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身體活動量的搜尋結果,共25

  • 走路防失智!日行5000步 認知退化延緩7年

    走路防失智!日行5000步 認知退化延緩7年

    阿茲海默症為大腦神經細胞退化所造成的疾病,也是最常見的失智症。最新研究發現,對於大腦已出現阿茲海默症疾病分子跡象,但尚未發病的中老年人,每天走路3000到5000步,其認知退化的速度,可延後約3年,而每天步行5000至7500步的人,可延後約7年。

  • 彰化醫院個管師42歲甩肉51公斤 分享減重秘訣

    彰化醫院個管師42歲甩肉51公斤 分享減重秘訣

    衛福部彰化醫院個管師吳雅婷體重曾破百公斤,她自嘲自己像「肯德基爺爺」,去年因調到醫院第一線需直面民眾,讓她有感於自己太「大隻」缺乏說服力,下定決心減重,經過400多天嚴格飲食調控,同時增加身體活動量,成功甩重51公斤,褲子從5XL換到S碼,現在的她穿上醫院粉紅色制服,已成功變身「粉紅頑皮豹」。

  • 長輩動起來 每周至少150分鐘中強度運動

    長輩動起來 每周至少150分鐘中強度運動

     台灣今年正式成為超高齡社會,想活得「逆齡」就要多運動,不過不少長輩以為散步、走樓梯就是動,恐怕遠遠不夠。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65歲以上長者,每周應累計至少150分鐘的「中等費力」運動,然而國內高齡長者能達標的僅4成,醫師建議,運動應要能達最大心率才有效果,簡單公式用「220減去年齡」即可。

  • 台灣房屋響應公益路跑!行善送暖、守護員工健康!

    台灣房屋響應公益路跑!行善送暖、守護員工健康!

    根據國健署最新發布「111年健康促進統計年報」指出,18歲以上國人身體活動不足率達54%,平均每日久坐時間達6.1小時,國人活動量不足已有明顯攀升的趨勢!台北市不動產仲介公會將於11月23日特別舉辦「幸福家園公益路跑」活動,並從每位參賽者報名費中提撥50元,捐助「臺北市政府公益臺北愛心平台」,台灣房屋集團也起身響應,號召北台灣上百名台灣房屋菁英房仲,一同用雙腳做公益獻愛心,跑出健康,也為社會傳遞滿滿的正能量。

  • 廣告布條、水果海綿變身華麗服飾 爺奶手腦並用奪金獎

    廣告布條、水果海綿變身華麗服飾 爺奶手腦並用奪金獎

    我國高齡人口快速成長,如何讓長者健康老化是重要任務。家住宜蘭的78歲簡奶奶參與社區志工多年,她和夥伴們利用店家淘汰的廣告布條,縫製成一件件華麗的表演服,身上的耳環和頭飾更是用水果海綿做成,一起動手又動腦,她自豪地說「以前我身上重病卡、殘障卡通通都有,現在都沒有了!」

  • 賴清德:2030身體活動人口增15%

    賴清德:2030身體活動人口增15%

     為打造健康台灣,總統賴清德22日指出,未來政府將從營造社會氛圍、建構支持性環境、提升人民自主健康意識,以及整合資訊系統等四大策略著手,推廣全民運動,2030年較2021年身體活動人口增加15%,且每一個縣市都應該15%以上,不是平均值,進而增加國人健康平均餘命。

  • 「國人不動」問題嚴重!成年人過半數不運動 長者比例低於全球平均

    「國人不動」問題嚴重!成年人過半數不運動 長者比例低於全球平均

    總統府22日召開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第四次委員會議,衛福部次長周志浩在報告時表示,「國人不動」的情況相當嚴重,希望在2030年,「身體活動」的人口數能夠比2021年增加15%,換算12歲以上應增加141萬身體活動人口。他強調,如果大家都運動,政府可以減少衛生保健支出1至3%。

  • 體能不佳 睡逾8小時 長者當心衰弱症上身

    體能不佳 睡逾8小時 長者當心衰弱症上身

     國家衛生研究院最新研究發現,高齡長輩體重減輕、體能不佳、身體活動力下降,恐罹患衰弱症,增加住院死亡風險,但可以透過增加體能來降低罹患風險。國衛院提醒,若長輩腰圍太大、每日睡眠超過8小時,都會增加體力下降風險。

  • 每天4杯就有效!新研究曝長期喝咖啡 降衰弱症風險

    每天4杯就有效!新研究曝長期喝咖啡 降衰弱症風險

    喝咖啡除了能提神、抗老化,對長者的長期健康還有相當大的幫助。最新研究指出,每天喝4至6杯咖啡的長者,發生衰弱情況的風險降低,有效促進健康老化。

  • rTMS經顱磁刺激術 有助改善阿茲海默症認知能力

    rTMS經顱磁刺激術 有助改善阿茲海默症認知能力

    重複經顱磁刺激(rTMS)是利用磁場刺激大腦特定區域的治療方法,以往多運用在憂鬱症以及因腦中風造成的運動功能受損治療。近年來,rTMS作為一種非侵入性的神經調控技術,在改善阿茲海默症患者的認知功能方面引起了廣泛關注。頭份市為恭紀念醫院神經內科醫師盧韻如表示,阿茲海默症是一種漸進性的神經退行性疾病,主要影響患者的記憶、認知能力及日常生活,rTMS屬於非藥物治療,能夠透過電磁線圈產生脈衝磁場,通過頭皮刺激大腦皮層,誘導皮質神經元產生活動。

