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跨國公司的搜尋結果,共311筆
全球矚目本週四(30日)的川習會的美中貿易談判,英媒指出雖傳出進展但外界仍在等待更多細節釐清。川普總統在空軍一號上語氣樂觀,稱雙方將「很快」簽署貿易協議,給人感覺協議幾乎已經完成。然而,目前仍沒有任何正式文件簽署,這是關鍵所在。
國民兩黨,都應誠實面對「不那麼可愛的美國」。民進黨該面對的是「不再能替選舉加分,反倒可能有害」的美國。國民黨該面對的,是「雖不可愛,但仍重要」的美國
新聞提要■美國總統川普推動限制工作簽證的政策,促使美國企業考慮將更多工作移轉至印度。
在新莊副都心,高樓一棟接一棟,國際企業總部、跨國金融業者紛紛插旗,形成新北最具規模的CBD。但在這片摩天大樓構築的天際線下,仍有一群「被忽略的需求者」——微企、新創團隊、專業經理人、個人工作者。
民眾黨主席黃國昌捲入養狗仔集團跟拍疑雲,且牽扯到藍委王鴻薇及其助理張凱維。青年監督聯盟發起人陳又新、執行長許譽騰、媒體人馬郁雯13日指控,張凱維除了兜售偷拍照片外,恐涉犯《貪污治罪條例》,利用立委助理職權向藥商索賄。對此,張凱維回應,自己於該公司沒任何職位,出示相關事證僅為該公司提案簡報,相關指控皆為子虛烏有,為捍衛個人名譽,將進行提告。
中國外匯管理局近日公布2025年上半年國際收支報告,強調儘管面臨複雜多變的外部環境,外匯市場頂住壓力,表現較強的韌性與活力,國際收支維持基本平衡。展望下半年,預計經常帳戶繼續保持合理均衡水平,跨境雙向投融資有望穩中向好。
《華爾街日報》日前刊出新加坡總理黃循財專訪,聚焦這個全球化受益國家,如何在日益不可預測的世界尋求穩定生存空間。黃循財坦言,全球貿易與安全架構正逐漸瓦解,對深受其惠的新加坡而言,無疑正處於「高度不可預測時期」。他警告當前國際秩序轉型可能是「混亂且困難的」,提醒各國共同承擔防止衝突升級責任。
聯合國開發計畫署(UNDP)估算,美國8月開始徵收的新關稅,恐怕會讓越南出口到美國的金額,驟減最高達兩成之多,因此,越南也是東南亞地區中最嚴重的受災戶。不過,越南政府卻不願有所評論。
埃及首富薩維里斯(Nassef Sawiris)說,他正尋求向美國基礎建設投資500億美元,同時也要整合自己在阿布達比公開上市的控股公司,這些公司是他的商業利益重心。
精句選粹■Indonesia aims to import one million dairy cows over 5 years, and government calls on private sector to fund cow imports.
地緣政治風險升溫,半導體產業也面臨嚴峻挑戰;工研院與SEMI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9日舉辦「晶鏈高峰論壇」,本商、外商聯手合開解藥,呼籲台灣下一階段布局,將AI運算資料中心、量子晶片製造、矽光子封裝等三大領域列為重點外,業界也警告,電力供應將會是產業下一個階段要面臨的瓶頸。
在地緣政治不確定性下,今天一場集結產官學的半導體跨國供應鏈座談上,業者紛紛表示,配合區域化趨勢,也加碼投資在台設立戰略性基地。面對下一階段布局,外商建議台灣應放在AI資料中心運算技術與量子晶片製造兩大領域,但業界呼籲,電力供應會是產業下一個階段面臨的瓶頸。
廈門是聯博今年草根研究的第二站。雖然它不是中國最大的城市,但在經濟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廈門貢獻了福建省相當大一部分的GDP,並且是出口導向型製造業的關鍵樞紐,特別是在電子、物流和機械領域。這裡也擁有越來越多的中型創新型企業,幫助我們理解中國出口商如何應對關稅、技術脫鉤及全球競爭。簡言之,廈門是了解中國產業韌性和創新引擎的適當場所。
國際四大會計師事務所PwC(大陸稱普華永道)25日最新公布的「2025年中國企業併購市場年中回顧及展望」指出,2025年上半年大陸企業併購市場交易總額超過1,700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大幅增長45%,預計下半年併購市場將更加活躍。
823大罷免,綠營再度遭完封,不少青鳥也紛紛悲觀喊話,表示這次真的要移民了,甚至還有青鳥喊要戒嚴。但若移民美國,究竟要花多少錢呢?實際上可沒那麼輕鬆,因為移民所需的費用之高,恐怕有9成青鳥都出不起。
大江(8436)董事長林詠翔21日表示,為對抗關稅,已啟動「大江生醫2.0」計畫,並以輕資產布局因應,未來將透過至少6座輕資產製造基地與10個跨國公司據點,建立高度靈活且具韌性的全球製造與服務體系。
面對美國可能加徵的製藥行業關稅,全球跨國藥企卻在今年掀起與中國創新藥企合作的熱潮。英國《金融時報》近期報導,這一現象凸顯出中國在全球生物製藥領域的影響力正在快速提升。
據澎湃新聞報導,大陸車企「以價換量」導致汽車經銷商生存狀況繼續惡化。8月18日,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發佈「2025年上半年全國汽車經銷商生存狀況調查報告」。這是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第17次展開該項調查。調查顯示,2025年上半年,汽車經銷商生存狀況進一步惡化,過半經銷商陷入虧損。
ChatGPT開發商OpenAI周二推出一項印度專用的新訂閱方案「ChatGPT Go」,每月訂閱費僅需399盧比(約4.57美元),是OpenAI迄今價格最親民的AI產品,盼藉此加快拓展在該公司第二大市場的事業版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