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購地貸款的搜尋結果,共75

  • 台中三大屯區土地交易熄火

    台中三大屯區土地交易熄火

     房市冷,土地交易量雪崩,隨著多家重量級建商宣布今年不再購地後,台中市三大屯區土地交易量瞬間熄火。根據實登揭露,今年前七月,北屯、西屯、南屯億元級土地交易共僅64筆、年減7成;其中北屯區受到重劃區買氣急縮影響,土地交易量年減幅高達85%,堪稱重災區,南屯區年減幅也逾6成。專家直言,今年恐成台中「最冷土地年」。

  • 房市管制引發爛尾樓?央行澄清 僅有零星個案

     政府健全房市措施見效,近期房市過熱狀況明顯降溫,市場反而開始傳出預售屋解約潮及爛尾樓等傳聞,引發諸多熱議。央行第三季理監事會議仍未鬆綁房市管制,會後並發布報告指出,外界所稱的爛尾樓等狀況,屬零星個案,並未擴散影響整體房市。

  • 央行理監事會 業者:頂多就錯殺微調

    央行理監事會 業者:頂多就錯殺微調

     央行去年9月19日祭出號稱史上最強打房政策「第7波選擇性信用管制」,衍生房貸荒,自住客也遭錯殺,金管會、央行先後針對首購族、換屋族等貸款鬆綁,卻被不少金融及不動產業者視為玩假的,進而對9月18日央行理監事會寄予高度期待,雖有不動產專家認為,央行可能降存準率,但也有業者直言,為了選舉,政府不會把牌一次打出,就換屋族貸款成數等微調。

  • 天條鬆綁沒奏效?台中標地總標脫金額創新低

    天條鬆綁沒奏效?台中標地總標脫金額創新低

    台中市土地標售9日共釋出173筆土地,總底價將近227億元,但投標狀況仍不盡理想,計有41封標單參與34筆土地的競標,其樂田段有3筆土地共3封標單作廢,總計有效標封數38封,最終標出31筆土地,整體標脫率僅17.9%,只略高於6月標售的17.6%,土地標售的標脫率已連續三次低於2成,整體溢價率也只有1.3%,標脫總金額41.4億元,更是近期標售的新低,顯示買家出價十分保守,市場氣氛似乎未因金管會鬆綁銀行法72-2天條轉熱。

  • 《傳產》台北危老案量破千 居全台之冠

    房貸受限導致房市景氣下滑,但危老重建發展相對穩健。根據內政部營建署最新資料顯示,自2017年修法上路至今年上半年為止,全台累計危老核准案件已來到4379件,其中台北市於今年四月正式破千,至上半年為止,累計1011件,居各縣市之冠,台中則以885案緊追在後;而危老熱區當中,宜蘭、花蓮兩縣打破都會區壟斷的局面,分別以68件、64件擠進前十強;至於前十名平均面積最迷你的縣市,竟不是台北市,而是新竹市,核准案平均只有138.4坪。

  • 買地不如拆樓? 台北危老案量破千居全台之冠

    買地不如拆樓? 台北危老案量破千居全台之冠

    房貸受限導致房市景氣下滑,但危老重建發展相對穩健。根據內政部營建署最新資料顯示,自2017年修法上路至今年上半年為止,全台累計危老核准案件已來到4379件,其中台北市於今年四月正式破千,至上半年為止,累計1011件,居各縣市之冠,台中則以885案緊追在後;而危老熱區當中,宜蘭、花蓮兩縣打破都會區壟斷的局面,分別以68件、64件擠進前十強;至於前十名平均面積最迷你的縣市,竟不是台北市,而是新竹市,核准案平均只有138.4坪。

  • 憂建商跑路留爛帳 銀行祭出備償專戶「自保」

    憂建商跑路留爛帳 銀行祭出備償專戶「自保」

    近期中小型建商、營建公司倒閉跑路頻傳,銀行主管坦言,在政府一系列管控措施下,確實衝擊到財務狀況不佳、規模不夠大的建商,為避免倒帳危機,銀行紛紛設下防火牆,有些專挑大型知名建商往來,有些則是要求,建商自備款在申請額度時就得全數到位、並存入銀行備償專戶裡,這筆錢,只能用來付建商的工程款,不能挪作他用。

  • 憂建商倒帳 國銀出招自保

    憂建商倒帳 國銀出招自保

     近期中小型建商、營建公司倒閉頻傳,銀行主管坦言,在政府一系列管控措施下,確實衝擊到財務狀況不佳、規模不夠大的建商,為避免倒帳危機,銀行紛紛設下防火牆,有些專挑大型知名建商往來,有些要求建商自備款在申請額度時就得全數到位、並存入銀行備償專戶裡,這筆錢只能用來付建商的工程款,不能挪作他用。

  • 憂建商跑路留爛帳  銀行祭出備償專戶「自保」

    憂建商跑路留爛帳 銀行祭出備償專戶「自保」

    近期中小型建商、營建公司倒閉跑路頻傳,銀行主管坦言,在政府一系列管控措施下,確實衝擊到財務狀況不佳、規模不夠大的建商,為避免倒帳危機,銀行紛紛設下防火牆,有些專挑大型知名建商往來,有些則是要求,建商自備款在申請額度時就得全數到位、並存入銀行備償專戶裡,這筆錢,只能用來付建商的工程款,不能挪作他用。

  • 《營建股》長虹配息5.5元 董座李文造這樣看房市

    長虹(5534)今(26)日舉行股東會,通過每股配息5.5元。談到房地產現況,董事長李文造說,限貸令管買房的人比管建商還嚴格,這等於直接管控市場行為,目前建商和購屋民眾雙方都對到底能貸到多少額度都搞不清楚,所以對買房比較不熱衷,他希望央行貸款政策能夠更清楚一些,而不是由銀行各自解讀。至於下半年房市表現應該和現在差不多,若是經濟成長能保3%的話,今年下半年不會更壞,明年則是要看看經濟成長的表現。

