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貨幣寬鬆的搜尋結果,共488筆
美國政府停擺、企業裁員潮,加上AI泡沫論使得市場擔憂科技類股估值過高,引發整體亞股賣壓沉重,上周外資對新興亞股賣多於買,僅對印尼、菲律賓買超2.07億美元、0.77億美元,並反手賣出南韓、台灣50.49億美元、35.59億美元,失血最重。
美國聯準會(Fed)上周宣布將停止量化緊縮(QT),並暗示可能重新啟動資產收購,被市場視為新一輪量化寬鬆(QE)的開端。不過,橋水基金創辦人、知名投資人達里歐(Ray Dalio)警告,此舉可能助長市場泡沫,在泡沫破裂前或將出現最後一波上漲,而這通常是理想的賣出時機。
台塑四寶今日公布10月營收表現,受定期檢修及原油價格震盪偏弱影響,四家公司營收均較9月下滑。展望後市,台塑、南亞預估第4季營收將與第3季持平;台化則指出,為減少虧損,將持續優化產品組合、提升高毛利產品比重,預期11月合併營收將呈現下降。油價部分,台塑化預期年底前油價難以走高,第四季煉油產能利用率約為43.5萬桶/日(81%)。
英國央行(BOE)6日公布利率決策,鑑於通膨依舊頑固,決定繼續按兵不動。但此次支持降息的官員增多,與主張維持利率不變的呈現拉鋸,為英央12月降息開了扇門。
今年黃金和瑞郎等避險資產的表現名列前茅,年初迄今瑞郎兌美元上漲約12%,黃金漲幅更是高達54%。展望未來,這些避險資產能否延續強勢?瑞郎不太可能繼續跑贏其他主要貨幣,尤其是考慮到其利息回報較低。而黃金前景依然看好,在投資組合中應適當配置黃金。
美股昨夜由AI概念要角領漲,四大指數僅道指收黑,台股今早也延續昨日多頭走勢,由台積電(2330)帶隊智邦(2345)、台達電(2308)、台光電(2383)、鴻海(2317)、南亞科(2408)等電子權值股聯袂上漲,加上金控雙雄國泰金(2882)、富邦金(2881),以及中石化(1314)等也攜手走高,推升集中市場指數一度大漲205.36點、再創歷史新高28539.95點;惟廣達(2382)、欣興(3037)、聯發科(2454)、廣達(2382)、聯發科(2454)、光寶科(2301)等紛紛走弱,鈍化多頭上攻力道,指數漲點也縮減至約百點,多空於28500關前激戰。
市場上周謹慎看待習川會結果、聯準會釋出偏鷹言論下,投資情緒降溫,使上周新興亞洲表現較震盪。資金面來看,外資對新興亞股賣多於買,其中外資持續回補印度,上周大買7.62億美元,買超金額居新興亞股之首。而馬來西亞連四周遭外資賣出,上周淨流出2.11億美元,在新興亞股之中敬陪末座。
美國企業上季財報數字包括EPS、營收有超過8成的企業打敗市場預期,其中,美國的資訊科技行業有9成以的上企業打敗原先市場預期,可是美股企業獲利的領頭羊。據統計,自2005年來,資訊科技累計漲幅高達15倍,在標普500的11大產業中獨占鰲頭。
APEC的「川習會」未提「台灣」讓各方揣測解讀。相較於2023年底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舊金山,甚至親口對美國總統拜登以「最核心、最敏感、最首要」,以及後來所有北京官方均以「紅線、底線」強烈嚴肅地描述中美關係針對「台灣問題」的關鍵位置,如今面對更強勢鮮明的川普,中美兩強人竟絕口不提台灣,原因何在?
自民黨總裁高市早苗10月在歷史性的首相指名投票中獲勝,成為日本首位女首相,追隨她欽佩的英國前首相柴契爾夫人的腳步,被喻為是日版「鐵娘子」。
中共日前舉行二十屆四中全會,通過「十五五」規劃建議全文和一系列經濟政策方針。根據「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建議』學習輔導百問」內文顯示,若按照經濟遠景目標計算,預計大陸「十五五」、「十六五」的未來十年,GDP年均增速需達4.17%。
第六次習川會落幕,據投信統計資料顯示,過去川習會後對台股表現無太大影響,平均表現漲跌互現,台股除基本面外,主要還是受國際股市與外資加碼影響較大。法人表示,現階段台股投資重點在選股不選市,建議利用主動式台股ETF布局。
美聯準會(Fed)30日宣布調降基準利率1碼,將聯邦資金利率區間調整到3.75%至4%,達到三年來的最低水平。此為聯準會今年第2次降息,符合市場普遍預期,甚至12月有再次降息的可能,但聯準會主席鮑爾則對年底前再次降息,看法保守。
國際金價跳空閃崩跌破每盎司4,000美元大關,一度下探3,800美元附近。外銀分析,這是「遲來而健康的回調」,目前有兩大短期阻力,即對價格敏感的買家需求放緩及美國通膨回升風險,但因結構性推高因素仍穩固,回落至4,000美元以下,應是長線建立配置良機,未來12個月目標價仍上調至4,500美元。
台灣近年來受颱風豪雨影響,人民生命財產、國家經濟建設蒙受重大損失。立法院法制局最新報告建議發行巨災債券,將巨災風險轉由投資人共同分攤,為政府、保險或再保險公司等提供巨災損失財務保障,並替投資人提供與傳統市場風險脫鉤的投資選項。
大陸四中全會閉幕,除人事更迭外,十五五規劃也是輿論關切重點。由會後公報可窺知,未來5年經濟發展首要目標在提高科技自主,進一步深化改革,除延續十四五未竟志業外,並將確立2035中長期目標的發展路徑。
大陸四中全會閉幕,除人事更迭外,十五五規劃也是輿論關切重點。由會後公報可窺知,未來5年經濟發展首要目標在提高科技自主,進一步深化改革,除延續十四五未竟志業外,並將確立2035中長期目標的發展路徑。
美中貿易磋商達成初步共識,加上美國CPI年增率低於預期,增添聯準會降息機率,帶動四大指數創高。今(27)日亞股全面走揚,台股盤中一度突破28,000點大關,日經指數盤中攻上50,000點的歷史新高,激勵在台掛牌的多檔日股ETF創掛牌新高。其中,中信日本半導體(00954)大漲近5%,成為27日表現最亮眼的日股ETF。
10月8日富時羅素正式宣布將越南從「邊境市場」升級為「次級新興市場」,預計將於2026年3月進行中期審查,若順利通過,將於2026年9月21日正式生效。此舉象徵越南資本市場制度逐步成熟,並有望吸引更多國際資金進場。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近日公布「亞太地區經濟展望」,上調中國2025年國內生產毛額(GDP)增長預測至4.8%,較4月份預測大幅提高0.8個百分點,另預測2026年中國經濟增長將放緩至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