  • 這地區失智症發生率僅1%!關鍵竟是「這種生活方式」

    這地區失智症發生率僅1%!關鍵竟是「這種生活方式」

    在美國人努力破解抗老化之謎的同時,答案可能早已藏在亞馬遜叢林深處。奇馬內(Tsimane)族人擁有「地球上最健康心臟」,他們的大腦老化速度遠比西方人慢,僅有1%的族人出現失智症跡象,專家也指出他們的生活方式極為活躍,有可能是他們長壽又健康的關鍵。

  • 成人預防保健「下調至30歲」 賴清德:加強三高防治

    成人預防保健「下調至30歲」 賴清德:加強三高防治

    賴清德總統今在總統府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第三次委員會議開場致詞表示,要設下目標,要在2030年,達成降低三高相關慢性病標準化死亡率三分之一。

  • 辭舊迎新接蛇來 情緒管理重點提醒

    辭舊迎新接蛇來 情緒管理重點提醒

    隨著金蛇新年的腳步臨近,年終大掃除不僅是家家戶戶迎接新年的傳統習俗,更是長輩們保持身心健康的良好機會。台灣社會心理復健協會理事長張自強表示,透過參與家中的除舊佈新,長輩不僅能夠回味過去的年節氛圍,還能藉此提升身體機能與心理健康。例如,寫春聯不僅能喚起懷舊情懷,還可訓練手眼協調能力;而協助居家清潔,如:手持掃把進行掃地,不僅能促進身體活動量,亦有助於維持靈活度與肌力。

  • 國健署授5撇步 年菜聰明吃減負擔

    國健署授5撇步 年菜聰明吃減負擔

     春節圍爐大魚大肉,易增加身體負擔,提升肥胖、高血糖、高血壓、高血脂等代謝症候群風險。國健署提供「飲食5撇步」,包括多運用高纖食材、以天然香料取代鹽糖、選用好油及堅果、多用蒸煮烤取代油炸、優選零食並與家人分食,透過食材替換及調整烹調方式,年菜也能兼顧美味與健康。

  • 恐掀搶看護潮 三大民團反修法

    恐掀搶看護潮 三大民團反修法

     隨著人口快速老化,我國長照需求大增,外籍看護已成為重要長照人力,目前家庭聘雇外籍看護,須經過醫師巴氏量表評估,中重度失能者才能申請。立法院今日排審《就業服務法》修法,三大民團示警,若修法通過,未來80歲以上長者,免評巴氏量表即可申請外籍看護,恐造成「搶工潮」,排擠真正有照護需求者,對重度失能家庭造成更大災難。

  • 減重不復胖關鍵在飲食 「胃內水球」免開刀狠甩2成體重

    減重不復胖關鍵在飲食 「胃內水球」免開刀狠甩2成體重

    不少人常透過飲食控制來減肥,但在快節奏生活方式和壓力之下,常難以持之以恆,導致體重反彈。醫師分享,無創的胃內水球手術可以幫助減掉約15~20%體重,有效協助患者控制飲食,培養健康生活習慣,讓減重變得更輕鬆。

  • 延緩失智失能 從日常生活做起

    延緩失智失能 從日常生活做起

     10月11日是重陽節,國內截至今年9月,人瑞人數已攀升至5542人,再創新高。失智是人口老化的常見議題,職能治療師提醒民眾,關心長輩可從日常生活做起,例如陪長輩外出上下樓梯訓練下肢肌力,邀長輩玩刮刮樂訓練手眼協調,延緩失智、失能。

  • 台中青少年暑期免費甩肉 衛生局攜手9國民運動中心推課程

    台中青少年暑期免費甩肉 衛生局攜手9國民運動中心推課程

    台中市政府攜手台中市9家國民運動中心及場館合作,提供15歲至25歲且BMI大於23的市民,包括體適能課程及營養諮詢,鼓勵青少年族群健康促進,透過運動課程培養規律運動習慣,減少肥胖問題,提升身體機能。衛生局指出,活動即日起開放報名至7月31日或額滿為止,只要符合資格的市民都可報名。  

  • 久坐1小時減壽22分鐘 醫揭4招保命 這運動還可改善尿失禁

    久坐1小時減壽22分鐘 醫揭4招保命 這運動還可改善尿失禁

    久坐是許多上班族難以避免的問題,神經外科醫師謝炳賢表示,久坐可能造成坐骨神經痛、頸椎退化、心血管疾病等,泌尿科醫師高銘鴻也說,國外研究指出久坐1小時,會減壽22分鐘,分享4個減少久坐傷身的撇步,鼓勵大家跟著做,強化骨盆肌肉且延年益壽。

  • 久坐減壽又恐致尿失禁 醫授4招降危害 大推1運動

    久坐減壽又恐致尿失禁 醫授4招降危害 大推1運動

    久坐是現代人通病,其對身體所造成的負面影響不容小覷。對此,泌尿科醫師高銘鴻指出,長期久坐除了會讓壽命減少外,還對骨盆健康很不利,恐導致骨盆底疾病、骨盆腔疼痛,甚至是尿失禁。至於如何避免久坐傷身,他也分享4個小訣竅,包括定時起立走動、適時伸展、注意姿勢別駝背,以及做凱格爾運動。其中,凱格爾運動可顯著提高骨盆底肌的力量,有效避免尿失禁找上門。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