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貿易不平衡的搜尋結果,共85筆
據觀察者網報導,美國已對印度輸美商品徵收50%的高額關稅,使印度出口商陷入困境。據印度《經濟時報》10月6日報導,印度政府頂級智庫印度國家轉型委員會(NITI Aayog)認為,印度需要「向東看」,專注於擴大對鄰國中國的出口,否則印度將在全球市場上落後。
中國5月後停止進口美國大豆,讓美國農民遭受巨大損失,美國總統川普1日表示,本月底將在亞太經合會(APEC)峰會期間,當面施壓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要求北京恢復採購美國大豆。美國財長貝森特2日表示,當前美中關係,最重要是月底的APEC會議,川普將與習近平進行一對一會談。
美國對等關稅開始全面實施,唯獨與中國大陸的「關稅休兵」再度展延90天,為「川習會」及美中大交易鋪路。無論最終結果如何,對美中大國關係及世界地緣政治,都將產生一定程度的影響。兩大強權角力關鍵90天倒數計時,國際社會既期待又擔憂,台灣更不能掉以輕心。
美國對等關稅開始全面實施,唯獨與中國大陸的「關稅休兵」再度展延90天,為「川習會」及美中大交易鋪路。無論最終結果如何,對美中大國關係及世界地緣政治,都將產生一定程度的影響。兩大強權角力關鍵90天倒數計時,國際社會既期待又擔憂,台灣更不能掉以輕心。
美國財政部長班森特(Scott Bessent)近日接受日媒專訪表示,如果貿易失衡的狀況改善,美國對各國課徵的對等關稅稅率會像「融化的冰塊」,有機會再調降。
預見美國總統川普在全球實施的「對等關稅」將觸怒各國,中國今年初起積極拉攏多國及組織組抗美陣營,接觸的國家遍及六大洲,包括東協、非洲、拉美,甚至是美國盟友歐盟及日韓等。
美國總統川普公布多國關稅稅率,非洲南部國家賴索托面臨50%重稅,是稅率最高的國家之一,已導致工廠停工頻傳,當地台商也受到波及關門。這個全球唯一全境高於一千公尺的「天空之國」,是世界牛仔褲生產重鎮,也曾是台灣邦交國,如今遭受川普關稅重擊。
美國川普總統週三表示,他是以「常識」和貿易不平衡來計算對各國徵收的高額關稅,除非這些國家能與美國達成新的貿易協定。
美東時間7月7日中午12時一到,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對日本、南韓發出關稅信,課徵25%關稅,他後續又宣布對12國課徵關稅,專家評論,川普先對日、韓出手,意在凸顯與兩國在汽車業的巨大貿易逆差,另外也顯示他對談判進展緩慢失去耐性。
泰國財政部長皮猜(Pichai Chunhavajira)6日受訪時表示,泰國向美國的最新提案旨在提高雙邊貿易額,目標該國對美國460億美元的貿易順差在5年內減少70%,7到8年內達到貿易平衡。此舉凸顯泰國政府為避免美國高關稅所做出的承諾。
法國財長隆巴德5日說,歐盟與美國的關稅談判可能在本周末達成協議,若無法談成,歐洲將不得不採取更有力的回應。美國財長貝森特指出,與歐盟的談判起步緩慢,但正在取得進展。
隨著7月9日恢復高關稅的期限即將到來,美國總統川普只達成少數幾項貿易協定,但他似乎並不著急。白宮在川普設定與數十計國家達成貿易協定的期限截止前4天,幾乎沒有什麼成果可展示。川普曾誇口,要迅速與數十個國家簽署貿易協定,但美國政府說,至今只達成3項,而細節則十分有限。
當地時間2日,中國外長王毅先與歐盟理事會主席科斯塔進行了會談,據官媒新華社報導,王毅會談時表示:「中歐堅持對話合作、陣營對立就難以形成,中歐選擇開放共贏,經濟全球化潮流就不會逆轉,中歐攜手踐行多邊主義,世界就亂不到哪兒去」。王毅並表示,中方願與歐方加強溝通協調籌備好中歐峰會。
美國「對等關稅」暫緩期即將於7月9日截止,大限距今僅剩9天。美國總統川普6月29日表示,90天暫緩期屆滿後不打算延長,很快就會寄出給各國的通知信。美媒則引據知情人士稱,美方與台灣、印尼已接近達成協議,與越南、韓國也可能談成。印度亦傳出,可望趕在7月8日宣布臨時貿易協議。
為了解決大型數位平台與新聞媒體的不公平之爭,已有跨黨派立委提出六個版本的「媒體議價法」草案。立法院交通委員會12日舉行公聽會,台北市報業公會三報代表也齊聚發聲。中國時報社長兼總編輯黃樹德代表台北市報業公會發言,重申公會5點共同聲明,包括落實新聞有價與公平競爭原則,應以強制議價仲裁制度為主要立法精神;若主張採基金撥補方式時,大型數位平台及政府對基金的捐贈應有強制性等。
中美經貿倫敦會談9日登場。大陸國關學者認為,「中美經貿磋商機制首次會議」是為落實中美元首通話的共識。新華社評論文章則指出中美貿易「不平衡」是個假議題。
全球矚目的中美經貿談判9日於倫敦登場,雙邊元首通話奠定本次會談共識後,高層官員將就近期以來中美關稅、稀土管制、科技禁令等各項分歧議題交鋒。中國官媒新華社在會前發文指出,「中美貿易『不平衡』是個偽命題」,批評美方將經貿問題泛安全化才是癥結所在。
美國財政部5日公布半年一次的報告,內容指未發現美國的主要貿易夥伴,有操縱匯率的情況發生,但仍將台灣、日本、韓國、大陸等納入觀察名單,此外,連新加入的瑞士、愛爾蘭等9個經濟體,也被列入名單列內。
美國總統川普第二任期的前100天,加劇了投資人的擔憂:美國正從支撐美元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全球儲備貨幣地位的基本支柱中退卻,包括美國經濟穩定與主導地位、對美國聯準會(Fed)獨立性制度性的信任、長期財政可持續性,以及地緣政治領導力。
一提到日美貿易談判,一般朋友都會認為沒那麼重要,覺得日美關係太特殊了,和中美關係完全不同,似乎不必過於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