  • 都更案也貸不到款!北市蛋黃區工地「塵封」產業大老憂崩盤

    都更案也貸不到款!北市蛋黃區工地「塵封」產業大老憂崩盤

    根據CTWANT記者調查,處於停工、倒閉危機邊緣的建商,恐不只檯面所見,一家建經業者就透露,近月已經有6、7個案子上門求助融資、續建計畫;大型建商也紛紛跳出來應援,深怕小建商連環倒拖垮房市信心,最終讓產業連帶性崩盤。

  • 房市續冷 交屋、換屋壓力大

     中央銀行理監事會議對利率及房市信用管制按兵不動,房地產業者普遍認為,利率凍漲符合預期,房市仍處於「留校察看」,對房市信心悲觀和低迷市況恐怕還要持續一段時間,持續增加的新屋交屋族將面臨沉重壓力,不過,過去信用管制二年期間換屋切結僅2,142件,也顯示這一波打炒房不僅投機投資族退出市場,也迫使不少換屋族延後或取消換屋。

  • 信用管制不鬆綁  專家:建商面臨「十面埋伏」生存危機

    信用管制不鬆綁 專家:建商面臨「十面埋伏」生存危機

    央行理監事會未鬆綁選擇性信用管制、不動產貸款集中度管制的閥門不開,房市面臨本世紀最大交屋潮的現在進行式之信用資源排擠,高力國際不動產業主代表服務部董事黃舒衛表示,下半年的房市很難有轉機。其中尤以準備交屋的買方,面對最新的限貸管制及銀行放款業務的緊縮,壓力最大,而建商經營、財務壓力會否形成系統性危機,則最值得注意。

  • 都更案也貸不到款!北市蛋黃區工地「塵封」產業大老憂崩盤

    都更案也貸不到款!北市蛋黃區工地「塵封」產業大老憂崩盤

    根據CTWANT記者調查,處於停工、倒閉危機邊緣的建商,恐不只檯面所見,一家建經業者就透露,近月已經有6、7個案子上門求助融資、續建計畫;大型建商也紛紛跳出來應援,深怕小建商連環倒拖垮房市信心,最終讓產業連帶性崩盤。

  • 土地交易寫9年新低 專家:1情況有望回溫

    土地交易寫9年新低 專家:1情況有望回溫

    經歷919央行第七波信用管制措施,全台房市表現持續低迷,讓土地移轉亦冷清不少。住商機構統計內政部資料,全台第一季土地買賣移轉筆數僅11萬1,056筆,創自2017年以來同期最低;至於土地拍賣市場也頗為冷淡,第一季拍賣移轉量僅3,015筆,為2015年以後同期新低,僅有贈與表現相對穩健。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執行總監徐佳馨指出,房市趨冷情況下,令開發商購地腳步趨緩,致使全台土地市場亦是冷颼颼。

  • 房市冷 Q1土地移轉寫九年新低

    經歷919央行第七波信用管制措施,全台房市表現持續低迷,讓土地移轉亦冷清不少。住商機構統計內政部資料,全台第一季土地買賣移轉筆數僅11萬1,056筆,創下自2017年以來同期最低;至於土地拍賣市場也頗為冷淡,第一季拍賣移轉量僅3,015筆,為2015年以後同期新低,僅有贈與表現相對穩健。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執行總監徐佳馨指出,房市趨冷情況下,令開發商購地腳步趨緩,致使全台土地市場亦是冷颼颼。

  • 房市管制逐步見效 央行:信用資源仍過度流向不動產部門

    房市管制逐步見效 央行:信用資源仍過度流向不動產部門

    立院財委會21日針對房市議題進行專題報告,中央銀行副總裁嚴宗大受邀列席並備詢,央行書面報告下午先出爐,揭露前七波信用管制以來,已逐步達成管制成效,但重申銀行信用資源仍有過度流向不動產相關部門情形,後續央行密切追蹤銀行管控目標。

  • 房市管制見效 兩大隱憂待解

    房市管制見效 兩大隱憂待解

     立法院財政委員會21日排審「房屋稅2.0課徵亂象與金融機構對不動產融資緊縮及中央銀行信用管制措施對房地產交易之影響」,中央銀行副總裁嚴宗大將列席並備答詢,根據央行書面報告指出,七波信用管制後已逐步見效,但仍有兩大隱憂。

  • 房市管制逐步見效 央行:信用資源仍過度流向不動產部門

    房市管制逐步見效 央行:信用資源仍過度流向不動產部門

    立院財委會21日針對房市議題進行專題報告,中央銀行副總裁嚴宗大受邀列席並備詢,央行書面報告下午先出爐,揭露前七波信用管制以來,已逐步達成管制成效,但重申銀行信用資源仍有過度流向不動產相關部門情形,後續央行密切追蹤銀行管控目標。

  • 《傳產》央行限期沒退路 建商首季出現開工潮

    年初雖說有央行第七波信用管制衝擊,房市買氣急凍,惟建商開工量卻逆勢上漲。住商機構統計內政部數據,第一季全台不含農舍之住宅量開工量達3萬3,232宅,此規模堪比2022、2023年的房市旺季。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執行總監徐佳馨指出,依據央行規定,業者購地後需於18個月內開工,以此推算此波開工潮起始於2023年下半年之後的推案,當時適逢新青安政策,吸引大批業者進場,而歷經2024年打房,房市急凍,業者雖想繼續延後開工,但受限於限期壓力,無奈之下只得開工,因此造就這一波開工潮。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