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資產重分類的搜尋結果,共22筆
壽險為接軌IFRS17少發現金股利,此情況今年回溫。保險局副局長蔡火炎19日指出,2024年壽險稅後純益2,992.14億元,今年核准五家壽險發放現金股利,包括富邦人壽150億元、凱基人壽25億元、安達人壽的10.6億元、合庫人壽5.78億元、遠雄人壽5.42億元,金額共196.81億元,擺脫了2023、2024這兩年都只有一家發現金股利的窘境。
台灣保險業將於2026年引進國際財務報導準則第17號(IFRS 17),以及台灣新一代清償能力制度(TW-ICS)。考量當前市場環境,新的制度與改革勢必影響台灣保險市場的發展。
距壽險2026年接軌IFRS 17與ICS剩不到1年,今年各壽險已開帳進行平行測試,大型壽險陸續公布最新接軌財務試算,目前已公布國泰、富邦、台灣三大壽險,預期接軌日ICS皆在法定標準100%以上,後續還有資產重分類,牽動未來壽險獲利與淨值變化,與接軌後能否恢復上繳現金股利,成為今年保險市場最關注的兩大焦點。
保發中心對2025年保險市場預測出爐。保發中心董事長黃泓智10日表示,2024年前三季壽險業初年保費達5,833億元、年增逾13%,預估在分紅保單熱銷、利變型壽險需求增加及投資型保單限制解除三大利多助攻下,2025年初年度保費年增率將落在5%至10%間,保險業菁英看法更樂觀,有逾9成預期正成長。
多家壽險業在2022年啟動資產重分類實例歷歷在目,若考量美元債券與台股市價波動效果,應用學術理論於市場實務時,似乎就較能如人飲水地體會知難行易與知易行難間差異,就壽險業資產負債管理(Asset and Liability Management,ALM)而言,學理原則與利益關係間,如何延伸至市場實務值得玩味。
受惠南山人壽獲利大進補,「潤泰雙雄」潤泰全、潤泰新,前三季稅後都大賺逾百億元,EPS分別達11.12、5.31元,雙雙賺贏去年全年。
「南山能夠上市是最好的結果,可以從很多途徑募集到市場資金,目前短期沒有具體時程表,預計下半年發行美債籌資……。」南山人壽董座尹崇堯今年股東會不再提上市時間表,強調「先以充實資本為考量」,今年預計發行300億元(或等值外幣)公司債,上半年已完成第一階段募集,現正靜待美國啟動降息,為第二波發行美債等預做準備。
川普(Donald John Trump)可能重新當選下一屆美國總統和美國期待已久的降息政策,是當今全球金融市場討論的焦點。川普回歸必然對美國的財政政策和經濟活動有顯著的衝擊,也勢必對全球經濟環境帶來影響。台灣壽險業在全球金融服務業中占有一席之地,特別是壽險業的資金有接近7成以美元計價,規模已超過7,000億美元,因此即將產生的衝擊將對台灣壽險業帶來了一連串的挑戰。
惠譽國際信用評等公司已將富邦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富邦人壽)的保險公司財務實力(IFS)評等自A-(強勁)上調為A(強勁),國內IFS評等自AA(twn)上調為AA+(twn),長期發行人違約評等自BBB+上調為A-,國內長期評等自AA-(twn)上調為AA(twn);展望穩定。惠譽同時將該公司新台幣次順位公司債評等自A+(twn)上調為AA-(twn)。
台股飆漲,壽險業受益。台股站上2萬點,壽險業第一季淨值項下股票評價大幅上升,3月底淨值飆到近2.5兆元、為兩年多來新高,加上積極實現股票利得,與新台幣貶值助攻獲利,21家壽險公司首季都賺錢,去年第三季還有兩家壽險淨值比未達法定標準3%,今年第一季則全數過關。
2026年之前,壽險獲利恐「看得到、吃不到」。因應接軌新制要強化資本結構,及目前債券多為評價損失等因素,壽險近年恐難發出大量現金股利,去年稅後獲利883億元,但今年至今僅合庫人壽宣布發放現金股利9.63億元,另外遠雄人壽、富邦人壽則公告盈餘轉增資,配發股票股利。
六大壽險2023年裡子比面子「賺更多」。2023年最後兩個月新台幣急升,六大壽險二個月淨匯兌成本近1,100億元,大幅吃掉獲利,從前10月賺超過1,300億元,最後全年合計剩804.8億元,創2014年以來的十年新低,但最後兩個月股債雙漲,六大壽險淨值逼近2兆元,全年淨值回升逾5,500億元。
台美利差仍大,又遭遇新台幣升值逆風,使2023年11月底壽險海外投資跌破22兆元至21.91兆元,不計入外幣保單的海外投資金額前11月僅增加4,212億元,凸顯因避險成本太貴,海外投資明顯放緩。
壽險業績持續流失,讓國內資產管理業受惠,投信投顧公會理事長劉宗聖表示,國內基金市場已日益成熟且吸睛,今年股債ETF基金規模增加破兆元來看,未來壽險資金轉場,將加速基金市場成長,5至10年內規模可望翻倍,目前整體規模達8.8兆元。
黎明前總是最黑暗的。美國聯準會仍未鬆口降息前,債券殖利率不斷攀升,價格大跌,往年可靠賣債大賺逾1~2千億元的六大壽險,今年不止無債可賣,為調整體質亦實現債券虧損,前九月賣債資本利得不到50億元,應是近20多年來的新低。
金控身家與配息能力一起回升。14家金控第三季財報出爐,9月底合計淨值已達4兆2,965億元,較去年底增近4,445億元,淨值項下金融資產雖合計仍有評價損失5,165億元,但較去年底評價損失7,424億元,顯著改善,若持續到年底,至少有13家金控具配息能力,明年金控股利亦可望比今年好。
國泰金(2882)今天舉行法人說明會,對於明年配息多寡,成為會上焦點。國壽副總林昭廷表示,未來兩年還是在四號公報下,國壽沒有現金股息可以上繳。財務長陳晏如則表示,今年到10月為止,國泰金稅後淨利652億元,國壽去年第4季有做資產重分類,今年是次年度,股利政策有未實現考量,要觀察其他權益及AC未實現,但至少目前是正向,到年底前還一個多月,等結算後會報告董事會,希望能符合投資人的期望。
由合庫金(5880)旗下合作金庫統籌主辦並擔任管理銀行之宏匯民生股份有限公司聯合授信案,獲得銀行團熱烈支持及踴躍參貸,已成功完成募集。該聯貸案用途係用以支應「台北大學民生校區產學合作中心及校友會館新建營運移轉案(BOT案)」所需資金,該基地具豐厚之歷史底蘊,且位於敦北民生商圈之核心,將以新舊融合及傳承態度,結合民生、建國及合江校區,創造綜效,延續軸線、院落及開放空間等連結校友記憶之重要元素,置入新校門意象、產學合作中心、運動場館及校友會館等,展現校園對城市及社區的開放態度,邁向未來校園之發展願景。
富邦金控明年股利可期。富邦金總經理韓蔚廷17日在法說會中表示,9月底扣掉特別盈餘公積提存,還有2,000億元的未分配盈餘,「明年股利有機會比今年好」,希望維持穩定的股利政策。
富邦金(2881)今日召開線上法說,總經理韓蔚廷表示股利發放政策「沒什麼變化」,會根據四大面向考量,希望中長期能維持穩定發放。截至9月底,富邦金未分配盈餘有2000億元,提列特別盈餘公積不會影響明年股利發放,也不會動用法定盈餘或資本公積等「老本」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