員鼓吹「溪北回歸原台南縣」,台南市政府嚴正駁斥,指問題不在縣市合併,而是國民黨過去長期「重北輕南」錯誤政策,直指財劃法才是問題所在,而非地方制度法,強調溪北邊緣化說法是刻意扭曲。
執政黨備戰823後新局勢並扭轉民意,行政院長卓榮泰21日攜明(115)年度總預算與十大亮點政策,親上火線說明,以大幅減稅補貼育兒族、拉內需抗關稅、加碼AI等政策,要讓民眾有感。
基隆市議會20日審查《基隆市公債發行自治條例》草案,有議員要求市府應先提出明確施政願景與政策藍圖,否則發行公債容易淪為財政缺口的權宜之計。市府祕書長方定安強調,市府是為後續可能建設先設立自治條例,有法源後才會對個別需求提出計畫,並徵求議會同意。
行政院會今(21日)將拍板明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但受新版《財劃法》、國防預算須達GDP的3%影響,閣揆卓榮泰稱舉債近4000億元。據悉,編列歲出規模約3兆元、歲入約2.7兆元,歲入將結束連4年成長,而國防預算規模可望逾8000億元;另外,政院列出軍公教加薪3%、不加薪2版本,待今日院會做出最終決定。
基隆市議會20日上午進行議案的審查及討論,市府提出「基隆市公債發行自治條例」草案,引發議員熱烈討論。部分議員認為,市府應先提出明確的施政願景與政策藍圖,否則發行公債容易淪為財政缺口。市府祕書長方定安強調,市府是為後續市政建設可能的需求,先行推動自治條例法源,後續才會針對個別需求提出計畫,再徵求議會同意。
美國總統川普上任後對各國祭出關稅措施,今(2025)年以來美國關稅收益達1520億美元(約新台幣4.5兆元),他昨(3)日表示,可能讓部分美國人分享關稅紅利。不過專家警告,美國最終恐對關稅收益上癮。
路透社17日指出,日本自民黨(LDP)執政聯盟或許會在20日的選舉中,失去參議院多數席位,因此,日本社會可能會有更多呼聲,要求中央政府增加預算以及要減收銷售稅(sales tax)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